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经理老鼠仓,说好保本变巨亏,买基金被坑请到【基金曝光台】!信用卡无故遭盗刷,银行存款变保险,理财被骗请猛戳【金融曝光台】!

  银行“不良”处置升级 2016年不良贷款 增速放缓

  记者 宋易康

  [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高管说,随着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力度,他们面临来自于总行的考核压力空前。该分行主要靠利润核销以及卖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其中又以前者居多。另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计财部负责人也表示,债转股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仅为一项“创新尝试” ]

  从已公布的2016年年报看,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质量好转,不良率上升势头被遏制特点鲜明。国有五大行平均不良率1.69%,其中农行、建行两家国有大行的不良率都出现下降。

  业内人士认为,这一变化一方面是实体经济释放出积极信号,更重要的是,随着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力度,银行自身对不良贷款处置力度加大,手法也升级,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

  银行大力压降不良

  工商银行董事长易会满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中国经济从去年四季度以来,整体企稳回暖,从工商银行贷款的需求、贷款的投放以及资金面来看,经济的企稳回暖基础,我们的资产质量外部环境比前两年要好一些。”

  年报显示,工行2016年不良率1.62%,虽然上升了0.12个百分点,为五大行中不良率攀升最快的银行,但该行逾期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剪刀差减少189亿元,同比少增860亿。易会满指出,剪刀差、逾期贷款率等一些先行性的指标,总体还是出现一些积极的变化。

  对于银行不良增速放缓,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由于监管对不良的考核力度趋严,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一道“消化”不良贷款的现象并不鲜见。

  某国有大行天津负责人表示,不良出表一般会有财务成本的消耗,如果是内部集团的资产管理公司,就变成集团内部一盘棋。只不过将利润从银行转到其他的子公司。如果是消耗财务成本,实际上是“赔钱消不良”。

  社科院银行业研究员曾刚对第一财经指出,主要是实体经济积极信号的出现,其次是银行自身处置力度加大。一位银行业研究员也对记者表示,不良率作为衡量一家银行资产质量的核心指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看银行不良贷款的生成,因为银行会采取多种手段来压降不良资产。

  农行年报显示,该行去年核销不良贷款307亿元,同比多增97亿元。批量转让730亿元,同比大增474亿元。除此之外,处置不良手法也趋于多样化。包括不良资产证券化、债转股等。

  作为本轮市场化债转股中做得最早、最多的国有大行,建行行长王祖继透露,到今年一季度,该行债转股规模已经达到3000亿元。

  农业银行也表示,董事会批准投资100亿元资本金设立债转股平台正在审核中,希望尽快落地,当前农行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签订规模已经达到700亿元左右,另外还有20多个债转股项目在洽谈中。

  但另一方面,记者从该省某股份制商业银行分行高管处了解,随着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银行信贷风险监管力度,他们面临来自于总行的考核压力空前。该分行主要靠利润核销以及卖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其中又以前者居多。

  另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计财部负责人也表示,核销和批量转让在该行占主流,债转股以及不良资产证券化仅为一项“创新尝试”。

  新增住房贷款成主力

  从上市银行新增个人贷款去向看,新增按揭贷款成为银行新增贷款的主力军。

  五大行新增按揭贷款约29252亿,占新增贷款和垫款(43890亿)的比例约为66.6%,超过六成。

  作为五大行中个人住房贷款拥有传统优势的银行,建行去年继续保持了余额、新增同业第一的地位。数据显示,去年建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8117.52亿,排名第一。

  “房子是用来住的。个人按揭业务不受影响,这块市场不会有很大变化。建行将对客户首付、还款能力、还款来源更加丰富审查手段,保障市场健康发展。”王祖继指出。

  排名第二的工商银行去年新增按揭贷款7246亿,工商银行行长谷澍在发布会上表示,去年工行人民币贷款新增8400多亿,加上收回再贷数量,超过3万亿。其中三分之一是个人按揭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

  在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上,工行在个人住房贷款总余额里,四分之三是贷给用户首套房,用于改善居民住房需求;而去年新增的7000多亿中,在三四线城市超过50%,

  农业银行以6329亿的按揭贷款增量排名第三。谈及个人住房贷款,农行副行长郭宁宁透露,去年农行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不会超过去年,对于热点调控城市,对首套房、二套房贷款的利率定价将会提升。

责任编辑:周宇航

  金融业创新层出不穷,行业发展面临挑战与机遇。银行频道官方公众号“金融e观察”(微信号:sinaeguancha),将为您提供客观及时的新闻精粹,分享独家、深度、专业的评论点睛。

金融e观察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