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5日21:30 一财网

  从猎手变猎物,“资本巨鲨”中科招商黯然谢幕新三板

  周宏达 王娟娟

  12月25日,中科招商(832168.OC)股票大涨42%,全天成交金额超过8100万元,这或许给中科招商挽回了一些体面。谁也没想到,PE大佬中科招商会以这样的方式告别新三板。

  中科招商成立于2000年,以“大手笔”运作著称,凭借其独特的“加盟”模式,在全国范围跑马圈地,以迅猛的增长速度曾一度登上本土最大PE的宝座。到目前,中科招商管理的资金规模已达370多亿元。

  中科招商命运的转折要从2015年挂牌新三板说起,那时的中科招商被冠以“囤壳王”、“吸金王”、“定增王”等称号。从雄心勃勃百亿元融资登场,风风火火逆势举牌上市公司,到股价惨跌,千方百计变现应付刚兑,最终黯然谢幕,中科招商演绎了在监管趋严过程中,一个资本大鳄富有戏剧性的一幕。

  挂牌新三板,成就“囤壳王”

  2014年底,中科招商迎来改变命运的时刻,关键词正是“新三板”。

  当时,九鼎集团(430719.OC)已经在新三板挂牌,是国内第一家挂牌的PE机构。凭借在新三板上的两轮共122亿元融资,还首创性地向自己私募基金有限合伙人投资者(LP)定向增发,

  九鼎集团不仅完美应对了基金退出的压力,同时也大大增加了公司的净资产。新三板让九鼎实现了从为别人管钱变成为自己赚钱。

  天下有这样的好事,自然成为众多PE机构效仿的榜样,刚刚扩容至全国的新三板为PE、VC带来千载难逢的机会。

  敏锐的中科招商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时机。2015年3月,中科招商正式登陆新三板,一挂牌就完成了两轮定向增发,共募资23.4亿元,其中一部分学习九鼎,用将到期的LP份额认购的。

  当年5月和8月,中科招商再次完成两轮定增,分别又募集了35亿元和50亿元。到2015年底,公司净资产达到146亿元,比2014年底的19.2亿元大幅增长了六倍。

  有了钱以后怎么花是个问题,九鼎选择走金融控股路线,到处收购金融牌照,先后拿下公募基金、证券公司、第三方支付、P2P和保险公司,布局大资管生态链。最壕的一笔是2015年5月九鼎集团豪掷41.5亿元收购中江地产,创造了新三板公司吞并A股上市公司的历史。

  中科招商似乎对打造金融帝国并不感冒,公司选择坚持走股权投资的路。

  2015年年中,A股正遇上引发后来一系列金融整顿的异常波动,上证指数从6月的最高5178点一路走跌,两个月时间就跌掉40%。7月IPO的阀门再度被关上,监管者开始全力救市,同时新三板的制度红利承诺无限期推迟,交投陷入萎靡,股权投资的退出渠道重新被封堵。

  有钱又有投资项目的中科招商嗅到了并购重组的机会,把目光转向了A股,盯上了上市公司壳。

  从2015年7月9日到8月24日,正当A股仍处于震荡前景不明时,中科招商以闪电之势逆势举牌了16家上市公司,耗资34亿元,一举“封神”,被称为“囤壳王”。

  被中科招商盯上的上市公司通常具有市值小、股权分散度低、业绩平平等特点。16家公司中,有10家市值不足30亿元。上市公司业绩也不突出,多数企业同比下滑或亏损,其中大晟文化(600892.SH)等业绩下滑幅度甚至超过一半。

  中科招商一般会两次内对目标上市公司增持到10%以上,至少成为第二大股东。按照单祥双的规划,中科招商能够轻易获得这类公司的控制权,以便开展资产重组。这些上市公司能成为中科招商股权投资项目退出的并购通道,甚至可以实现中科招商自身的借壳上市。

  2015年9月,中科招商甚至抛出300亿元的定增方案。单祥双豪迈地表示,将在未来5年控股50家A股上市公司,以此作为资本平台,打造中科招商系的产业集群。

  从疯狂举牌到一把清仓

  不过,市场变化风云际会。中科招商大肆举牌时,正值众多的中小票价格跌至地板,炒壳之风兴盛。

  但2016年开始,监管全面从严,再融资新规出台,借壳受到持续的监管高压。随后IPO逐渐恢复,今年更是放量。去杠杆背景下,市场风格转换,中小票行情逐渐暗淡。上市公司壳价值迅速衰减。

