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IT”:从第一份年报看顺丰科技实力

  顺丰控股上市更名,股价连涨,引发媒体广泛关注。一些网友称:送快递的王卫身价猛涨,科技创业公司都没被这么看好,这是中国经济的遗憾。在这些网友看来,快递科技含量低,想象空间不大,不应有这样的股价表现。

  这些网友对快递业、对顺丰的看法,是老旧的惯性看法了。顺丰控股上市后推出的第一份年报告诉我们:顺丰是一家具有“天网+地网+信息网”核心竞争力的智能物流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公司,其科技含量超乎人们的想象。

  信息网:大数据、智能物流

  顺丰年报说:“公司一贯重视对信息系统投入和建设,不断致力于信息系统的优化,持续加强信息系统基础架构建设,积极研发和引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信息技术与系统。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5.6亿,主要开发项目为各类营运管理系统、SAP财务系统、及决策支持系统,旨在通过打造简洁高效的业务流程,提升业务时效、资源效能,降低公司运营成本,提升集中管控能力;打通人、财、物的一体化管理,提升集中管控能力;建立统一的、多方位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的决策支持平台,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挖掘和支撑能力。”

  顺丰2016年研发投入5.6亿,相对于2015年增长16.32%,占营业收入比例0.98%,相对于扣非后净利润26.43亿元,比例达21.2%。对于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这是一个不低的比例。顺丰共有研发人员2088人,占自有员工总数的1.68%。近三年,顺丰控股申报和获得的专利523项,软件著作权200多项。

  顺丰快递小哥是行业中最早使用手持终端——巴枪的。发展到今天,快递小哥的手持终端已经拥有和手机一样的美观外形和超强性能,可以快速扫入寄件信息,大大降低用户成本,并使用户可以事实监控各个环节。顺丰也据此拥有了强大的大数据能力。并且,顺丰主要占据中高端市场,其大数据的价值可想而知。

  巨额投入使顺丰的物流变成了智能物流。

  一方面,顺丰立足自有物流数据与合作伙伴提供的社交媒体和电商等外部数据,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预测终端消费者需求,为客户提供数据增值服务;另一方面,通过现代化地网(包括收派资源平台、智能柜等)、智能云仓和自动化输送体系为现代制造业、零售业等企业提供精准的端到端物流服务。

  顺丰年报称,将在收派、中转、运输等各个环节进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水平。可以预见,顺丰的研发投入将越来越大。

  天网:航空运力保证“顺丰速度”

  除了研发投入,顺丰还在快递配套设备、工具上不断加大科技含量。

  航空是科技含量高的领域,顺丰在航空领域投入巨大。

  年报披露,2016年顺丰航空自有货运飞机36架、外部包机15架。实际上,进入2017年后,顺丰又新添两架飞机,自有货机达到38架以上,占整个快递行业货机总数一半以上。未来三年内,顺丰控股自有机队规模预计达到50架,打造以767、757、737三种全货机机队为主的空中运力。

  2016年,顺丰专机线路51条,航班数量3.1万。加上对外合作的散航,顺丰2016年通过航空运输快件99.6万吨。

  顺丰航空货运覆盖包括香港、台北在内的35个一二级机场。位于湖北鄂州的顺丰货运机场正在建设中。顺丰甚至还在培训自己的飞行员。在航空领域,飞行员的培训周期较长、投入较大,顺丰自己培训飞行员,可见其布局之远、优势之强,是其他快递公司短期内赶不上。

  顺丰是最早提出和布局物流领域无人机应用的公司,2013年顺丰控股已开始测试无人机送递包裹。顺丰年报披露:截止2017年2月,顺丰控股申报和获得在无人机领域专利数量达111项,包括发明专利51项,实用新型54项以及外观专利6项。

  地网:科技冷运遥遥领先

  百度“冷运”,可以看到,搜到的信息大部分和顺丰有关。而同时百度其他快递公司和“冷运”,同样跳出顺丰的信息。冷运在人们的生活中越来越重要。医药、生鲜,都需要冷运,而顺丰在冷运领域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

