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奥园拟接盘中体产业 或与回归体育目标相背

  张春楠

  石英婧 在距离转让承诺大约一个月时,中体产业终于迎来了唯一的接盘方。

  日前,中国奥园地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奥园”,3883.HK)与中体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体产业”,600158.SH)同时发布了关于国家体育总局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基金中心”)所持有的中体产业约22%股权的转让声明。

  按照投标价不得低于每股股价人民币17.53元计算,此次交易的价格或达32.6亿元。据中国奥园称,公司已经向基金管理中心提交投标。这也是继包括乐视体育等4家公司因不符合招标条件流标后,国家体育总局开启的第二次招标流程。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是一次好的资产注入。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总裁张庆对记者表示,“根据招标书,体育总局对于接盘方要求有相应的战略性资源来注入,而且这个资源指的是体育产业资源,中国奥园显然不具备这一点。”

  “这毕竟是大股东的安排,我们不方便给出任何评价。”中体产业证券事务代表梁原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前几年体育产业本身盈利能力不好,为支持公司正常经营,地产是中体产业不可放弃的一部分,但公司回归体育产业的目标没有改变。”

  股权转让一波三折

  中体产业成立于1998年,是国家体育总局控股的唯一一家上市公司。近几年,中体产业因盈利能力不佳饱受诟病。据记者梳理,自2014年以来中体产业的净利润一直在逐年下滑,平均下滑幅度约达25%,2017年一季度仍亏损0.14亿元。

  “业绩不好或是基金中心最终放弃的原因之一。”某不愿具名的体育行业证券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但体育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或才是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根据中央巡视组2014年的反馈意见,国家体育总局因集合企业等身份,存在“权力高度集中,干部兼职普遍,利益关系复杂”等问题。

  今年2月份,第一大股东基金管理中心宣布拟协议转让所持公司全部股份后,中体产业披露了竞购股份的公司名单,包括背靠乐视体育的天津乐体安鸿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入局。不过2个月后,中体产业发布公告宣布因“意向受让方未能达到基金中心的公开征集条件”,股权转让以流标告终。记者曾致电国家体育总局股权转让工作小组,对于未达到转让条件的原因,对方表示不能多谈。

  “根据招标书,体育总局对于接盘方主要提到了两点,其一是要有存续性,不能是某个临时组建的财团,其二是要有优质的战略性体育资源注入,中国奥园显然不具备这一点。”张庆表示。

  同时据财报披露,目前公司的股权结构仍比较分散,除第一大股东基金中心持股22%外,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仅为3.22%,而在张庆看来未来不排除中国奥园继续增持的可能性。“如果中国奥园入局后的战略路径不符合其余股东的预期,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中国奥园品牌部负责人黄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中国奥园看中了中体产业赛事旅游、运动旅游的平台优势和运营团队优势,期望与奥园的地产开发优势形成协同效应,为发展体育小镇奠定基础。

  发展目标向左?向右?

  不过,中体产业的志向并不在房地产业务。

  根据中体产业年报,公司房地产业务体量仍很小且波动幅度较大,2013年至2016年房地产业务增速分别为-24.44%、6.71%、-63.92%以及208.77%。而在2015年房地产行业下行时,公司更剥离了包括中体实业、九江中体置业等房地产子公司的部分股权。

  “体育和地产都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因为地产受政策影响比较多,可能业绩会随之波动,但公司回归体育产业的目标没有改变。”梁原称。记者注意到,2014年体育产业相关营收已经突破50%,公司称标志着“初步实现‘ 回归体育产业’的战略目标”。

  张庆表示:“无论从国家宏观产业来看,还是中体自身的发展路径来看,公司都不会偏离体育产业的主营业务,但是对奥园来说,体育产业只是为未来发展房地产服务。从这个角度看,对中体来说,奥园并非一个好的资产注入。”在地产模式上,中体产业的地产业务也与其体育产业链的各业务端协同,例如涉及体育场馆建设等领域。

  不过,据中国奥园方面表示,公司目前并无进军体育场馆建设的打算。

  此外,在业内人士看来,奥园收购中体或有为自己正名的因素在。中体产业曾于1997年与奥园集团的前身广东金业集团共同打造了国内首家运动社区广州奥林匹克花园并大获成功。不过,后来双方在奥林匹克花园品牌的授权上出现了严重分歧,最终以股权重组的方式协议和平分手,奥园集团以“奥园”品牌与中体产业的“奥林匹克花园”实际上出现了南北分治的局面。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