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经纬客户端4月13日电 国新办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介绍2017年第一季度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谈到中美贸易时,黄颂平指出,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中美贸易出现的不平衡问题,不能简单用加工贸易的情况来解释总体中美贸易。

  有媒体报道称,中美贸易不平衡主要是由于目前外贸统计方法“海关统计法”造成的,当中有重复统计。黄颂平回应媒体对中美贸易数据的质疑时,着重介绍了中国对货物贸易的统计以及中美货物贸易平衡相关情况。

  黄颂平介绍,关于货物贸易统计,目前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样,在货物贸易进出口统计方面都遵守的是联合国秘书处颁布的国际标准和业务规范,也就是《国际商品贸易统计概念和定义》。尽管各个国家或地区统计体制不同,货物贸易统计可能由不同部门或机构承担。比如,美国是商务部、欧盟是统计局、中国是海关,但贸易统计方法、标准和口径基本是一致的。

  在中美货物贸易平衡方面,黄颂平介绍,货物贸易统计是物质商品在各国经济领土之间流动情况的记录,反映的是国际贸易商品在国际间的流向、流量。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对美货物贸易存在较大顺差,但这是名义上的顺差,实际上其中有相当的部分是其他国家产业向外转移,中国承接过来的。中国目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加工制造收益不高,但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是全价值统计,所以在国际货物贸易中,实际获利并没有统计顺差额那么大。

  黄颂平表示,我们认为应该客观理性看待中美贸易出现的不平衡问题。当然,加工贸易仅占中美贸易的约三分之一,不能简单用加工贸易的情况来解释总体中美贸易。比如,美方对中国实行高技术产品出口限制也是造成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原因。

  此外,黄颂平介绍了一季度中美贸易情况。一季度中美贸易的总值是8705.8亿元,增长21.3%,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6063.5亿元,增长16.8%;自美国进口2642.3亿元,增长33.1%;对美贸易顺差3421.2亿元,扩大6.7%。(中新经纬APP)

  

责任编辑:刘金磊 SF11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