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6月30日05:42 中国产经新闻报

  “复兴号”:见证中国高铁的历史与未来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你最想带回国的生活方式是?高铁!出行方便,而且快捷!”对于高铁,来自尼泊尔的那比娜“一往情深”,由于尼泊尔地形特殊,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位外国姑娘很想把中国高铁带回家。

  的确,爱上中国高铁的外国人不在少数。最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国青年,评选出了他们心中的“中国新四大发明”,中国高铁高居榜首,成了外国青年最想带回家的“中国特产”。高铁作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新名片,自从2009年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凭借其技术领先、品质过硬、服务优质,建立起联通世界的大动脉。

  如今中国高铁又传来佳音。6月25日,中国高铁“家族”添了新成员。“复兴号”动车组,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闪亮登场。

  由此,中国高铁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风雨中国高铁路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1964年日本就拥有了高铁,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日本东海岛新干线,1981年法国也建成了当时欧洲唯一一条高速铁路,1991年德国第一条高铁线路正式开通运营。就在十几年前,中国还没有高铁技术,全部靠引进发达国家高铁的先进技术。到今天,中国高铁后来居上,不断刷新着高铁的各项记录。

  中国高铁的成功并非忽如一夜春风来,而是经历了从无到有,再到自主创新、高速发展,最后成为高铁强国的全过程,这是一个扎扎实实的发展历程。

  在中国,“高铁”这个概念受到普遍关注,要追溯到上世纪中国改革开放时期。早在1978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时,乘坐日本新干线的画面传回国内后,成了高铁概念的一次大普及,高铁的思想在中国开始进入萌芽阶段,这是中国高速铁路事业的开端。

  2003年秦沈客运专线(秦皇岛-沈阳)开工开通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以中华之星,先锋号,蓝箭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国产动车组型号诞生,众多国内学者多年研究的高速铁路技术得到了应用,中国高铁有了极大的发展。

  京沪高铁、武广高铁、京广高铁,沪昆高铁等高铁线路的贯通,逐步形成一个“四纵四横”的高铁主骨架, “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的大规模建设以及高速动车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确定了中国高铁网络的建设标准以及运营标准,成为中国高铁发展的基石。

  中国高铁在高速发展中经历了曲折,在曲折中成长。2011年起,中国高铁经历了降速、降标、动车事故、中国高铁在起伏中艰难行进。同时,实名制购票以及互联网售票的推行,不仅节省宝贵时间,也营造了公平公正的购票环境。

  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今天,这是中国高铁快速奔跑、砥砺奋行的五年,中国高铁重新恢复时速350 公里的建设标准,运营高速铁路也逐步恢复到设计时速运营。这一阶段的另外一个重大成就是中国高铁重新赢得声誉,并努力开拓国际市场,成为我们国家的一张名片。

  时至今日,我国越来越多的省份和地区填补了“高铁空白”,搭上了和谐号动车组,高铁路网越织越广阔,车次越开越密集,“说走就走”的旅行越来越多。

  中国高铁在国内的发展成绩斐然,在国外也是遍地开花。凭借领先的技术,优质的服务和高性价比等竞争优势,中国高铁走出去的不断加快,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促成了一项又一项高铁合作项目,如:土耳其国内第一条高铁安伊高铁、印尼乃至东南亚第一条高铁雅万高铁、俄罗斯第一条高铁莫喀高铁等,都有中国企业的身影,高铁强国的风范彰显无遗。

  对于中国高铁的成长历史,中国社科院助研贺雷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评价到,中国高铁经历了网络版图不断扩充、制造技术不断创新,不仅丰富了世界高铁教科书的内容,也成为了“一带一路”沿线众多项目的引领者。

  中国高铁驶来“复兴号”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6月25日,中国高铁史上一个重要的日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两列中国标准动车组,在这天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

  高铁“中国标准”,多少高铁研究人员的卓越追求与不懈努力,不再打造“舶来品”,不再创新“混血儿”,从今以后是具有“纯正中国血统”的高速动车组。这一方面是知识产权的自主化,复兴号高速动车组254项重要标准中,中国标准占84%。另一方面是动车组的平台化,这使得今后所有标动平台列车都能连挂运营,互联互通。

