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华雄

  近段时间,A股市场上有色、钢铁、煤炭为代表的周期股一路攻城拔寨,持续大涨。尽管短期有所调整,但很多人还是寄予厚望,对于此类股票价值的争论仍不绝于耳。

  投资周期股的逻辑无非是大宗商品的涨价,并由此产生的相关企业业绩改善的预期。但在实际情况中,这些影响往往被放大,从而将投资变成了投机。

  本来很多时候,投资和投机并无明确界限,但投资者内心如果对这些没有概念,很容易掉入投机的泥坑,进而为此种行为买单。

  如何区别投资和投机?笔者认为有两个维度可供参考,对近段时间的周期股,同样也可采用类似的标准去衡量。

  第一个维度是,是否过于脱离基本面。正常的股票价格变动,除了需与基本面的变化方向相符外,还需要与基本面的变动幅度大致匹配,如果有一个方面偏离太明显,迟早都会纠偏。对于周期股而言,如果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的业绩并非持续根本性的改善,那相应股票的炒作便缺乏稳定、持续的根基,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另一个维度是有无借用市场情绪。投资者情绪很多时候并非完全理性,集体情绪的波动往往会放大影响,甚至造成价格的过分偏离。

  如对于近段时间钢材等黑色系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中钢协认为,并非市场需求拉动或是市场供给减少所致,而是一部分机构对去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督查以及2+26城市大气污染防治计划进行了过度解读,甚至是误读。

  上述部分机构的观点显然起到了影响市场情绪的“效果”,而此观点在股市上继续发酵甚至是被人借机炒作后,普通投资者往往会跟风,对周期股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

  周期股也可以讲故事,只不过这个故事似乎永远绕不开经济周期,以及涨价、跌价等话题。

  作为上市公司股票中的一种类型,周期股同样会有投资价值,对于同一只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本来实属正常。但在不考虑外延扩张的情况下,与真正成长股不同的是,由于背后宏观经济或行业的周期性,很多周期股对应上市公司的业绩通常处于剧烈波动中,这样使得周期股的投资颇具难度,一个不小心,就会变成投机,而投机的后果往往是在价值回归后,导致损失惨重。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