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述宏观】创业板里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中小科技企业,因而其总体增长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李湛

  随着减持新规、严厉打击游资非法操纵市场等一系列从严监管政策出台和落地实施,以壳谋利、炒作概念和短期操纵股价谋利的操作空间被大幅压缩,价值投资逻辑的市场似乎已在逐渐形成。对于A股市场中估值偏高的创业板而言,投资逻辑的转变可能导致其面临估值持续下跌的风险。

  如何看待创业板市场的估值波动及未来走势,值得各界深入思考。

  事实上,创业板估值过高一直为人们所热烈讨论。长期以来,至少如下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创业板的相对高估值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第一,中小型的创新科技企业未来的高增长可能性;第二,IPO审核门槛较高导致已经上市的企业具有较高的壳价值;第三,散户交易活跃、投机盛行的A股市场中,投机者更青睐中小市值居多的创业板。

  近来,这三个因素都逐渐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首先,从数据来看,截至7月24日盘中,今年以来创业板跌幅达14.46%,在全球主要市场指数中垫底。其中,7月17日跌幅多达5.1%。导致近期创业板大跌的主要诱因是板块中权重股企业接连爆发的“业绩炸弹”,多个权重股企业的负面消息频传,与市场预期的高增长业绩差异较大。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各大基金公司纷纷下调创业板相关龙头股的估值,并转而选择拥抱“白马股”取暖,使得主板蓝筹的估值平稳回升,这进一步推动了“漂亮50”行情。

  其次,从股市的发展趋势来看,今年的IPO发行持续推进,会导致存量上市公司的壳价值下降,估值过高的创业板企业面临整体估值下调的压力。

  另外,监管层对游资炒作的打击日趋严厉,使得操纵中小市值股票谋利的成本大幅提升。

  综上可知,在IPO常态化、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以中小市值企业为主的创业板市场可能存在估值回调的风险,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对创业板的未来走势持悲观的预期,至少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理由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经济的成功转型必然需要一大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支撑,而创业板里聚集了一大批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中小科技企业,因而,创业板企业的总体增长前景仍然值得期待。近期公布的2016年度上市公司统计分析报告显示,从平均营业总收入增长率、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以及平均毛利率(非金融上市公司)等主要指标比较来看,创业板的企业业绩要显著好于主板企业业绩。在当前IPO常态化、从严监管的大背景下,A股市场存量上市公司鱼龙混杂的格局有望逐步改观,创业板市场的估值调整过程也会逐步筛选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创新活力、较好的发展前景、业绩可持续性强的企业(不一定都是当前市场瞩目的明星企业),只不过这种淘汰筛选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

  第二,如近期所见到的,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导致投资者转身拥抱蓝筹股,创业板总体经历了一个股指回调的过程,但这种情形不是创业板所独有的。事实上,今年以来,以中小企业为主的次新股板块也经历了类似于创业板一样的指数下跌回调的过程,且次新股板块的回调深度更深。如前所述,这与IPO常态化、从严监管、存量资金博弈时期投资者抱团取暖的投资风格转换等因素有关。因而,随着这些板块的回调见底,创业板中不同类型企业的估值分化将会逐渐明晰——前期那些靠讲故事、造概念、卖壳价值的企业会被投资者逐步抛弃乃至被市场淘汰,而那些顺应了中国经济转型大势、在合适时点站到了创新风口、且在市场低谷期都能有稳健业绩的企业,则可能会逐步崛起。这些业绩较好的企业股票将会重新获得市场投资者们的青睐。

  第三,从监管的角度看,从严监管将加快A股市场大浪淘沙出真金的淘汰-筛选过程,从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健康、有活力的创新型科技企业扎堆聚集的创业板市场。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抛弃某些企业的高成长前景幻象、丢掉跟风式的追概念、炒作壳价值的投资风格,转而理性地看待企业的基本面和成长性、基于谨慎深度的分析来选股,可能是更好的投资策略。这种投资策略不仅适合当前的创业板市场,也适合未来整个A股市场。

  (作者系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邵文燕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