2017年04月08日16:04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7年3月30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年会2017暨资产管理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线执行总经理俞强参与了分论坛“如何推动PPP资产证券化项目落地”,并发表精彩观点。

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线执行总经理俞强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线执行总经理 俞强

  张大威(主持人):谢谢卞总,卞总代表交易所,其实像上交所,以及我所在的报价系统都是高度重视PPP这个事情,就像他刚才说的效率确实是有史以来最高的,两天就能做出来,这确实是令市场惊讶的。对于审核标准和后续持续的督导,以及事项当中的协调机制,以及其他相关的创新都在不断的推动当中。

  作为PPP、ABS业务实际的操刀者,这件事比较新,中信证券是首批项目主要参与方之一。我们下面请俞强总从操刀者的角度跟我们分享一些,在你所操刀项目案例当中具体的经验或者是体会。

  俞强:谢谢张总,自我介绍一下,我叫俞强,来自中信证券资产证券化业务线,我们部门的业务范畴就是各类的资产证券化,其中PPP资产证券化也是过去一段时期、以及接下来我们的重点业务方向。在刚刚完成的首批四单PPP资产证券化项目中,中信证券承做了其中两单,其中在首创股份污水处理PPP项目收费收益权专项计划项目里面担任管理人。我们确实有几点印象比较深刻的体会,可以简单的归纳为三个关键词。

  第一个是“快”,这个快是指效率高。从去年12月份两部委的发文,到今年3月10号左右第一批项目问世,总共用了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应该说中间经过了很多的步骤,经过了严谨的审核和标准化的流程,但是依然很快。我个人理解,这个快首先是得益于各方面监管机构领导的大力支持,然后当然也与我们合作和服务的企业鼎立配合分不开,借这个机会我们也向监管机构各位领导和企业的各位领导、同事深表感谢。

  以首创股份项目为例,在前期我们配合企业做了各方面的论证和准备工作。正式启动是1月25号下午,春节之前倒数第二天;接下来只用一个半月多一点的时间,我们完成了整个项目的设立和备案的工作。在这个过程当中,从最开始国家发改委要求各地上报,截止到2月17号,我们了解到随后发改委关于试点项目的遴选、审核效率很高,因为我们合作和服务的企业也很快接到反馈;然后在交易所的流程,效率很高;发行完之后在基金业协会备案也很快。这样高的效率,我理解并不是牺牲掉任何项目质量和其他方面的要素,而仅仅是因为所有参与到其中的领导和同事,以“5+2、白加黑”的工作机制,以牺牲休息时间换来的结果。

  第二个关键词是“高”,主要是指审核的标准高,项目的质量高。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最简单的,大家可以一起看一下首批四单项目的评级,优先级都是达到3A。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细节。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仁在新闻媒体上也都能够看见,今年1月17号在北京举办了PPP证券化培训会,之后根据我们了解,各省份有很多项目都希望参与到PPP证券化试点当中来。当然因为试点对PPP项目的各方面标准比较高,也因为项目文件的准备进度等原因,最后是41单项目进入大名单,以及最后大家也知道只有少量的项目进入到第一批试点范围。

  在整个过程当中,据我们了解,国家发改委和省发改委对PPP项目本身的各个细节,包括程序合规性和文件齐备度的要求很高;随后,在我们与交易所的沟通反馈环节里,大到对若干要素的定性描述和定性分析,现金流的定量分析和预测,小到文件盖章的细节等等,交易所都提出了非常细致、严谨和专业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觉得收益良多。整个过程我们感受确实是一个从严把关,优中选优的项目遴选过程。

  所以我们一方面确实感到非常荣幸,能够服务于首批试点中的两单项目;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对监管机构的领导,包括发改委、证监会、交易所和基金业协会领导的严谨工作精神感到非常钦佩。由此,也反向促使我们在接下来项目遴选和项目推进实施过程当中,和企业一起对项目提出更高的要求,把项目做好。

  第三个关键词是“大”,主要是指PPP证券化的发展潜力大。因为这首批的四单PPP证券化项目,加起来发行规模才27亿左右。当然我们可能也需要看下四个底层PPP项目的投资规模,说实话暂时没有全面的数据,但是肯定也不是很大。而我们看一下在国内目前潜在的PPP项目投资总规模,往最大口径来说是小20万亿的水平,未来还可能更多。也就是说,从做证券化的角度,我们已经发的证券化项目规模,在现在时点上,只有潜在PPP总投资规模大概万分之一的水平。真的算的上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PPP证券化的潜力还非常大。我本人今年以来也去了多个省份,和省发改委,以及企业的领导交流。其中有企业领导就说,他说我发现PPP证券化对我们来说不是一个简单的融资工具,而是有更深层次的意义,那就是在未来意味着企业经营模式的转变。也正是有鉴于此,我们觉得PPP证券化确实是很有潜力的方向,我想这也是社会各界比较关注这个领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以上就是我们这几个月以来,在PPP证券化实务方面的一些体会,谢谢大家。

