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丰慧

  美联储华盛顿时间2017年4月5日公布的3月会议纪要显示,美联储官员在3月会议上同意,他们可能在2017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其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不过,对于一些关键的问题他们还未决定——例如缩表的速度以及缩减至什么规模。

  美联储2017年3月会议纪要有几个关注点,投资者务必注意。第一大关注点是美联储维持2017年加息三次的所谓中位数预测。言外之意或可能加息更多次数。

  第二大关注点是美联储罕见对股市发表完全“利空”的意见。“有些与会者认为股价相对于标准估值指标来说显得相当高”,此外还观察到,“其他风险资产的价格,如新兴市场股票、高收益公司债券和商业房地产价格近几个月来也出现大幅上涨”。使用“股价相当高”字眼在美联储历史上还不多见。

  最大的关注点在于,美联储官员在3月会议上同意,他们可能在2017年晚些时候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这大大出乎市场预期。此前预测美联储不会贸然缩减资产负债表,仍会使用比较温和的加息手段。

  这三大消息一出,市场迅速作出了反应,并且猛烈程度颇具戏剧性。

  4月5日美股早盘时受到金融板块和能源板块上涨的提振,道指午盘前最高跳涨190点,标普500指数最大涨幅0.8%至两周高位,纳指上涨0.5%并刷新盘中新高位至5931.68点。

  美国东部时间4月5日下午2点发布的美联储3月会议纪要明确提到了2017年晚些时候将启动缩表,并提及数位联储官员认为目前美股价格颇高,导致三大指数悉数回吐此前盘中涨幅,掉头转跌。道指较日高回落230点,和标普一道创下14个月来最大单日回撤幅度。

  这就是美联储缩减资产负债表猛于加息的真实反映。何为美联储缩表呢?缩表是指中央银行减少资产负债表规模。美联储的负债就是发行货币——也就是市场上流通的美元。简单地说,美联储的缩表是要卖出表内资产,然后收回市场上流通的美元。相比加息,缩表的货币收缩力量更强大,市场影响更深远。

  缩表的前提是此前大幅度扩表。在2007~2009年经济衰退期间,美联储推出资产购买计划,以抑制长期利率、促进经济增长。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从金融危机前的不到1万亿美元增长到4.5万亿美元。通过将到期的证券进行再投资,美联储维持其资产负债表规模在高位。这一高位被美联储官员认为与零利率一样都不是正常的。应该停止再投资,缩减资产负债表规模,让资产负债表回归正常。

  美联储的决心出乎预料的大:“一些与会者表示,只有当经济大幅恶化,需要比降息至下限更宽松的货币政策时,美联储才应该恢复资产购买。”

  不过,缩减资产负债表是一项微妙的任务,因为这可能导致长期利率上涨并损害经济扩张。美联储多年来一直就加息进行讨论,但却没有表明将如何处理其规模庞大的资产负债表。原因在于担心收缩资产负债表比加息工具的影响更直接更严重。

  这次出乎市场预期的缩减资产负债表,主要是由于“经济正处于或接近充分就业”,美联储青睐的价格指标在截至2月份的12个月里上涨了2.1%,是近五年来首次超越央行2%的目标。美联储官员担心2017年的通胀数据会比预期强劲。

  缩表列入美联储计划内,标志着美国货币政策收紧的步伐更快,火药味更浓,炮火更加猛烈了。结束量化宽松,走向加息通道,开始缩减资产负债表。

  美联储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大力度收缩货币政策的央行。而美国货币政策的特殊地位,其一举一动不仅是美国国内经济金融的事情,对全球各个国家的影响也很大。

  美联储一旦开始缩表,美元将会大幅度攀升,比加息助推美元上涨要厉害得多,长期市场利率将会走高。对于新兴市场来说,外资资本将会加剧流向美国,本国资本特别是民资将会流出到美元国度规避汇率风险,这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股市和楼市。

  对于投资者来说,美联储缩表会给全球市场投资带来比加息更大的风险。投资股市等交易性金融市场,风险会很大。相信全球投资偏好会转向保守资产比如黄金、国债等。

  (作者为财经时评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马天元 SF180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