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6日21:47 一财网

备受关注的金融监管模式改革,终于到了关键节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召开,决定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

依照现行法律规定,证券公司与银行、信托、保险业务机构分别设立,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并以此建立分业监管模式。这种监管体制之所以必须改革,是因为近年国内金融创新和综合、交叉经营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交易日趋频繁,产品、业务彼此竞争、相互渗透,形成了休戚相关的利益共同体,同时,金融机构交叉持牌、综合经营,也放大了金融风险的传递可能。

决策层也早有改革之意。早在2013年,金融监管机构“一行三会”(央行、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建立协调机制——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然而,由于没有赋予牵头部门实权,部际联席会议只是监管部门之间用于信息沟通的横向会议,并没有行政约束力,该制度亦被市场诟病为“流于形式”。

此次在国务院层面设立一个层次高于“一行三会”的委员会,来统筹金融发展和监管问题,寄望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央行在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方面的职责得到强化,在金融监管中角色将越来越重要。同时,在保持“一行三会”架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也呼应了近年欧美主要国家普遍提升中央银行在金融监管中地位的趋势。

实际上,无论参考过往,还是发达国家经验,对于新设立的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最重要的是高规格赋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强调,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必须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推进构建现代金融监管框架,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

无疑,只有高规格赋权,才能顺利实现此次金融工作会议确认的监管模式改革目标——从现行的分业监管转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一旦针对金融混业经营的监管模式确立,此前分业监管模式下存在的监管真空和监管套利等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

除了混业经营导致的监管真空和套利问题,资金在金融市场空转、脱实入虚也是近年来金融监管需要解决的重点。习近平亦强调,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要把发展直接融资放在重要位置。

引导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的现实需要。在中国经济转型关键阶段,亟待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因此,要通过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丰富直接融资工具,打通直接融资渠道,更好地解决创新型企业等市场主体的融资需要,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对于目前直接融资占比较大的A股市场,应不断完善新股发行、上市公司监管和退市方面的制度。

同时,在当前融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现状下,改善间接融资环境也必不可少,例如推动国有大银行战略转型,发展中小银行和民营金融机构,促进金融机构降低经营成本,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

纵观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不论是银行业带来的间接融资渠道,还是二十多年前沪深交易所成立,让超过三千家公司上市,足以证明金融作用不容小觑。如今,金融行业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实体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需要通过监管改革来解决。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