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08:26 新华网

  新华网11月29日电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妇孺皆知的古诗既写了古代将士沙场醉酒的豪迈,也将中国葡萄酒的历史和文化拉回到几千年前。然而,在中国历史悠久的葡萄酒,因为近代以来葡萄酒行业的沦落,长期以来舶来品占了不小的比重。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葡萄酒消费的快速增长和葡萄酒文化的慢慢普及,我强烈地感觉到,作为全球葡萄酒生产和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古代豪饮葡萄美酒的荣光随着中国本土葡萄酒产业的壮大,正在从远古回归现实。一些适合酿酒葡萄生长的产区,都在不断挖掘本区域的特色和提升产业知名度。

  在中国所有的葡萄酒产区中,最受人瞩目,最有想象力和活力的,就是地处中国西北的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

  一、宁夏贺兰山东麓为什么可以成功?

  宁夏贺兰山东麓有着得天独厚的生产高端葡萄酒的条件。这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透气性好,富含矿物质,降水量少,生态环境几乎没有任何污染。但是,如果将贺兰山东麓葡萄酒的崛起主要归结于良好的自然条件,那就严重误读了宁夏葡萄酒产业的故事内涵。作为一个西部人,笔者多次去宁夏,而且多次参加宁夏葡萄酒相关的论坛会议、政策研讨。对宁夏葡萄酒产业兴起背后的诸多原因感受颇深。

  事实上,良好的自然条件只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产业的发展与其说是一个自然事件,毋宁说是一个思想事件。一个产业最终的成功发展,更多的取决于一个地区思想境界的高度,以及政策层面的正确应对。在产业发展层面,“态度”是远远胜过“纬度”的。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发展30余年,从默默无闻到今天发展成为种植面积近60万亩,已建成酒庄86个,在建酒庄113个,年产葡萄酒约1.2亿瓶,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在国际国内葡萄酒,特别是酒庄酒领域声誉和影响力不断壮大的朝阳产业。除了上天赐予的良好的自然条件,更重要的是政府对待葡萄酒产业的态度。到贺兰山东麓走一圈,你会发现,宁夏葡萄酒产业链条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都能如数家珍地向你讲述宁夏葡萄酒崛起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聚焦到一点,就是从政府到每一个酒庄,对这个产业的“态度”,这种态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有一个很好的顶层设计。

  东亚各国产业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产业政策的顶层设计,这从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很多产业发展中可以得到例证。宁夏党委、政府对葡萄酒产业的重视可谓空前。除了确立了酒庄酒的产业定位、千亿元产值的发展目标外,更令人惊叹的是,为了扶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宁夏甚至通过地方人大立法的形式,通过了《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保护条例》,对一个产业专门立法,这在全国罕见;同时,还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省级葡萄酒产业管理部门,专门负责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宁夏葡萄酒产业异军突起,就是和这样的定位,这样的立法,以及这样专门机构的顶层设计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产业定位精准。

  作为业界公认的最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和生产高端葡萄酒的黄金地带之一,在产业发展定位上,宁夏选择了竞争激烈,但在中国发展空间巨大的酒庄葡萄酒,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路子,这是需要极大决策和勇气的。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对本土酒庄酒的认可需要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在中国消费者的观念里,酒庄酒就是法国“波尔多”的代名词,国产酒庄酒不仅要在品质上征服消费者,更要在观念层面通过自己有说服力的产品改变大家对国产酒庄酒的偏见。但是,通过执着和不懈的努力,宁夏酒庄酒的品质得到了国际葡萄酒界的认可,赢得了扑面而来的各种声誉。比如,贺兰山东麓曾四度荣获法国《葡萄酒评论》杂志评选的中国葡萄酒“明星产区”;有40多家酒庄的300余款葡萄酒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赛等国际各类大赛中获得500多个奖项(其中:金奖252项、银奖160项);被美国《纽约时报》视为“可以酿造出中国最好的葡萄酒”的旅游胜地;产区40款葡萄酒成为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城连续3年推介品鉴用酒等等。由于宁夏酒庄酒良好的品质,多次成为中国多个外交场合的用酒。这些声誉和认可,说明宁夏当时选择立足于酒庄酒的定位是正确的。

