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4月07日23:49 证券市场红周刊

  富森美:创行业一流 做百年老店

  《红周刊》特约作者林枫

  作为国内第一家A股上市的家居流通卖场,成都富森美家居股份有限公司3月30日发布了上市之后的首份年度报告。虽然是在2016年11月才实现上市目标,但富森美的年报业绩却可以用“靓丽”二字来形容。年报显示,富森美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2.21亿元,同比增长17.31%;实现归母净利润5.56亿元,同比增长22.82%,折合成EPS为1.38元;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5.53亿元,同比增长23.03%。

  多层次业态布局业绩靓丽

  富森美是一家专业致力于大型建材家居商业卖场规划、投资、建设和运营的现代商贸服务企业,主要业务为装饰建材家居和汽配市场的开发、租赁和服务。公司在成都市拥有北门店、北门二店、南门一店、南门二店、南门三店、新都汽配市场一期6个专业市场,市场经营面积85.26万平方米,入驻商户2600余户。

  从年报中可以看出,富森美在报告期内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北门二店于2015年6月建成投入运营,以及南门三店卖场于2015年7月建成、配套办公楼于2015年12月建成并相继投入运营,相应市场租赁费及市场服务费等增加所致。分业务看,报告期内富森美市场租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21亿元,同比增长22.62%,毛利率为54.37%,同比减少2.40个百分点;市场服务业务实现营业收入6.67亿元,同比增长16.75%,毛利率为82.31%,同比增加0.18个百分点。从毛利率水平看,公司整体租金水平保持相对平稳。

  富森美良好的业绩表现,主要得益于其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从成立至今,富森美已成为目前四川地区规模较大、综合竞争力较强的大型装饰建材家居企业,实现了多层次的业态定位,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化、标准化,产品和服务也日趋完善。尤其公司北门店,已经发展成国内知名装饰建材品牌在四川地区的展示中心和形象店集中地,成为区域市场装饰建材总部基地和采购中心。

  年报中表示,公司于2016年11月9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成功上市,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4400万股,募集资金净额96833.42万元。成功实现IPO后,一方面,公司净资产和每股净资产大幅增加,资产负债率下降,增强了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募集资金的到位,有力支持了公司规模化扩张的实施,进一步巩固区域市场的优势竞争地位,公司发展也由此进入了新阶段。

  创新服务模式前景可期

  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提高,装饰家居建材流通市场的成长性值得期待。而且目前我国全国性连锁卖场及区域性优势品牌卖场仍具有相当的扩张空间,逐渐呈现强者恒强的竞争态势,进一步提高我国装饰建材家居卖场的产业集中度。

  在此背景下,富森美在年报表示,2017年将把完善产业链、轻资产扩张作为经营重点。同时,“互联网+”和服务模式创新也被列入2017年的经营重点项目,公司将从新兴互联网技术服务全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家具业、互联网业、移动互联网业的方向、趋势和结合点,为公司助推业务发展进行业务、技术、人员和项目储备,稳步实施线下与线上融合的O2O商业模式,以满足日益发展的消费趋势与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报告还表示,公司将依托新设的成都富森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为家居进出口经销商提供商务信息咨询、贸易报关代理、会务服务、展览展示服务、企业营销策划等服务。并通过进出口代理及服务业务的开展,培养熟悉国外家居业发展状况、趋势,熟悉进出口业务的专业团队,不断加强国内外家居企业在设计、产品、营销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在未来的发展中,富森美表示将一直围绕国家供给侧改革要求展开商业活动,全力打通泛家居产业链的上下游,以消费拉动供给。同时抓住“一带一路”的战略契机,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富森美家居高速稳定发展的既定目标。

  经过多年发展和积淀,富森美已经具备产业链长度和市场面广度扩张的实力。“富森”品牌已成为成都及四川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装饰建材流通类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享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富森美表示,2017年将加大对独立大店项目的布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积极通过并购、合作联营、委托管理、品牌输出等方式走向全国,切实将“创行业一流,做百年老店”的企业愿景落实到位。■

