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17日08:49 中证网

  投资要点

  核心看点:国内汽车热交换器绝对龙头,由商用车切入乘用车,并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1)自主品牌乘用车业务的持续高增长;(2)重卡及工程机械周期复苏带来商用车业务的新弹性;(3)排放标准和油耗法规升级带来尾气处理业务的新增量。

  热交换器:商用车业务受益于行业复苏,乘用车业务受益于自主品牌崛起。目前,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约为5:3:2。(1)商用车和工程机械业务:占比近七成,重卡周期复苏、工程机械进入开工旺季,带来商用车业务新弹性,看好全年业绩表现。(2)乘用车业务:高增长,占比由2013年的10%提升至16年的30%左右,将进一步提升,主要得益于零部件国产化及自主品牌崛起。另外,油耗法规趋严,乘用车涡轮增压机渗透率提升,增加了中冷器需求。目前已配套车企:福特、长城、吉利、上汽、广汽、长安、奇瑞、通用等。(3)产品模块化生产:轿车、商用车和工程机械冷却模块,提高单车配套价值量。

  尾气处理:排放标准与油耗法规趋严,SCR+EGR+DPF产品需求爆发。(1)柴油机排放标准加严,尾气处理市场爆发。2017年重型柴油车国五排放标准全面推行,NOx和PM排放限值加严28%和82%;国六进一步提升标准。尾气处理系统有:SCR(选择性催化还原,处理NOx)、EGR(尾气再循环,处理NOx)、DPF(颗粒捕捉系统,处理PM)。国五阶段,轻卡采用EGR+DPF路线(成本1000元以内),而重卡需加装SCR(成本4000-8000元)。理论上,尾气处理市场有百亿级以上的空间。(2)商用车业务:公司是国内少数几家掌握SCR技术的公司;商用车EGR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DPF技术开始国产化。同时,公司也通过与皮尔博格合作(EGR产品)、收购德国普锐(DPF产品)、与佛吉亚合资(SCR产品)等方式储备国六排放标准所需的技术。(3)乘用车业务:EGR龙头,从商用车向乘用车渗透。油耗法规趋严,EGR能够降油耗5%-8%,预计17年将开始在乘用车上推广,是新的增长点。

  新能源热管理:拓展新能源汽车热管理业务,打开另一量级增长空间。热管理系统是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目前公司已与比亚迪、广汽、吉利、江铃、奇瑞等合作,具有先发优势,16年小批量生产;将享受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空间。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16/17/18年营收分别为31/37/44亿,净利润2.56/3.22/3.75亿,EPS分别为0.30/0.38/0.44元(考虑了拟定增新增的122.8百万股)。当前股价9.10元,对应16/17/18年29.7/23.8/20.5倍PE。目前零部件整体PE 34倍,考虑到商用车业务新弹性、乘用车业务持续高增长、尾气处理新增长点、以及新能源热管理的空间;给予17年30倍PE,目标价11.4元(+25.3%),强烈推荐。

  风险提示:乘用车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成本端压力加大等。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