  去年,由于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缩水,中科招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降低到-2.5亿元,导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99%。

  中科招商手中的壳股除了被顺丰快递借壳的鼎泰新材(002352.SZ,现名“顺丰控股”)上涨了22.79%,14只壳股今年来股价继续下跌,其中13只股价跌幅超过10%。

  一位专注ST投资研究的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今年以来,尤其上半年,不少ST壳公司的市值跌到了30亿以下。支撑ST股投资的逻辑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新股发行提速,退市机制强化成为垃圾股的悬顶之剑。壳供求关系改变,以往的“一壳难求”变成了如今的“众壳难卖”。

  面对市场急变,中科招商紧急应对。今年年初,中科招商宣布,在六个月内清仓式减持减持绵石投资(000609.SZ)、丰乐种业(000713.SZ)、大连圣亚(600593.SH)、北矿科技(600980.SH)等8家上市公司股票。

  中科招商采取的具体战术是,先以100股、300股、500股的迷你减持将部分股票的持股降低到5%以下,规避持股5%的公告限制,再灵活低调地清仓。这种手法被用在了绵石投资、宁波富邦(600768.SH)、天晟新材等股票身上得以演绎。

  如今的化整为零大甩卖,和两年前的激进屯壳形成两级对比,对中科招商的负面评价汹涌而来。

  今年10月27日,股转系统突然发布通知,划定挂牌PE自查整改大限为11月10日,不合规就立马摘牌。中科招商的整改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当初百亿定增的辉煌转而成为今天的兑付难题。

  事实上,中科招商早已开始做打算。11月以来,公司加速减持彼时举牌的上市公司,先后减持大连圣亚、祥龙电业(600769.SH)、中设集团(603018.SH)和大晟文化,还签署协议将朗科科技(300042.SZ)一笔转让给上海宜黎。

  12月7日晚,中科招商宣布将在未来六个月内实施股票减持计划,总计减持金额约30亿元。随后,密集清仓行动随即开始。据第一财经记者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中科招商累计变现到手资金2.18亿元。

  不过,减持并非易事。海联讯(300277.SZ)公告称,因与武汉侨盛在付款条件上未能达成一致,第一大股东即中科招商全资子公司中科汇通决定终止股权转让。

  中科招商目前持有海联讯29.85%的股份,是其持股比例最高的一只股票。中科招商清仓海联讯暂时失败,已经让后者的股价应声下跌超过10%,一个月内内中科招商也将不能再出手这只股票。

  监管之势迅雷不及掩耳

  九鼎、中科招商等大型PE登上新三板的无限风光引发了PE挂牌潮。

  到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的PE机构已经达到27家,还有20家多在排队等待挂牌。当年,新三板市场全部股权融资1200多亿元中,12家私募机构就占了300亿元。差不多每100元融资就有25元流入PE的口袋,这当然引起了监管者对资金脱实向虚的担忧。

  2015年12月,监管者紧急叫停PE挂牌和融资,中科招商的300亿元定增计划就此搁浅。

  时任证监会市场部主任霍达在2015年12月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PE本应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私募机构在新三板挂牌融资后,资金是否流入了实体经济,这个问题还需要梳理一下,进一步研究论证。如中科招商这样用募集资金投入二级市场举牌上市公司的“负面典型”,更是受到监管者的关注。

  经过半年调研和论证,2016年5月,股转公司提出私募八条挂牌新规(36号文),除了拦住规模较小、年限较短的PE机构,还要求挂牌私募的“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须占收入来源的80%以上,目标是让PE回归基金管理人的角色定位。这条拦住了大部分私募机构,包括中科招商。

  经过几轮融资,中科招商自身的净资产已经达到管理资产的一半,自有投资业务和收益快速增长,想要提高管理业务收入比例只能增加管理资产规模。但是,给中科招商的整改时间只有一年。

  今年10月27日,股转系统突然发布通知,明确整改对象仅限挂牌主体登记为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公司,以2016年财务报告为准,划定自查整改大限为11月10日。

