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现场(图源:新华网)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也是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1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同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南京,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这一骇人听闻的反人类罪行,是人类历史上十分黑暗的一页,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2014年,中国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以国家公祭,就是在强调“不忘历史”。外交学院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说,80年的时间虽已过去,但国际上仍有一小撮反华势力、右翼势力为军国主义张目,不承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甚至不惜制造谎言来试图否定那段历史。有资料显示,这些年,日本右翼对教科书中“甲午战争”“九一八”“七七事变”等事件的起因不断篡改,将“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花冈惨案等从教科书中抹去,不断否定慰安妇问题的存在,这些篡改历史的做法,背弃了日本在战后向国际社会作出的承诺,也是对全人类尊严的侮辱。
但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周永生表示,近年来中国如此重视国家公祭,多次强调“不忘历史”,一方面是缅怀死难同胞,还他们人格的尊严和迟到的公道,另一方面也是要为中华民族敲响警钟,时刻铭记侵华日军曾侮辱我们同胞的人格,残害我们同胞的肉体,杀害我们同胞的生命。同时,以国家公祭是对那些为军国主义张目的国际反华势力、右翼势力表明立场,中国将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绝不容许历史悲剧再次发生。
时事评论员高望称,以色列、波兰都会纪念历史悲惨的一幕,这是世界闻名的共同价值,中国倡导国家公祭也是遵循这个传统。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认识到日本在二战期间惨绝人寰的暴行,并纷纷设立纪念日、纪念碑。国际社会对历史的正确认知虽然迟到了,但这终究是一个进步,将对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否认历史的态度形成压力。无论是五十年还是一百年,日本一直不承认这段历史,将会一直遭到国际社会的唾弃,其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事实上,我们不忘历史,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但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安乐的生活已经使得部分国人沉迷其中,把历史的伤痛抛在了脑后。有人认为,纪念历史不一定要记住屈辱的历史,更应该从辉煌的历史中去汲取养分。也有人认为,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深,不能让历史仇恨的藩篱阻挡国家和民族前进的脚步。
周永生表示,我们不主张延伸仇恨,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知耻而后勇”,那些屈辱感、苦痛感会增强国人对历史的认知和警醒,时常回顾历史才会发现中国今天的成就是如此的来之不易。任何一个有凝聚力、向心力的国家和民族,都不会忘却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高望指出,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就有“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一句。到了任何时候,中华民族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过去和最危险的时刻,要时时警醒,这是居安思危的最好写照。他说,8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战争幸存者不断凋零,关于那段历史的记忆不能止于书本、历史人物,要有传承。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高望认为,历史的传承,更重要的是面向青年一代。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既要有当代中国崛起的荣誉和自豪,也要有历史屈辱的记忆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视野。不忘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惨痛的历史使人警醒,战争和苦难让人更希冀和珍惜和平。以国家公祭,就是要重申文明世界的规则。大屠杀、战争、恐怖主义等都与文明世界背道而驰。和平,是全人类共同需要的。
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在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中,如何解决危机,如何避免历史悲剧的再现,不止中国,世界各国都需要反思。正如习近平所说,“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文/海外网 姚凌)
本文系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海外视野,中国立场,登陆人民日报海外版官网——海外网或“海客”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
责编:介瑾、牛宁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