  第三,产业发展一开始,就和国际游戏规则对接。

  中国是世界葡萄酒产销中的新贵,但全球高端葡萄酒的话语权和游戏规则一直掌握在一些传统的葡萄酒大国,以及他们掌控的酒庄酒。酒庄酒这种高端酒本质上玩的是一种门槛非常高的“圈子文化”,准入的门槛,圈层的认可,以及话语共同体的要求非常严格。即使再好品质的葡萄酒,如果没有进入这个圈子,得到他们的认可,是很难获得高端人士的青睐的。宁夏在这方面的表现可谓优异。不仅参照酒庄酒通行的惯例,制定了全国第一个列级酒庄评定管理办法,对酒庄实行“列级”管理,并成为中国首个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省级政府观察员。通过举办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国际酿酒师邀请赛等方式,让国内外葡萄产业知名专家到宁夏来,了解宁夏酒庄酒的发展,为宁夏酒庄酒的发展出谋划策,在扩大贺兰山东麓知名度的同时,又加深了对国际高端酒发展态势的了解,进一步融入葡萄酒的“贵族圈层”,这是一种非常聪明,而又事半功倍的做法。

  二、打造中国的“波尔多”,还应该做点什么

  除了以上三个宝贵的“态度”方面的经验,宁夏贺兰山东麓酒庄酒的崛起,和中国葡萄酒迎来黄金发展机遇,以及中国经济大周期的转变也有很大的关系,可谓恰逢“盛世”。从中国葡萄酒发展的历程看,过去10多年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超高速发展的10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和消费升级,中国葡萄酒产业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葡萄酒产量从1978年的6.4万千升到2015年的114.8万千升,增长了近20倍;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葡萄酒消费量初步统计达17.2亿升,比2015年增长6.9%,增幅位居全球之首。而且,业界的共识是,中国葡萄酒的消费其实刚刚开始,葡萄酒文化的普及刚刚进入中国的主流圈和年轻人中。就未来十年的发展空间而言,中国可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葡萄酒市场:

  其一,从中国经济的大周期看,未来十年是中国消费主导经济增长的黄金十年。《未来20年大机遇》中认为,中国的消费群体正在成为一股影响世界的力量。他们预计,到2020年,由阿里巴巴主导,以“光棍节”买家为消费主体的中国电子零售市场的规模可能会达到美国、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目前的市场规模的总和。而到2025年,中国的中产阶层将超过8亿人口,他们会成为全球“新消费时代”的最重要的一支力量。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也预计,目前中国个人消费总规模已达到3.2万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5.6万亿美元,即2020年中国个人消费总规模将是2016年的1.75倍;未来五年,新型消费增长将超过40%,影响到5亿人左右。在这个巨大的消费浪潮中,代表健康文化的葡萄酒,特别是酒庄酒的消费必将迎来井喷阶段。

  其次,尽管目前中国葡萄酒的消费总量庞大,但中国人均葡萄酒消费量仅为1.34升,在世界排名第36。根据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2014年的报告,全球葡萄酒人均消费量为3.38升,其中法国人均42.70升、美国9.17升,中国和全球平均的消费量比都有很大的差距。随着中国人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葡萄酒作为人际交流的载体,必将因人们需求的增多而不断扩大,这给中国葡萄酒产业带来的是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Vinexpo)执行董事纪尧姆·戴格里斯(Guillaume Deglise)认为,“到2020年,中国市场的葡萄酒销售量将超过法国和英国,总价值增长至2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496亿元),成为仅次于美国﹝总价值为3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61.7亿元)﹞的第二大葡萄酒消费国。”

  第三,年轻消费群体开始兴起。京东和阿里巴巴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6年葡萄酒线上购买的群体中, 26-35岁的80后年龄段用户是线上销售的主要购买者,且占比极高。天猫发布的“消费数据”也显示,网购已经成为年轻人购买葡萄酒的重要途径之一。阿里研究院发布的《品质消费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阿里零售平台中高端消费总额达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葡萄酒是线上酒类销售最主要的消费品类之一。80后90后消费群体对白酒的认可度在下降,而对葡萄酒的认可度和接受度在提升,这是中国葡萄酒的最大潜在消费人群。“千禧一代”,葡萄酒消费额逐年递增,且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