  业绩增速逐季加快 苏宁云商互联网零售模式获市场确认

  《红周刊》特约作者李泓泽

  3月31日,苏宁云商公布了2016年年报,年报显示,公司在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1485.85亿元,同比上升9.6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04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11.08亿,同比上升24.39%。

  如果分季度观察苏宁年报会发现,2016年一季度到四季度其营业收入分别为318.43亿元、368.72亿元、351.48亿元、447.22亿元;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96亿元、1.75亿元、-1.82亿元、10.08亿元,2017年一季度预计为2000万-1亿元。苏宁云商不仅已经实现淡季扭亏,更在零售旺季实现业绩的大幅增长。与其业绩相印证的是,苏宁云商2016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9亿元,同比上升121.49%。

  以上数据显示,苏宁云商线上线下零售体系以及物流、金融三大业务单元的综合盈利模式终于获得市场确认,2017年的业绩表现更为可期。

  零售、金融、物流三箭齐发

  确立多元盈利格局

  历经7年转型升级,苏宁云商已经发展成为我国领先的互联网零售服务商,已经形成了零售、金融、物流三大业务单元协同发展的态势,同时确立起多元盈利中心。

  苏宁云商年报显示,在全国百家重点大型零售企业零售额同比下降0.5%的2016年,“公司零售、物流、金融三大业务单元核心能力凸显,零售业务规模效应显现,经营效益改善;金融、物流业务在零售主业的带动下,呈现规模快速提升、利润稳步增长的良性发展势头。尤其在第四季度,公司持续推进的一系列优化举措有了实质性的突破,若不考虑四季度出售项目公司股权的影响,实现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转正,苏宁互联网零售转型的盈利模式得以实践,企业发展迎来新拐点。”

  在三大业务单元中,零售方面,苏宁云商线下优化门店结构和质量,持续下沉渠道。2016年公司可比店面(指2015年1月1日当日及之前开设的店面)销售较同期下降1.33%,但增速逐季提升,其中2016年三季度增长基本持平,四季度在旺季销售、O2O促销联合推广的带动下,可比店面单季度实现收入同比增长4.28%。与此同时,连锁坪效同比提升19.49%,店面经营质量有较大的改善。报告期内,苏宁云商改造店项目开设苏宁易购云店64家,实现净利润1.67亿元。

  贡献较大营收增幅的互联网业务同比增长60.14%。其中,2016年12月移动端订单数量占线上整体比例提升至83%。整体而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商品销售规模(含税,区域上涵盖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日本市场,包括线上线下自营及开放平台,以及提供的售后服务)为1884.09亿元,同比增长16.03%。

  物流业务方面,报告期内苏宁云商实现社会化物流收入同比增长320.33%。其中,将包括广州物流仓储物业在内的6家供应链仓储物业用于开展创新资产运作,实现税后净利润3.94亿元,其中广州苏宁云商物流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1.15亿元。

  在金融业务方面,支付业务、供应链金融等业务总体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57.21%。值得一提的是,继拿到消费金融、小贷保理等11张金融牌照后,江苏苏宁银行也于去年12月获批筹建。这使得苏宁云商所持牌照资源仅次于蚂蚁金服。

  打通微循环

  深度实践O2O零售模式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宁云商以互联网+旗舰店的方式对全国一二线中心城市实现了全覆盖,还依托苏宁易购服务站实现对三四级市场(县级和镇级城市)的掌控,为深度实践O2O零售模式创造了条件。

  2016年,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达到1902家,同比增加88.13%;苏宁易购授权服务网点达到1927家,同比增加34.76%。从新增的891家直营店分布来看,其中华东地区增加366家,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增加数量在110家-123家之间,西南地区增加98家,西北和东北地区共增加73家。从中可以看出,苏宁易购服务站店面分布与核心城市群分布高度吻合,这些地区同时是实体与网络消费火爆,以及物流配送网络最为完善的地区。

  事实证明,2015年开设的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在2016年单店年销售额较2015年同比提升17.25%,占比81.06%的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在2016年12月实现了单月盈利。苏宁云商认为,苏宁易购服务站单店成本低,较易实现盈亏平衡,“公司将进一步强化直营店的商品管理,提升销售及毛利水平,加强费用管控,进一步提升线下的盈利规模。”

