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迎来最严监管定性为非法公开融资行为

  本报记者 戴闰秒 北京报道

  野蛮生长的ICO终于迎来了重拳监管。9月4日下午,央行、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工商总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合理保护投资者权益,妥善处置风险。有关部门将依法严肃查处拒不停止的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以及已完成的代币发行融资项目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消息一出,ICO二级市场哀鸿遍野,24小时跌幅近40%。

  北京金诚同达(上海)律师事务所区块链法律事务律师张烽表示,监管政策出台后,或许以后代币发行、交易将设立门槛,实行资质管理,包括对交易所和代币发行、交易,后续应该会有规范政策出台。

  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改编自证券界的InitialPublic Offering(首次公开发行)一词,只是把所发行的标的物由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ICO的发行流程是,把投资者手中的比特币、以太币投入项目取得新项目的等值“代币”,投资人便拥有了一定比例的该项目使用权。公司的应用程序越被认可,代币的需求就会越多。而代币的旺盛需求会推高代币的价格,其持有者因而获得价格上涨的收益。最后,参与者手里的项目代币一般通过数字货币交易所进行流通退出。

  进入2017年以来,ICO现象迅速升温。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事实上,新增ICO项目大多与区块链开发毫无关系,甚至一些传销组织也乘虚而入。

  ICO突然大热,为监管层始料不及。一连串的监管措施近期密集出台。8月30日晚,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关于防范各类以ICO名义吸收投资相关风险的提示》,警示ICO风险。

  OKCoin币行分析人士认为,目前ICO的不健康发展和泡沫化严重的现象,让不了解行业的投资者混淆了区块链技术,加密数字代币,ICO代币的区别,也给投资者带来认知和投资误区。监管机构对于ICO的监管有利于数字资产行业更好的发展。

  此次的监管政策,并不涉及比特币。但受此牵连,比特币仍然应声大跌。根据OKCoin币行数据显示,从9月2日最高价格32214元下跌至今日最低点27288元,跌幅达15%。

  火币网方面表示,火币不涉及任何ICO发行、承销、代币交易业务,目前未接收到官方通知。

  OKCoin币行分析人士认为,比特币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监管办法是针对ICO代币市场的,很多没有实质性产品的项目代币价格可能发生大跌,但对比特币、莱特币、以太币等数字加密代币市场的直接影响不大,即使有,也是短期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在监管正式消息出台之前,已有ICO交易平台暂停了ICO充值与交易业务。9月2日晚间,国内三大比特币交易平台之一的比特币中国发布公告称,比特币中国即日起暂停ICOCOIN充值与交易业务,并将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星期日下午6点暂停ICOCOIN提币业务。本次业务调整仅涉及ICOCOIN交易业务,用户仍能正常进行其他数字资产充值与交易。

责任编辑:韩佳鹏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