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撑腰别怪车检站“拒不整改”

  市民对车检“每车多收50元”的举报,把当地机动车检验站与发改委的对峙推上台前。“如果不让涨价,我们就停检。”尽管公示的机动车检验费为160元,但武汉市多家机动车检验站却按210元收取检验费。车主们对此多次进行投诉,武汉市发改委回应称,已向武汉市机动车检验行业协会下达了《整改通知书》,但该协会和33家检测机构拒不整改。

  蛮横的“拒不整改”牵出巨量的经济利益。每年武汉需要年检的车辆按80万辆计,检验站一年要多收4000万元。车检机构不按服务大厅公示的价格收费,加收拓印费、PDA拍照费、信息传输费共计50元,按照合理性评判,可能涉及程序层面增加人力成本,涉及物料层面增加原材料成本。

  车主反映这50元费用是武汉市机动车检验行业协会批准收的。但即便存在合理性,新增收费仍摆脱不了最大的质疑,即“身份”问题。名不正言不顺的收费究竟经谁批准又从何而来,机动车检验行业协会很难面对这些质疑。行业协会固然可以代表本行业利益,但不代表行业协会有权随意要价乱收费。

  《道路交通安全法》赋予了车检机构社会属性,但这种经营主体的“社会化”,不意味着价格调配的“无序化”和无监管。对车主们来说,车检是必须要买单的“刚需”,而《道路交通安全法》早就规定,机动车检测费用由政府核定价格。

  在政府没有核准机构涨价的前提下,50元涨的“不明不白”却能理直气壮,底气来自于车检这碗饭含金量高,又一家垄断。车主的车年检是否过关,检测站的报告具有“一票定生死”的作用。

  在现行车检制度中,表面看车检业务已交给企业,政府不搞经营,居民检车无需和政府车管部门打交道,但另一方面,车检站点的审批受政府部门严格控制,行业协会成为幕后大佬,实际上还是具有较大的垄断性。

  由于供给不足、缺乏竞争,车检单位仍然存在便民意识薄弱甚至官气十足的现象。由于实行专营,这些单位往往和政府车管部门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拒不整改就不足为奇了。

  改革迫在眉睫甚至不妨步子迈得大一些。开放车检站点,让更多的社会化机构承担检车职责,彻底破除少数车检企业和相关行业协会垄断市场行为。技术性的车检业务可以尝试交由企业承担,凡有资质的车辆维修企业、4S专业店,甚至有车辆维修功能的加油站,都有申请车检业务的资格。

  政府通过授权,准许所有符合要求的企业从事车检业务,拓宽准入门槛,大幅度增加网点,彻底改变检车服务僧多粥少、供给短缺的状况。在开放车检制度的同时,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监督、追责和投诉举报受理制度,最终真正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权力和权利边界。

  北京商报评论员 陶凤

责任编辑:郭一晨 SF16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