  根据自查报告,中科招商去年管理费收入与业绩报酬之和为4.3亿元,占总收入比例41%,而公司自有资金的投资收益达到9.3亿元。

  12月15日晚间,股转公司发布公告称,中科招商和达仁资管(831639.OC)不符合挂牌私募整改要求,将于12月26日起强制退市。2015年新三板PE定增五强的另外三家,九鼎集团完成了金控集团的华丽转身,硅谷天堂(833044.OC)被迫注销私募管理人资格,和天图投资(833979.OC)一起保留住了挂牌身份。

  当晚,中科招商董事长单祥双在集团内部会议讲话时表示,“对于这个结果,虽然我们前阶段在和股转系统反复沟通时已有了思想准备和应对预案,但今晚公告出来还是比较突然,因为上午我还又到股转系统去做了整改沟通。”

  他表示,去年以来,公司做了大量的工作,尽一切努力,千方百计按照股转系统对相关指标的要求积极整改,力求继续留在新三板。

  “中科招商集团作为挂牌公司主体,仅集团在管存续基金就60多支,根据基金管理合同,变更基金管理人需要全体投资人的认可,公司在短时间内无法清算基金或变更这些在管基金的管理人,集团作为整改核查对象,无法注销集团的基金管理人资质,最终不能达标。”单祥双称。

  得也三板,失也三板

  很多人都不相信中科招商会这样匆匆离开新三板。

  今年8月,被成为“私募一哥”的王亚伟掌管的“中铁宝盈资产-招商银行-外贸信托-昀沣3号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还在二级市场买入中科招商股票。该信托计划位列中科招商第十大股东,到今年9月底持股1.27%。

  根据当时的市场均价,王亚伟买入的价格应为0.83元左右,这已经比其在2015年通过定增进入中科招商的成本价格3元(除权后)便宜了很多。不过,按照周一的收盘价0.61元,王亚伟这笔交易的浮亏也达到27%。

  没有人相信中科招商会被强制摘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的股东多达2700人,强制摘牌可能引起投资者纠纷。

  在12月15日的摘牌公告中,股转公司要求中科招商积极应对、妥善解决投资者诉求。单祥双也在内部讲话中表示,将妥善处理好终止挂牌后的后续事宜,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权益保护。

  受监管不确定、业绩下滑等因素影响,中科招商股价自去年来一路下跌,较公司后复权定增价格3元下跌了近80%,公司总市值从2015年时破千亿元缩水到目前66亿元。通过定增或者二级市场进入的投资者大面积亏损。

  12月19日,中科招商复牌。在新三板的最后五个交易日里,中科招商股票见证了“逃命党”和“敢死队”的激烈博弈,五天一共成交3.9亿元。一方面恐慌盘逃出,同时有投资者看到投资价值而赶在退市之前杀入。

  12月25日下午三点,中科招商最后收盘于0.61元。

  这个价格不到公司每股净资产的1.24元。上周五,中科招商董事会通过决议,公司拟自今年起,连续五年,按可分配利润的20%进行现金分红,以保障股权权益。按照净资产收益率15%计算,最后一天买入中科招商股票的投资者相当于是得到一份年化收益6%的理财产品。

  这一决议能否成行,还要等到明年1月2日的股东大会才能揭晓。其实,投资者更希望公司回购股票,只要高于现在的成交价,最后买入的投资者都可以大赚一笔。曾经纵横资本市场,猎杀上市公司的中科招商如今自己也成了嗜血投资者眼中的猎物。

  单祥双透露,已经着手准备登陆其他资本市场。中科招商曾考虑过在香港上市,不过在港交所上市的类金融公司估值并不高,接近中科招商两年前定增时千亿估值的只有中国信达(1359.HK)和中国华融(2799.HK)。

  惠理集团(0806.HK)总市值为150亿港币(约合126亿元),与中科招商今年的平均市值相近,但其管理资产规模高达168亿美元(约合1109亿元),远远超过中科招商的管理规模加上自有资产。

  A股类金融机构估值较高。不过,以监管者对中科招商坚决摘牌的态度,其登陆A股或许已经是”不可选项“。

  中科招商何去何从?答案尚未可知。但正如单祥双所言,摘牌对中科招商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挫折,但是这种成功路上的挫折,在中科招商的发展历程中不是第一次,也绝不会是最后一次。

责任编辑:白仲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股市直播

@@=it.user.name$$
@@=it.publish_time$$
@@? it.islive$$
@@=it.content$$
@@??$$

网友提问:@@=it.question$$

老师回复:@@=it.answer$$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