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深圳保持8.8%的GDP增速背后,出现了一个新的亮点。

10月29日,深圳统计局发布前三季度全市经济数据,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深圳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961.57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433.91亿元,增长8.4%。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近年来深圳的经济数据发现,这是自2012年以来,深圳第二产业的增速首次高于第三产业,并拉开了0.9个百分点的差距。

作为一线城市,深圳的经济结构在近年来经历了迅速的“三产化过程”。2016年,深圳的二产比重首次跌破四成。而伴随着去年以来重大产业项目的推进以及外贸回暖等因素,在今年深圳的第二产业实现“逆袭”,在支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再上层楼”。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也传递出一个讯号,深圳仍然将制造业视为重中之重。到今年年底,第二产业增速超过第三产业的局面有望继续维持。

前三季度工业投资增长超5成

前三季度,深圳GDP增速为8.8%,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9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增速达到9.3%,这也是近五年以来的最高值。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5680.07亿元,增长9.7%,增幅比上半年加快1.9个百分点,创今年以来最高增幅。这一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3.1个百分点,达2012年以来同期最大值,高于全国3.0个百分点。

高端工业的表现尤其突出。先进制造业(新口径)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为3954.42亿元和3675.00亿元,增幅分别为12.6%和12.4%,比上半年提高2.4个、2.7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69.6%和64.7%。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深圳前三季度的二产增速均在6%至8%的区间内,今年出现一个“跃升”,在吴思康看来,这一成绩的取得,很大原因在于深圳近两年对制造业大项目的重视,开始取得成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过去一年的投资数据后发现,2016年上半年,深圳第二产业投资增速仅为2.1%,前三季度该增速进一步下滑。但第四季度,深圳开始发力重大产业项目,这带动全年的工业投资达到691.57亿元,增长17.1%。

从具体项目来看,去年11月,深圳迎来建市以来最大一笔工业投资项目——华星光电G11项目,总投资538亿元,量产后将成为全球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

今年前三季度,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501.98亿元,增长31.1%,增幅高于全国23.6个百分点。其中工业投资595.08亿元,增长55.8%。

据深圳特区报报道,今年深圳列入广东省重点的项目54个,总投资超5000亿元;市重大项目503个,总投资超1.7万亿元。

其中,一季度产业发展类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239亿元,主要包括深圳联想后海项目、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盐田港国际物流服务中心等。

二季度动工的项目中,大疆天空之城大厦二期项目规划建设无人机企业总部集聚、研发创新、运营服务和综合配套服务四大功能区;共进电子宽带网络终端设备产业基地项目总投资10亿元,预计明年达产、年产值75亿元。

第三季度的产业发展类项目共有24个,总投资505.4亿元,包括海能达全球总部大厦、第11代TFT-LCD用玻璃基板生产线等项目。

制造业潜力有待持续爆发

城市的发展大多围绕工业兴起,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土地面积的减少,要素成本的上升,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面临着迁往城市边缘乃至迁出大城市的局面。

深圳也大致处在这一时期。但从官方的态度来看,政府在采取多种措施,继续保持实体经济的竞争力,并走向价值链的高端。

而随着产业项目的陆续投产,以及一批项目仍在储备中,分析人士认为,深圳的工业“收获期”有望持续一段时间。譬如,前述提及的华星光电G11项目计划于2019年3月量产,预计年产值将达到300亿元。

另一方面,深圳作为高端制造的代表,其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经达到69.6%,但深圳同样也存在着艰巨的产业升级任务。

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4月曾在深圳列举了一组数据,从工业增加值率(工业增加值除以工业总产出)来看,全国是21%,深圳是27.8%,但与发达国家35%到40%的水平相比,深圳仍有较大差距。

这也意味着,深圳的制造业仍有较大的转型升级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深圳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74.35亿元,大幅增长113.6%。

吴思康告诉记者,有一种误区是,服务业占比越高的城市越发达,但这并不是绝对的,深圳作为一线城市,并未放弃对制造业的重视。

截至当前,深圳二三产业结构为38.7:61.2。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孙不熟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长远来看,深圳的三产比例仍会继续扩大,这个基本面并不会因为个别季度的数据而出现逆转。

吴思康则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制造业和服务业此消彼长的变化趋势将可能较为平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