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8月30日12:29 一财网

  专访复旦金砖中心沈逸:金砖“兄弟们”应找到自身发展道路

  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将于9月3日至5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本次会晤主题为“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其间,还将举行主题为“深化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

  过去10年,金砖五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已从12%上升到2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其中中国贡献最为突出。

  不只是经济发展,10年间,金砖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合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比如各成员国共同组建的新开发银行,已经成为全球治理改革中的重要工具,有利于突破西方货币和金融体制的天花板。2017年拟批准了25亿到30亿美元的15个贷款项目。

  在一体化市场的建设上,各国已经就促进贸易发展、加强投资便利化合作、深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达成重要共识。在人文交流上,金砖国家建立了“金砖国家大学联盟”和“金砖国家网络大学”。

  国务院新闻办在28日就金砖峰会举行的吹风会上称,今年的金砖国家厦门峰会重点有四个方面:深化金砖国家的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加强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开展人文交流,夯实民意基础;促进机制建设,构建更广泛的伙伴关系。

  日前,第一财经专访了复旦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对本次金砖厦门峰会的看点做了点评。

  第一财经:峰会将达成哪些最令人期待的共识?

  沈逸:这次金砖峰会将就金砖国家整体的发展和未来的走向达成一些战略性的共识,这个可以从峰会的议题中看出来。比如说这次明确把政治和安全议题放在首位,所以说,第一步就是金砖国家通过厦门峰会在全球治理上从狭义的强调全球经济治理向广义的涵盖政治、安全、社会、文化事务的综合性的全球治理议题迈出很大的一步,这是一个看点。

  第二个看点应该是在投资和贸易便利化上会有一些具体的措施,做出一些制度性安排,甚至不排除出现一些类似设立自贸区或者是贸易便利实验区的讨论。这个要看大家在谈的过程中能不能做出一些让步。因为在贸易便利化政策上面临一些具体的障碍,比如说巴西,巴西本身是南方共同市场成员,而南方共同市场是一个关税同盟,换句话说就是巴西不可能跟南方共同市场以外的国家达成一个新的、更低的关税税率,那样的话是违规的。每个国家多多少少有这样的一些问题,各成员国在金砖层面上和各自所在的区域的整体经济安排之间有个对接的问题。如果能通过贸易便利化在这一领域达成双赢,我想会是很有看头的。

  第三个期待在于人文和教育交流方面能否出一些成果,比如中国一直推动的金砖国家大学联盟、俄罗斯推动的金砖国家网络大学,它们能否在教育的务实合作上达成一些成果是很值得关注的。另外,比如说金砖峰会设立了青年论坛,从中能否创立一些金砖学习平台,或者开展一些机制化的交流合作,确保金砖国家的下一代年轻人也能有机会认识和了解彼此。这个也是看点之一。

  第一财经:在各成员国面临不同程度的发展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金砖机制如何树立发展中国家合作的典范?

  沈逸:金砖国家要取得发展,需要做的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如何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金砖国家的示范价值之一,应该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怎样走一条可能和“华盛顿共识”不完全一样的道路,从发展中国家变成一个准发达国家,这个是金砖机制的价值所在。

  第二件要做的事是,金砖各国在处理各自国内问题的时候,应该充分合作起来,通过新发展银行等机构去提供发展援助,帮助发展中国家获得走自己道路的外部因素。但如果说完全靠金砖国家做示范,这在中短期内恐怕将面临很大挑战,因为金砖国家在经济上暴露的很多问题也是全球经济体系共性问题在局部的表现。大的萧条还没走出去的时候,一味强调金砖国家要如何领先,那不太可能。

  但是金砖国家现在通过包括新发展银行在内的机构所具备的投资能力,将对发展中国家所急需的重大关键基础设施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援助模式,能够让它们真正获利,如果这个部分能做好,那将会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和突破。

  比如说南非,南非的电力缺口很大,他们之前有个很“凶猛”的计划,想在英戈河上造水坝,那个水坝的工程量将是十个三峡水坝的工程量。这样的标志性项目既和金砖成员相关,也在区域内具备外溢效应。如果新发展银行能带头做成这样的标志性项目,就能带动周边国家从金砖项目中获益。这样的项目是对金砖国家治理能力和机制的考验,但如果能做成,那将是金砖国家为全球树立的一个典范。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第一,走一条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发展道路,让自己变得很强;第二,帮助“兄弟们”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第三,在发展援助方面,提供一种新的、可借鉴的均衡模式,确保能用更积极、更有建设性的方式去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注:“华盛顿共识”是指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美国政府根据拉美国家减少政府干预、促进贸易和金融自由化的经验提出并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张。)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