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9月18日14:33 新浪综合

  “我们的科学家在中国怎么样”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在中国,能够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开展工作。

  文/记者 王婷 山旭

  越来越多西方世界的科研人员前往中国,已成为一个备受瞩目的现象。虽然目前还没有对于这个人群数量、层次的精确统计,但从《自然》、《科学》这样的专业杂志,到《华盛顿邮报》等公众媒体,已有多篇文章描述了美国科研人员的中国故事。

  来自美国以及其他西方国家的青年科学家发现,他们在这里可以拥有从起步到建功立业的几乎全部资源——资金、研究对象、世界级实验室……这是一整套对青年科研人员更友好的环境。

  当然,挑战依然存在。比如学习7年汉语后,还可能无法充分理解文件附加条文的重要性,但这并不影响中国正在成为青年科学家们在美国之外的另一个主要选择。

  笑傲全球的科技竞争力从哪来

  “长期作为科学人才的主要出口国,中国近年来对于外国出生的研究人员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其原因包括:中国的研究经费一直在增加,而美国的研究经费处于停滞状态;一些机构的国际化环境对于语言不流利的外国研究人员持友好态度;中国明确规定了特别津贴计划,用来招聘在海外受过教育的科学家。许多人说,中国才是探索他们所选择领域的最佳地点。”

  这段话出自2016年11月《科学》(Science)杂志一篇题为《外国科学家在中国找到了家》的报道。《科学》是全球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科学》及其受访者敏锐地观察到,中国从只招聘在海外受过教育的中国人,转为招聘在外国出生的研究人员,而“外国出生的研究人员”(foreign-born scientists)更多是指非华裔科学家。

  另一本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也认为,过去中国政府一直尽力避免人才外流、尽力吸引旅居国外的中国科学家回国以及留住年轻人才。而现在,中国政府也在寻求外国研究者加入其科学研究队伍。

  美国科学家出国寻求发展是很普遍的事。过去他们通常会选择欧洲,因为那里的专业积累更强、资金更充裕。总体而言,自冷战时期开始,美国政府大力扶持科技发展,将大笔经费注入全美各地的实验室,使美国在从医药到微处理器的各个科学领域都突飞猛进。

  《华盛顿邮报》这样写道:自二战结束以来,美国50%的经济增长都依靠新兴科学和技术。“不过如今,许多科学家,特别是年轻科学家都面临着科研经费短缺的严峻局面。”

  其实早在5年前,时任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院长的Francis博士就在国会发言说:该研究院所接到的每6个拨款申请中,有5个不得不转向寻求其他资助。

  新世纪初期的全球科研布局,到今天已经迥然不同:尖端科技的研究契机正出现在美国以外的许多国家;除了中国,印度、巴西和新加坡也都建起了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

  《华盛顿邮报》用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来说明科学人材对于美国意味着什么:美国的经济成功和国家安全曾仰仗诸如爱因斯坦、爱德华?泰勒(氢弹之父)和沃纳?冯?布劳恩(火箭科学家,主导研制了土星5号运载火箭,帮助美国率先登月)等来自国外的人才。“试想,假如这些科学家当年都选择去苏联和中国的话,美国是否还会有笑傲全球的科技竞争力呢?”

  中国并非到处都是黄金但到处有机会

  强大而持续的科研资金投入,是外国科学家前往中国的主要原因之一。《华盛顿邮报》注意到,即使在2008年蔓延全球的金融危机中,中国仍在科研方面保持了强大的投入。

  《科学》认为,这种情况最重要的结果之一就是,即便是正处于起步期的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科学家,也一点不担心他们的经费。

  事实上,对于年轻的外国科学家而言,中国提供的待遇已经可以和美国的年轻科研人员媲美。

  在北京脊椎动物古生物学与古人类研究所工作的Jingmai教授说:“只要你努力改进方案,总是有很多经费,并且获得的几率也非常高。”

  在一个月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上,多数美国青年学者认为中国大学实验室的科研基础设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甚至超过很多美国的高校。

  一位生物学专业的美国学者说,他的研究项目在美国受实验室经费制约,半个月才能做一次实验,而来到中国后他随时可以做。

  位于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David则表示:“虽然中国是一个科研资金来源不断增长的国家,但我们必须向求职者表明的是,中国并非到处都是黄金。而如果你提出了非常好的方案,那么你肯定会获得资金。”

  青年科学家可能是最受中国吸引的人群之一。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都为刚毕业的年轻博士或更有经验的博士后提供了奖学金,无论他们来自哪个国家。