  张大威(主持人):谢谢王总,我发现两位市场人士都有明显的感觉,认为市场的机会非常大。整个市场的体量非常大,我想这是毫无疑问的。

  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它的商业机会到底有多大,虽然体量大,但是是不是好的项目一定会拿出来做PPP的ABS,是不是说从投资的角度,从ABS投资的角度,是不是对投资人来说是划算的。如果我在PPP项目当中社会资本参与,可能不仅仅是投资收益,我还有其他的收益方式,能够使得我在做的过程当中是划算的。但是如果做成ABS以后纯从投资的角度考虑,会不会显得不那么划算了呢?所以我想问一下两位市场认识,从投资的角度你们怎么看待PPP的ABS的项目的机会呢?

  俞强:其实从投资这一角度延伸出来,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我们很期待在若干方面能有所改善。

  如果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待PPP证券化,我想任何一个金融产品主要还是围绕着风险和收益两个维度。从风险的角度来说,第一批试点项目引入主体信用相对更多一些,在未来,包括我们接触的项目当中,也的确看到了包括中小民营企业,他们确实有比较好的PPP项目,希望对接到资本市场,对接到我们证券化渠道上来,这类项目应该怎么看待风险和实现风险控制呢?从收益的角度来说,刚才几位领导也提到了有流动性溢价的问题,对投资人来说这可能总体是一个好事,但是对融资方来说长期而言还是希望尽可能减少这种溢价。

  从风险角度而言,我们有几个方面的关注点和建议。

  最近国务院公布了2017年立法工作计划,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引入社会资本条例》,已经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急需的项目”,被列入其中,并确定由法制办、发改委和财政部起草。这份条例如果问世,对于PPP项目可以形成一个系统化的法律基础,从而在底层有助于我们防控PPP项目,进而防控PPP证券化产品的风险。

  另外一方面,对于我们刚才所提到的好的项目,但是主体偏弱的情况,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些顶层的安排。当然,立足于优质PPP项目和项目公司本身,这是我们做证券化的根本;开展产品结构的创新,第三方专业机构的引入,等等,可能是更根本的解决方案,这方面的探索和创新,今天会上几位领导提到了一些,未来也是重要方向,我就不赘述了。只不过在短期内,如果能有我们政府引导的基金或者是担保公司,对于确实优质的PPP项目,试点一下提供担保或者是其他增信,对于推进项目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个方面,我们建议加强双向的互动、交流和培训。在今年1月两部委组织的培训会基础上,PPP项目方、社会资本方,以及政府方面进一步加强对证券化业务的了解,可能有利于我们把PPP证券化推动起来,甚至在PPP项目酝酿和启动初期就考虑如何更好的对接后续的证券化;反过来,我们金融界的同仁也需要进一步的、更全面深入的了解PPP。双向的互动和交流,有助于从底层更好的控制风险,有利于促进PPP证券化项目的质量提升。

  从收益的角度,我们也有几个方面的关注点和建议。

  首先,我们是不是能够从流动性改善方面,同样发挥顶层的引导作用。比如说现在的痛点之一就是PPP项目和证券化产品期限比较长怎么办。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等类型,它的银行贷款期限比较长,但资本市场目前能接受5年以上期限产品的投资人不多。那么证券化产品中间拆期的流动性安排怎么办?传统意义上肯定企业自己想办法。我们如果挑一些优质的项目,发挥引导基金的作用,提供一些流动性支持,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很有意义的。

  其次,对于证券化产品参与标准券质押回购的事情,在业界讨论很多年。当然监管机构领导一直很重视,只是这个难点可能没有那么容易突破,对此大家是有共识的。刚才听了绿色债券主题环节专家的发言,我本人也有同感,能不能挑选一些优质的项目试点一下,门槛可以高一些,规模先期可以不要太大,这样对我们PPP证券化产品流动性的改善是很有帮助的。

  另外,其实刚才有专家讲绿色债券的时候也提到,比如说对于证券化项目和投资人的税收等方面有一些优惠的政策,这样对于我们成本的管控,提高PPP证券化产品的吸引力,促进PPP证券化业务的开展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以上是我们结合PPP证券化具体业务的一些建议,可能不一定很成熟。但是的确希望PPP证券化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特别是痛点问题能够在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希望在监管机构支持和指导下,和业界同仁共同努力,把PPP证券化业务推进的更好。

责任编辑:张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