  据中国铁路总公司资料显示,2004年后,我国研制生产的“和谐”系列电力机车,成为目前中国普速铁路客货运输的主要牵引机型。2007年,CRH动车组列车投入运营,开启了中国铁路的高速牵引时代。到现在,2017年6月,以“复兴号”命名的中国标准动车组亮相,标志着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达到了“领跑世界”的先进水平。

  正如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陆东福所说,“成功研制生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我国铁路成套技术装备特别是高速动车组已经走在世界先进前列。”

  那么,以前的“和谐号”已然有了很多成就,为何要制造“复兴号”?而迎面而来的“复兴号”与先前又有何不同呢?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工程师、研究员赵红卫曾介绍到,与“和谐号”基于一定软件开发平台来完成网络系统软件的设计不同,“复兴号”采用的是自主的列车网络控制系统,这是自己打造的研发平台、实验平台和制造平台。

  与“和谐号”相比,“复兴号”寿命更长,能耗更低,容量更大,舒适度更高,警惕性更强。设计寿命提高了10年,车体断面增加、空间增大,按时速400公里试验运行,列车运行阻力下降7.5%以上,人均百公里能耗降低17%,车内噪声下降1到3分贝,座位间距更宽敞,车厢内无线网络全覆盖,智能化感知系统……“复兴号”改进和完善了列车性能,对高铁的中国标准有了更好的诠释。

  “和谐号动车组虽然在技术、运行速度等方面具有优势,但标准化上却很大缺失。”中研普华研究员许俊龙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标准化是现代化企业管理和技术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专业化生产、保证安全生产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完善信息系统、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前提。许俊龙认为,中国高铁要走出国门,必须做到标准化。复兴号的出现弥补了这个不足。

  业内人士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自主研发和创新高铁动车组的直接原因。另外,中国标准适应我国国情和路况,也是促使研发中国标准动车组的关键所在。

  高铁未来之路

  会当击水三千里,自信人生两百年。

  “复兴号”启程,将我们带到一个新的关键节点。“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样的历史机遇,我们不会也不能够错过。

  这趟“复兴号”列车是时代送给我们的礼物,不仅是转变了时空观念、重构了经济版图,更是标志着中国铁路成功“走出去”,代表着大国科技创新的坚定步伐与道路自信。

  贺雷认为,“复兴号”将会开启一个新篇章,中国高铁在制造方面将更加注重安全、高效、便捷、智能、舒适、绿色;在技术创新方面将继续致力于对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继而不断提高铁路的智能化程度和服务水平,提升旅客良好体验,注重客户满意度。

  相关人士表示,已在京沪铁路线上投入使用的“复兴号”,未来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力量研制和生产。数据显示,我国高铁的运营线路已经达到2.2万公里,部分线路时速能达到350公里。目前打造的是时速350公里的平台,适合于京广线、京沪线这样大的铁路干线,以及京津、沪宁这样的城际线。

  铁路方面的人士称,未来将会是一个自主化、标准化、系列化的发展。不仅将会打造适用于城际之间交通,时速250公里的平台,还会研制时速160公里的标准动车组,方便市域铁路的发展,也为既有的线路提速。

  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而高铁将覆盖80%以上常住人口过百万城市。

  许俊龙认为,未来中国高铁会继续推进国内高铁的建设,快速普及高铁动车,更广覆盖高铁未涉及的地区。

  他进一步说到,对于国内中国铁路运输有很明显的季节性,一到年底,“买票难”的问题就随之攀升。动车的快速普及已经逐步缓解中国这种现实问题,未来高铁制造还将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运用高度智能化的高铁控制体系来缩短最小行车间隔,提高高峰期的高铁运力。

  经过多年不断深入研究和努力发展,中国高铁凭借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断勇攀高峰,后来居上,一张张“中国制造”和“中国标准”的高铁名片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最好的中国高铁要与世界分享。

  许俊龙还说到,未来,复兴号将作为标准动车组的平台,根据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设计研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动车组成套技术和产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中国高铁“走出去”。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