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分歧激化 低通胀或阻12月加息

  周艾琳

  [FedWatchTool显示,零售数据出炉后,美联储年底加息的预期自8月14日的37%跳升至约54%。不过,纪要公布后,该预期跌至50.4%。]

  美联储今年已加息两次,离预期中的第三次仅一步之遥。对于这剩下的一次(普遍预计在12月),美联储内部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和犹疑。不过9月公布具体缩表计划已基本锚定。

  8月17日,美联储公布了7月FOMC(联邦公开市场操作委员会)会议纪要,通常纪要的发布要比会议晚3周。此次会议纪要显示,近期,美国通胀下滑,且迟迟不达2%的目标,这成了多数委员的担忧。有一些委员认为,加息节奏需要取决于这段时间的低通胀是否为间歇性因素所致;另一些委员则认为,劳动力市场紧俏,4.3%的失业率创历史新低、薪资增速和劳动参与率都有所提升,这可能会为未来带来通胀压力,因此支持不要推迟加息。

  此次,美联储也讨论了资本市场。面对高估值、低波动率、被唱衰不断的美股,美联储反而认为“风险不大”,因为“有利的宏观政策环境造成了现在的高估值,鉴于股市的上涨不是由于大量运用杠杆所引起的,因此不具有很大的风险”。

  12月加息存分歧

  截至目前,美联储各个具有投票权的官员对加息的看法,存在分歧。

  反对派自然是对于低通胀感到担忧。美国核心PCE物价指数6月同比增长1.5%,好于预期,与前值修正值持平,但仍与2%的目标值存在差距。此外,今年核心PCE呈现趋势性下降。为此,有委员认为这一趋势仍需要继续观察,“美联储在当前的情况下,可以承担得起耐心观察形势。”

  不过,支持加息的阵营也不小。本周,美联储主席耶伦的亲密盟友、美联储三号人物、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称,市场预期9月开始缩表行动不是没有道理的。如果经济发展与预期一致,他支持2017年再加息一次。

  他的观点和目前市场预期一致,若不出意外,美联储将在9月缩表,12月加息。虽然近期通胀回落,但美国经济增长稳固足以推动美联储延续目前的收紧路径。

  正如此次纪要显示,认同加息观点的官员表示,薪资上升、失业率下降可能为未来带来通胀压力,因此美联储无法承担“拖延”加息的风险。

  当然这种观点有数据的支撑。最新的美国7月零售销售环比跃升0.6%,为2016年12月以来最大增幅。零售强劲,暗示消费者支出意愿强烈,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三分之二以上,第二季度的年化增长率为2.8%,这推动了4~6月GDP增长2.6%。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FedWatchTool)显示,零售数据出炉后,美联储年底加息的预期自本周一(8月14日)的37%跳升至约54%。不过,纪要公布后,该预期跌至50.4%。

  此外,有支持加息的委员认为,当前债券长端利率较低,这主要由于市场对通胀的预期太低,而未来收益率可能突然出现暴涨,或者低收益率可能导致投资者寻找高回报的资产而承担更多风险。可见,这时加息可能是预防性的,即抑制金融风险的积聚。

  出于同样的逻辑,股市持续上涨,并且利率持续维持低位,这导致金融环境更加宽松。美联储一位委员认为:“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效果正在被金融条件的宽松所抵消,因此更从紧的货币政策是可行的。”

  “无通胀不美元”

  近期,美元持续疲软,加息、缩表又是否会帮助美元摆脱疲态?

  本周二(8月15日),美元终迎利好,美元指数对一篮子货币出现了像样的涨势,主要还是受益于美国零售等数据强劲、美联储官员讲话、美朝局势缓和,以及头寸调整等因素。这也是在美元回落几个星期后出现的反转信号。

  “经过过去数月的累积,美元空头规模达到156亿美元,为2013年以来的最大规模,这意味着任何意外利好都可能引发美元空头回补行情,也将加剧美元的反弹走势。从头寸上看,美元仍有反弹的空间存在。”FXTM富拓中国市场分析师钟越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但这只是短期的超跌反弹,长期的美元牛市需要通胀上升的支撑。德国商业银行亚洲高级经济学家周浩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强美元周期的复出要等到美国通胀走强,只有通胀回稳了,大家对加息周期的信心才会更强,否则美元短期很难提升。”

  他称,总的来说,美元在今年以来的持续走弱,与整体的通胀预期下降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相关性。伴随着通胀预期的下降,美元也失去了去年年底的强势表现。

  眼下对于“弱美元周期开始”的讨论非常多,不过,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众多经济学家后发现,各界并不认为强美元周期真的“已经见顶”,更可能的是“逼近顶部”,未来可能呈现区间震荡的格局。

  就在上述纪要发布后,市场认为美联储基调偏鸽派,美元指数下跌0.38%,报93.4981,美元对日元、欧元、瑞郎和一系列其他货币跌至盘中低位。截至北京时间17日18:17,美元指数小幅反弹至93.8432。

  关注美股高估值

  此次纪要中,美联储还谈及了资本市场,但似乎并不太担心繁荣了近九年的牛市。

  一来,纪要显示,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利股市——低通胀、经济扩张、低利率;二来,也正是因为利率低,且各界对于未来中性利率的预期进一步降低,从而支持了当前股市的高估值。

  表面上,通胀稳、经济稳,但高涨的资产价格却暗流涌动,这也是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前很长一段时间的情景。如今,这一问题似乎积累已久。

  近几年美联储越来越多提到金融稳定在货币政策中的角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资产价格。

  不过,美联储此次提及,“如今股市的上涨不是大量运用杠杆所引起的,这就不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太大风险。此外,银行系统资本金充足、流动性充裕,降低了金融稳定风险。”

  没太大风险并不代表会有高收益。耶鲁大学知名经济学教授席勒(RobertShiller)近期表示,将市场保持平静和安全混淆,是有风险的;在1929年,市场直到10月左右都还相当平静,波动性通常会在跟股市有关的不寻常信息出现、美股大跌时才会突然飙高。他认为,这次的不寻常信息,可能会跟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

  席勒用来判断美股昂贵与否的“标普500指数10年周期调整本益比”(CAPE)已经超过30倍,自1881年以来,只有1929年美股崩盘前、2000年达康泡沫接近尾声时,CAPE才有如此高的水位。

  截至8月11日,在标普500成份股中,有200只(占所有成份股的40%)都已进入修正领域(即从52周高点回调至少10%),这当中包括亚马逊、高盛、埃克森美孚、星巴克和奈飞(Netflix)。主流机构认为,下半年美股将跑输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