  面对这样的黄金机遇,宁夏贺兰山东麓致力于成为中国的“波尔多”,自然具备良好的基础。贺兰山东麓过去30年的故事和努力也是很成功和励志的。然而,这只是第一步,有一个重视的态度,种出了好的葡萄,酿出了好的美酒,打出了知名度,得到了权威圈层的认可,并不代表已经成为这个“群”里举足轻重的一员。贺兰山东麓今天达到的,相当于具备了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的能力和条件,但能否进入,以及能否在一流大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需要更艰巨的努力。从产业发展的微笑曲线规律看,产业发展具有“棘轮效应”,越往上走,越难。产业初步取得成功,只要态度端正,努力进取就可以,但产业要迈上高端,在微笑曲线的最高端立足,则需要更多层面的要求。宁夏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应该在以前成功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吸取其他国家在酒庄酒发展过程中的教训,在以前规划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制定未来成为中国“波尔多”的具体路线图。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发展中面临的一些瓶颈:

  其一,需要国家层面对这个产业的顶层设计。

  如前所述,宁夏葡萄酒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政府政策的强力引导和支持,可以说,政府强力引导是东亚国家在产业发展中成功的经验之一。宁夏在葡萄酒产业发展方面在国内首创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但是,作为一个朝阳产业、特色产业,以及快速增长的黄金产业,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尚需国家层面的进一步认可与支持。葡萄酒产业作为一个富农的战略产业,国家应该从顶层设计上给予足够的重视,把葡萄酒产业看作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战略产业,在政策上有所体现,在产业规划、政策资金、税收减免等方面给予重视和倾斜。

  第二,必须提升酒庄酒的现代化程度。

  根据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家和新兴葡萄酒生产地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经验,以及现代国际葡萄酒市场的情况,我国要成为葡萄酒强国,就必须回归到生产优质、品味独一无二的酒庄葡萄酒发展道路上。但目前包括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很多酒庄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低,品牌竞争力弱。小而散的小酒庄无法承担葡萄酒产业链中较长的前期投入、高昂的市场推广营销费用,这也就成为“小酒庄”模式在葡萄酒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大障碍。必须在生产模式的提升和品牌的提升上下功夫,形成一批在规模、竞争力和品牌上具有国家竞争优势的酒庄,形成第一方阵,引导和带动其他酒庄的发展。葡萄酒不仅是一种物质产品,更是一种精神产品,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必须下决心打造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传播我们自己的葡萄酒文化。

  第三,必须弥补金融短板。

  金融是现代产业发展的润滑剂,葡萄酒,特别是酒庄酒前期巨大的投入意味着,没有强大的资本和金融支持,是很难培育出高品质和稳定的葡萄酒原料的。在打造整个酒庄酒产业的过程中,通过设立“酒庄酒产业基金”等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入葡萄酒产区,通过金融的引领和带动,确保原料品质的稳定和保障能力,增强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第四,要有产业自信和文化自信。

  中国虽然不是酒庄酒强国,但中国具有悠久的葡萄酒文化。但是,应该意识到,欧美很多葡萄酒文化代表的是一种海洋文化,而贺兰山东麓的葡萄酒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内陆文化,应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内涵。酒的标准、分级应该融入国际圈层,但要真正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则必须具有本土文化的内涵,只有民族的,才是国际的。笔者强烈认为,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文化的再造可能是中国葡萄酒产业进入国际一流的最后一步。本土酒庄酒要得到市场的认可,必须具有“产业自信”和“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整理与研究,着力打造形成中国葡萄酒的特色文化,塑造葡萄酒的中国风格。

  音乐已经响起,派对已经开始,我们对贺兰山东麓成为全球最好的葡萄酒产区之一,成为中国的“波尔多”有理由充满期待。(马光远)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