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每经记者 刘明涛 每经编辑 谢 欣

  对于兜底增持、员工持股、大股东增持以及实控人参与定增等四大护盘招数,通过客观数据可以基本分辨哪些是“套路”。每经投资宝采访了专家学者以及私募经理,他们认为重视真金付出和提防兜底增持这两大核心点可供投资者参考。

  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每经投资宝,“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兜底式增持等等,没有优劣之分,作为稳定股价的措施本身都具有实质意义,有利于公司长远发展。首先如大股东增持,信号固然重要,但其背后的动机却不容忽视,是出于对上市公司未来充满信心,还是通过增持的形式撬动公司的股价?观察市场上面的增持行为,多以后者为主。其次如员工持股计划,本来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一方面可以减少股价的市场波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为员工带来投资收益,但目前似乎已沦为大股东的变相减持手段。有一些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员工持股计划减持之后,不但没有让员工的持股‘增值’,而且在可预见的时间内却在承担激励股权的亏损,减持方却成为惟一赢家。”

  北京一位不愿具名的私募经理也指出,“一般来说,市场都是会逐步理性看待维稳增持的,重点还是在于,上市公司大股东是不是拿出真金白银增持。”

  而南京胡杨投资总经理张凯华则认为,“决定一家公司股价最根本的还是从价值、成长性、市场估值体系来看,但兜底概念股更多的还是短期刺激股价。作为一个企业家,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把企业经营好,如果经营不好,即使兜底了也不能改变股票的下跌趋势。”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也表示,“从市场角度来讲,稳定股价最终还是取决于市场,而不是公司的某项举措。因此,在市场的市值管理上,根本上还是要体现在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等,而短期市值管理方式其实没有多大意义。”

  宋清辉也向每经投资宝补充道,“从公司发展和治理的角度来看,在面对股价持续下跌时,大股东增持、员工持股计划增持等,都是好的稳定股价措施。但却在上市公司大股东手中玩坏了。例如兜底增持甚至保收益增持,都不是正常的现象,是A股乱象的一大缩影。针对兜底式增持等情形,亟需监管层督促上市公司进行详尽的信息披露,以及补偿的具体实施细则等。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堵上兜底增持漏洞。”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热门推荐

APP专享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