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8日14:33 新浪综合

  二线城市打响抢人大战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城市竞争不能完全依赖政策堆叠,要在人才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还得拿出与众不同的“干货”。

  文/特约撰稿 冯培

  今年从郑州大学毕业的崔方宏明发现,最近这段时间,正在找工作的他们有些小确幸,感觉几乎全中国的城市都在操心怎么给他们“送礼”。

  “大礼包”诚意满满。给钱,给房,给户口,就怕你不来。

  自2017年上半年以来,为了与北上广深争夺人才,很多二线城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梳理,天津、重庆、成都、武汉、杭州、南京、青岛、长沙、无锡、郑州、沈阳、济南、西安、南昌、厦门等地今年密集出台人才政策。落户、购房优惠、免个税等利好扎堆推出,一场“抢人大战”愈演愈烈。

  去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高企,人才外流趋势明显,这给房价相对平稳的二线城市带来了“可乘之机”。在这场声势浩大的抢人大战中,“房子”成了重要的杀手锏。

  一批二线城市有着强烈的突围冲动。杭州、南京、成都、武汉等城市挂着“新一线城市”的名头,其GDP增速、用工需求量等指标已赶超一线城市,谁能在人才争夺战中抢得先机,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真正跻身一线的可能。

  从之前的“抢人鼻祖”深圳到最近的“人才高地”杭州,走的都是一条人才驱动的发展之路。眼下这一场大战,哪些城市底气十足呢?

  抢人“红包雨”

  各地给大学毕业生的“红包雨”下得挺大。

  7月19日,四川成都提出本科以上青年直接凭毕业证落户;8月28日,江苏为吸引创新人才,承诺免除其个人所得税,使引进人才的实际收入“等于其工资薪金的税前收入”;武汉喊出“让大学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房子”的口号,试图用“八折购房”留住大学毕业生;济南推出了“史上最低落户政策”,放宽人才落户条件……

  崔方宏明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城市推出这些优惠政策会给毕业生一种这个城市尊重知识、赏识人才的感觉,会影响人对落脚城市的选择。”

  抢“人”,关乎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增长的压力,人才是最好的解压剂。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金瑞庭认为,“送房送钱送户口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地方政府‘人才GDP绩效冲动’,希望通过短期化的人才激励措施来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

  城市看重人才,其实更看重的是人才背后的GDP。最近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GDP数据显示,15个副省级城市中,上半年经济增速从高到低排名分别为深圳、济南、成都、杭州、厦门、长春、南京、广州、宁波、西安、青岛、武汉、大连、哈尔滨、沈阳。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二线城市的济南、杭州、成都、厦门、长春、南京等地的增速都在8%以上,而同期北京和上海的增速分别为6.8%和6.9%。

  人才的流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经济的流动,一个城市的人才流动量越大则意味着着这个城市的吸引力越大。反过来亦如此,2017年上半年沈阳市GDP为2412.2亿元,增速为-0.4%,在副省级城市中是唯一一个负增长的城市,有专家表示,沈阳的负增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人才的流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与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宣晓伟表示,人与GDP之间没有直接关系,GDP主要还是依附在产业上。但间接关系是一定有的,在供给侧机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城市都在积极进行转型升级,第三产业迅速崛起,而人才在其中的因素是非常大的。

  争人更是争产业

  人才竞争是产业竞争的升级版。对于加入抢人大军的二线城市来说,此番抢人有着更为直接的现实意义。

  第三产业是这些二线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与竞争力。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超过3000亿元的有广州、深圳、杭州、南京、成都、武汉。其中作为二线城市的杭州第三产业增速达11.2%,南京为10.7%,甚至超过了深圳的9.7%。

  从产业构成看,杭州第三产业的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0.6%提升到了62.1%,也充分说明杭州对于第三产业的重视。

  “人才是产业竞争、转型升级的关键要素,而且是最具核心、最具主观能动性的要素。”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张利宁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表示。人才资源对一个城市的发展非常重要,像杭州的发展,离不开第三产业的贡献,而第三产业离不开人才因素。因此,人才的竞争关乎产业竞争,甚至可以说是产业竞争的升级版。

  金瑞庭也表示,当前城市间的竞争力表面上来看是源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但源头上却体现的是制度的优劣、市场竞争环境的好坏以及新兴产业发展空间的大小。从国际经验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第三产业将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整体水平的重要标志,也将是一个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目前,杭州、南京、成都、武汉、苏州、长沙等城市,虽然都被冠上“新一线城市”的称谓,但都面临着发展的困境,最终谁能率先从二线城市突围跻身一线,关键是要看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其中最为关键的则是人才。

  同样以杭州为例,近年来,杭州对人才的吸引程度越来越高。根据猎聘网最新发布的《2017年人岗争夺战及职场流动力大数据报告》,杭州的人才净流入率位列全国第一。

  金瑞庭表示,人才的持续流入为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动力,一是有利于杭州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二是有利于杭州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化;三是有利于杭州实现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但并非其他二线城市都有杭州的底气。堆政策抢人,对相当一部分二线城市来说,并非都有胜算。一方面,相比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吸引力毕竟有限,靠着小恩小惠能否打动人才值得观察。另一方面,杭州等城市能够吸引大量人才,靠的并不仅是政府“红包”,更多的是强大的产业基础、开放的市场环境等,这些对人才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

  多位专家表示,地方政府为了提高城市竞争力而设法吸引高素质人才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对于这种以财政补贴吸引人才的方式,第一要看符不符合当地现实,第二要考虑政策的性价比,人才人尽其才、因才适用才是硬道理,要引进人才不能完全依赖政策堆叠。因此,二线城市无论是要和一线城市竞争,还是二线城市之间竞争,真要在人才争夺战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给户口给钱给房子之外,还是得拿出点与众不同的干货。

  在张利宁看来,产业竞争、转型升级上,除了人才因素之外,一些关键的支撑条件还是必须的,如配套政策等外部条件。对引进人才,不可过于娇宠,要通过市场手段真正让人才发挥作用。

  金瑞庭也表示,各地以财政补贴方式吸引人才短期内将会发挥明显的积极作用,但中长期来看,若企业营商环境、人才管理体制、政府公共服务等无法取得根本性创新突破,人才也会留不住,最终可能是真正的人才引不来,留下来的非真人才。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