  和航空一样,冷运也是科技含量极高的领域。在长途运输中,保持车辆低温、恒温,是一件很难解决的事。在冷运链条的衔接上,也很考验管理功力。所以快递行业视冷运为重大难点。

  顺丰年报披露:报告期末,顺丰控股冷运网络覆盖56城市及周边区域,其中有59座食品冷库、71条食品运输干线,2座医药冷库、12条医药干线,贯通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华中核心城市。食品冷库运营面积13万平米,医药冷库及中转场运营面积2.5万平米,冷藏车497台,其中经过GSP认证车辆227台。目前服务的业务覆盖食品、医药行业生产、电商、经销、零售等多个领域。

  大概也只有顺丰,才敢于如此霸气地投入冷运了吧。2016年,顺丰冷运业务同比增长93.03%,未来这个数字会更好看。

  很多人对快递分拣的印象,还停留在过去:在低矮的仓库里,分拣员们看一眼快递件,随意地丢到相应的区域。但如果走进顺丰的分拨中心,人们的这一印象就会被颠覆。

  一件件包裹躺在传送带上,经过扫描口,当传送带转到它们该去的区域时,它们就顺着螺旋形的滑槽,平稳地滑下,然后再装包送往快递点。传说中的乱抛乱掷?早已被整齐有序、高效的自动化分拣取代。顺丰的自动分拣线都是进口自国外。每条自动分拨线价值数千元、上亿元不等。自动分拣线大大降低了人工分拣的错误率,也大大提高了分拣速度。在深圳的华南分拨中心,一条自动分拣线每小时可以处理5万件快递,每天最高可以处理数十万件。而工人,则只需要数百人。

  科技取代人力,可以产生惊人的效率。

  客户更满意、成本更可控

  借助科技含量极高的“天网+地网+信息网”的组合,顺丰可以为客户提一体化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比如在服装行业里,服装企业的物流中心零散分布在大城市,难处理双十一高峰,库存周转不灵活,数据分析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积压或不能及时供货。顺丰以大数据分析为依据,结合服装单仓、智慧云仓,以及各种配套措施,帮服装企业解决痛点。顺丰年报称,2016双11,TOP10女装、男装品牌店铺中,80%以上都选择了顺丰仓网服务及高效配送服务,如女装品牌店铺优衣库、ONLY、韩都衣舍、乐町等,男装品牌店铺GXG、森马、太平鸟等。可以说,“顺丰包邮”不仅是服装行业,也基本是所有电商不可或缺的品质保障手段。

  高科技含量也使得顺丰的成本更可控。举例来说,顺丰全面启用SAP后,大幅提升了公司系统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数据的及时性和质量,同时,通过不断提升端到端流程自动化水平,以及大力推广丰声等移动办公门户,充分利用员工碎片化时间,进一步提升内部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快递公司目前普遍面临人工成本上升的压力,顺丰借助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一部分压力。

  综合以上分析,可见顺丰在科技方面的发力,形成了以下优势:

  第一,确保顺丰的竞争优势持续领先。快递行业增长迅速,同时业内也竞争激烈。顺丰目前尽管口碑最好、速度最快、质量最过硬,但也有危机感。顺丰加大科技投入,在快递行业的长跑比赛中,可以保证自己始终领先几个身位。

  第二,提前应对未来人口结构变化。中国正在快速走向老龄化社会,人工成本将越来越高。在所有行业,科技替代人力、资本替代人力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快递行业尤其如此。快递企业没效率就只能被淘汰。顺丰在科技上的投入,有利于保障效率生命线。

  大多数人寄快递、收快递时,看到的只是快递小哥。当然,快递小哥的辛苦、贡献毋庸置疑,大家应多尊重他们、爱护他们。不过,塑造“顺丰速度”、“顺丰品质”的,并不仅仅是快递小哥,也不仅仅是顺丰直营模式对品质的牢牢把控,还有一个庞大的“天网+地网+信息网”科技系统,日夜运转,帮助快递小哥把快件安全、快速地送到你的手上。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