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重组从分到合:总数已减半,更注重重组效果

  时代周报记者 陈泽秀 发自广州

  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称,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这是今年6月以来,国资委宣布的央企兼并重组“第三单”,经过此次重组,目前国资委直接监管的企业(央企),从2003年国资委成立之初的196家大幅缩减至98家—从数量上看,央企已经减半。

  “总体上不设时间表和数字目标,成熟一户、推进一户。”8月30日,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白英姿在媒体通气会上表示,十八大以来,先后有18组34户央企实施了重组。下一阶段央企重组将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总体需求,因时因企采取不同的方式进一步推进。

  1997年,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了大面积的亏损,并进入了“三年脱困”时期。当时国有企业改革出现了“拆分”的思路,譬如电信业拆分、国家电力公司拆分等。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后,提出了做大做强国有企业的目标,国企重组由“拆分”又走向了“合并”。

  “不同时期,面临的问题不一样,采取的手段不一样。不过,改革的目的都是打造更强、更有效率的国有企业。”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教授李长安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作为国有企业的重中之重,央企20年间的“分与合”背后,面临的是哪些问题?改革的逻辑是什么?本轮重组中,央企的目的和使命是什么?

  合并提高国际竞争力

  2012年下半年,中国北车与七八家公司在竞标阿根廷动车订单时,报出了239万美元/辆的报价,中国南车却突然介入,最终以127万美元/辆的低价拿下了订单。此前,阿根廷一直是中国北车的市场。

  中国北车向中国机电商会状告中国南车恶意竞争,认为此举降低了阿根廷对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价格的信任。事实上,中国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此类恶性竞争并不罕见。在国际市场上,中国企业因规模小而缺少话语权的事情也曾出现。

  这也是央企此轮重组合并的主要背景之一。

  为了增强国际竞争力,减少两败俱伤的局面,2015年8月,分拆了15年之后,南北车又走到了一起,重组为中国中车。重组前,两家公司在业务上高度重合,曾是世界前两大高铁制造商。

  “两家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合并,这在2000年代肯定不会发生。”国资问题研究专家祝波善表示,2010年之前央企重组主要是强势企业兼并弱势企业,目的是希望打造出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同时保持行业内的一定竞争。如2009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网通合并为新的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形成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此轮央企重组为何会出现两家龙头企业的合并?民生证券研究院院长管清友等人联合撰文指出,目前国内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必须依靠出口和产能输出来化解,在国际市场萎缩的背景下,只有通过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出口的高增长。强强联合的方式短期内可以避免内部的恶性竞争,打造国家品牌,对“走出去”效果最为明显。

  “目前央企的整合,一是纵向打通上下游产业链,二是强强联合,横向上合并同类企业。”白英姿在前述媒体通气会上表示,这种联合有益于企业发挥规模效应,解决重复投资、同质化发展的问题,避免企业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还能促使企业集中资源形成合力,尽快向高端方向发展。

  从产业链角度进行重组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强调,2017年国企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深入推动央企重组,特别是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行业,“不重组是不行的”。“前几年同类企业该合并的都合并了,现在剩下来的同类企业不是太多。下一步更多的还是从产业链的角度进行重组。”祝波善说道。

  李长安解释道,过去央企在发展过程中,规模越做越大,一些业务产生了交叉,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的问题。此外,像煤炭、电力这类位于产业链上游的国有企业,大多处于垄断地位,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比较慢。当市场对下游的某种产品需求降低时,国有企业可能难以及时反应过来,也容易导致产能过剩。“产能过剩不仅是中国有,国外也有。”李长安说道。

  8月28日,发电企业中国国电与煤炭企业神华集团的重组案终于尘埃落定。根据公告,神华集团吸收合并国电集团,双方上市公司成立火电合资公司,由国电电力控股。国电电力表示,此次交易将两家企业位于山西、内蒙古、辽宁、江苏、浙江、安徽、宁夏、新疆等业务重合度较高的火电资产进行整合,将大幅减少同业竞争。交易完成后,两家企业将形成长期稳定的煤炭供应关系,充分发挥煤电产业链的协同效应;实现在发电领域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投资,降低产能过剩风险。

  有业内人士担心,央企大规模的兼并重组不利于市场竞争,存在加剧垄断的隐患。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可以采取“统分结合,内外有别”的方针,即同领域企业在面对国际市场时,通过合并打响中国品牌,在国内依旧保持相对独立,参与市场竞争。李锦举例说,合并后的中车公司,在国内市场中,可以按科研、生产、销售环节分别成立三个公司,在公司下面分化出若干个子公司,内部充分竞争,确保活力。“要继承上一轮国企改革的成果,如果全都合并在一起,就可能退回去了。”李锦说道。

  20年“分合”逻辑

  上一轮国企改革的方式,主要是拆分。

  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本就困难的国企雪上加霜。相关数据显示,1997年底,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为16874户,其中亏损的为6599户,占39.1%。1998年新一届政府上任后,提出了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

  彼时还没有“中央企业”的说法,只有大国企。重组的主要思路是将大国企进行分拆,打破垄断,刺激竞争。

  而其时国企重组的背景,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当时的情况下,用市场手段解决国企问题是比较好的做法,因此确立了国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一些国企渐渐从竞争性的行业中退出来,给市场腾出了更大的空间。

  2003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挂牌成立,原来由若干个部委分散监管的企业变为由国资委统一监管,这改变了国企监管责任不清,“九龙治水”的局面。

  “这些企业的情况差异比较大,有的在同一个领域里分得比较细,存在同质化竞争。”祝波善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另一方面,国资委成立后,提出要培育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此后央企重组的思路从“分”转向了“合”。

  此后7年里,央企数量从196家大幅降至123家,平均每年减少10家央企。数量虽然减少但规模却不断扩大,跻身世界500强的央企数量从7家增加到了38家,总利润从2400亿元增长到了1万亿元以上。

  不过,激进重组的背后,央企“大而不强”“整而不合”等问题逐渐出现。有些央企整合后,在实际业务经营、人员管理方面并没有实现协同效应。

  随着改革深入,重组的风险和难度不断增加,2010年8月,新上任的国资委主任王勇提出央企数量缩减速度要放缓。此后不到3年内,央企数量只减少了8家。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新一轮国企改革拉开大幕。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抓手,央企兼并重组的速度加快。其中,2015年12月就有4起央企重组,占全年的2/3。2016年又有6起央企重组。

  对于下一阶段央企重组的重点,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近日表示:“央企重组中,数量并不是最终目的。下一步将更加注重重组的效果和质量,希望打造的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