  2017年,苏宁易购服务站直营店预计新开500家,加盟网点数量也将创新高。从业态上来说,苏宁云商计划在苏宁易购服务站增设手机专区,这或许与当前农村手机消费的火爆不无关系。苏宁易购服务站是苏宁云商深入农村市场的毛细血管,与此类似的是苏宁云商在社区中正在试水的苏宁小店。苏宁小店是苏宁云商布局社区(含校园)市场的新尝试。2016年苏宁小店在南京地区首次推出,截至2016年末已开设13家店面,未来计划推向全国。

  苏宁易购服务站、苏宁小店等新业态是苏宁云商O2O模式探索的成果,它们共同促进农村、城市社区中的“沉睡的血管”融入“人体大循环”。除这两个新业态外,苏宁云商旗下的苏宁生活广场、云店以及苏宁电器、母婴、超市专业店面等,共同构成了面向全国消费者的多业态、多层次的便捷性极高的全覆盖网。再加上苏宁易购线上布局,苏宁云商的O2O模式真正走到了收获期。

  业绩指标有升有降暗藏玄机

  事实上,苏宁云商年报的一些指标已经透露出公司的业绩实现能力。在2016年报中,苏宁云商流动比率为1.34,同比增加0.1;速动比率为0.77,同比减少0.08;资产负债率为49.02%,同比下降14.73个百分点。这些数字显示,苏宁云商的短期偿债能力健康,同时因为较低的资产负债水平,为公司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了较大的运作空间。

  苏宁云商2016年存货周转天数为36.75天,同比减少5.64天。这表明公司在优化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进展。在资金流方面,苏宁云商2016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79.02亿元,同比增长6.44%,其中在库存现金基本持平的情况下,银行存款净增加9.16亿元。苏宁云商2016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0.84亿元。综观现金流量表,苏宁云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9亿元,同比大增121.49%;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96.13亿元,同比大增13741.58%;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67.58亿元,同比大增1169.11%。后两个指标产生的净增加额为净流出28.54亿元,对比2015年净流入26.1亿元相去甚远。也就是说,苏宁云商2016年净现金流入主要依靠主营业务收入的改善。

  以上三项指标分别同比大增还表明,苏宁云商的2016年依然出于业务扩张期。

  值得注意的是苏宁云商大举投资的项目。2016年,苏宁云商与阿里巴巴正式联姻,这是苏宁转型的关键一役,还是一笔代价高昂的合作。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淘宝参与苏宁云商定增,现金出资282.33亿元成为后者第二大股东;苏宁云商出资140亿认购阿里巴巴集团发行普通股份。双方在电商业务、物流、售后服务等领域全面合作,苏宁易购也完成在天猫的入驻。

  在苏宁云商很多指标扬头向上的同时,也有一些指标保持了持平或者下降。比如公司综合毛利率水平即是基本持平,三项费用率同比下降0.83%。在苏宁云商三项费用率中,销售费用率同比降0.51%,管理费用率同比降0.52%,财务费用率同比升0.20%。其中,公司财务费用率同比增加主要由于利率下行带来利息收入下降以及公司计提专项贷款(用于认购阿里巴巴股份)的利息影响。这表明,苏宁云商内部管理效率得到明显提升,新店开设以及店面改造效果甚佳。

  以上指标表明,苏宁云商O2O模式的盈利情况已经开启螺旋向上过程,业务持续扩张的动力和前景惊人。苏宁云商认为,“公司的盈利结构正按照规划方向发展,即线下稳步提升销售规模,贡献利润;线上获取用户,规模快速提升;金融、物流作为零售衍生业务致力于获得利润。2017年,公司会持续推进,实现较好的利润。”

  作为新年“第一收”,苏宁云商在今年3月15日公告称,子公司江苏苏宁物流收购天天快递股权已通过商务部反垄断审查。苏宁云商此前曾表示,将以42.5亿元估值全资收购天天快递,其中先行支出29.75亿元收购其70%的股份,余下价值12.75亿元的30%股份将在此次交割完成后12个月内完成。借此,苏宁云商的零售、物流与金融三大业务单元将再添新动力。

责任编辑:周宇航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