  也有一些合作机构,比如美国的东亚和太平洋夏季研究所为去中国大陆的30多个美国博士生提供第一手的研究经验。在他们决定前往中国之后,一般需要先用一周时间在北京学习中文和中国文化,参观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

  努力能否等同于创造性

  在中国工作、生活的确很不容易,语言障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像开设银行账户、购物这样简单的事情也变得不那么简单了。” 一位已经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工作了两年的免疫学家说。这所机构是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市和著名的法国巴斯德研究所2004年签署的合作总协议建立的研究机构。

  不过,在研究领域语言障碍没那么凸显。许多中国研究者英文熟稔,如果有国际研究人员,会议一般都用英文进行。

  当然,更加复杂的交流可能仍然有点棘手。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Thijs谈到,中文已经成为他在中国遇到的最大挑战之一:虽然他的中文在过去7年里有所改善,但仍然会漏看大部头文件中重要的附属细则,而且办很简单的事情也会花很长时间。“这降低了我的工作生活效率。”

  大多数在华美国科学家、当然也包括其他西方科研人员更需要了解和适应的,是中国科学研究的管理和实施方式。

  “要了解另外一个文化的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肯定是需要时间的,无论是管理、现场工作,还是组织会议的方式。”自2008年以来一直在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工作的美国冰川学家Daniel说,“你必须非常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它。”

  中国人的职业精神往往让外国研究者印象深刻。一位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美国科学家说,看到人们工作那么努力,会让自己感到很羞愧。在一个月前举行的“第十二届中美青年科学论坛”上,美国青年学者一致认为,他们同龄的中国人异乎寻常地刻苦,可以在实验室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做实验、收集数据,这在美国不可想象。

  但是,努力工作是否等同于创造性?一种观点是,许多中国学生不会用他们的知识去想新点子、找新的解决方法。“他们工作非常努力,工作时间很长,但是我不确定他们的付出能不能最终反映在结果上。”美国青年科学家Jacob说,科研项目往往由教授来组织,不鼓励研究者冒险。

  Jacob是接受《自然》采访的青年科学家之一。2008年,正在攻读昆虫生物学博士学位的Jacob到中国研究亚洲天牛,这些天牛毁坏了几万公顷为延缓沙漠侵蚀而种植的杨树。后来,他又得到中美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的资助回到中国,进入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长期工作。

  一位曾在贵阳的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工作3年、刚刚加入南卡罗来纳大学的环境科学家Sarah说,“要理解另外一种文化中的人们如何从事科学研究,这的确需要时间。”

  能够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开展工作

  充足的资金是不是推动美国科研人员克服上述困难来到中国的唯一动因?美国青年科研人员给出了更为丰富的答案。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可以获得资金之外的其他研究资源。比如对于Jacob来说,在美国不可能对几乎并不存在的天牛进行充分的研究。

  对于更多青年科研工作者来说,资金只是中国为他们提供的开创事业所需资源中比较重要的一种。

  比如,在中国工作的一大优势是,由于国家更关注创新和产品上市,“与其他国家相比,发明人所占的收益比例将会很大。”

  也有美国科学家认为,在中国,一些研究从零开始的一大优点是“能够按照你想要的方式开展工作”。

  对于卡夫利研究所的Eric而言,新事业让他兴奋不已。“中国很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觉得我可以有所作为,为这个国家科学界的发展做出贡献。当你拥有与国内研究人员相辅相成的专业知识时,你会觉得你在中国的成就将比在美国的成就更大。”

  田纳西大学物理博士和统计学硕士James,被中国提供的独特研究环境所吸引。他受美国东亚和太平洋夏季研究所的介绍和资助,担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他发现中国同事很喜欢跨学科研究,“我喜欢在多样化的团队中工作,例如,有人从事光谱分析和外行星研究,有人从事X射线天文学和高能天文学研究。”

  作为推动从海外招聘更多人才的一部分,中国政府2004年宣布向有专业贡献的外国人颁发永久居留证——“中国绿卡”。据媒体报道,2008年至2014年,拿到“中国绿卡”的外籍人才有1306位。

  2014年以来,资格标准逐步宽松,例如,在中科院或大学工作四年以上的教师可以申请“中国绿卡”。

  注意到“国际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外国专家局又推行了一大变革:研究人员和教师等专业人士的“外国专家”工作许可证申请将更简洁而有效率。

  许多人都计划留在中国。James说:“中国每年都在开放职位,并且中国也将一直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好地方。我真的很高兴留在这里追求自己的科研事业。”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