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影业亏损10亿 寡头竞争烧钱或将继续

  郭梦仪

  2月17日晚,阿里影业发布盈利预警公告,预期截至2016年12月31日年度净亏损将会达到人民币9.5亿元至10亿元之间,原因是线上售票平台淘票票为抢占市场份额投入了较大的市场推广支出。

  中国电影市场热钱滚滚,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打着“互联网+电影”的旗号欲分一杯羹,目前,竞争进入到下半场全产业链的环节,市场格局已经从“BAT+猫眼”变成了“淘票票VS猫眼”的两极寡头对抗。而这背后的大环境是,去年下半年开始市场整体表现低迷,票补规模出现明显缩水,在线票务平台竞争压力陡然上升,各大公司将触手伸向上游产业链之时,也集体遇到了更多的亏损和因票房不及预期导致的投资回报较少的窘境。

  业内分析人士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目前的竞争格局下,如果淘票票能保持目前的投入力度,反超猫眼或只是时间问题。

  亏损10亿仍力挺淘票票

  在公告中阿里影业表示,淘票票作为阿里影业在互联网宣传发行业务的主要运营资产,在2016年5月获得17亿元的A轮融资。为保障其业务增长,淘票票需要持续投入资源实行针对性的市场策略,通过大幅度投入,至2016年底已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和市场地位。

  对此,本报记者致电阿里影业相关负责人,想了解淘票票在市场投入的具体情况,其表示目前以公告为主。

  面对赤字,阿里影业表示,以淘票票为核心的互联网宣发业务是战略性投入,公司将全力支持淘票票的发展,未来将继续加大投入,以强化淘票票的进攻队形,确保淘票票在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各个方面拥有行业领先的竞争力。

  极光数据研究院分析总监唐欣在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互联网绝大部分商业模式最后证明都是失败在财务上。纯粹的看影业方面的收益,很可能是无法弥补如此巨大的成本。但对于阿里这样的超大企业来说,有必要做多元化的尝试。原因有三点:首先是沉淀用户,探索潜在的盈利模式,还可以发展影业周边产业,衍生品等;其次是为集团战略服务,实现不同业务之间的完整互补,比如积累IP;再次是为了阻击竞争对手,或遏制潜在的竞争对手。

  互联网影业业绩普遍低迷

  烧钱抢占在线票务入口的不止阿里影业的淘票票,在过去的两年,互联网公司进入电影业都是以在线售票作为突破口,百度糯米、美团点评和光线传媒旗下的猫眼电影、微信旗下的娱票儿以及淘票票等都进行了烧钱补贴战,以期占领更多的市场。一轮轮混战下来,由于后续资金不支纷纷减少投入。尽管目前市场已经从四强争霸逐步走向猫眼和淘票票两极之争,不过,继续进行烧钱大战只会造成更多的亏损。

  其实,阿里影业除了烧钱抢占市场之外,也积极参与产业链上游的电影制作,但是其首部主投的电影《摆渡人》在去年年底上映之后遭遇口碑和票房的双重惨败。

  而另外一极的猫眼在电影制作上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据光线传媒1月24日发布的公告内容,2016年1~9月,猫眼电影实现营业收入6.28亿元,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及净利润均为-3405.17万元。而猫眼2016年第四季度发行的《我不是潘金莲》票房也遭遇折戟,该片的最终票房为4.84亿元,与该片发行方五亿元保底的赌约尚有差距。

  此外,腾讯影业首部主投的影片《少年》因累计票房不足1600万元而惨败。小米影业甚至于2016年解散了宣发部门,小米影业表示:“小米影业的核心职能是助力小米品牌,主要做投资和植入的工作,不会涉及制作。”乐视旗下的乐视影业也遭遇票房不济的问题。

  互联网分析师葛甲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互联网巨头虽然强势布局影业,但在影业大游戏规则下依旧有些水土不服,“因为传统影业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市场机制和稳定的市场格局,作为票务分发销售欲插入影视产业链分一杯羹是很难赚到钱的。”

  “各家在线票务公司都想通过补贴垄断市场,然后抬高用户端和分发端的售价实现营利。但在影业市场还是内容为王,分发的话语权很低。”葛甲表示,布局影业上游产业链,如发行、内容等行业,虽然能从中获得较大利益,但风险也较大。即便是行业中如光线传媒、华谊兄弟等公司,一年投资10部电影,也仅有1到2部能成功并获得高票房。“未来是内容为王的时代,但是也是各家互联网巨头高投入的时代,想盈利较为困难。”

  两极竞争格局初现

  战争进入下半场,战线已经深入到了全产业链。从去年开始,市场格局就从“BAT+猫眼”变成了“淘票票VS猫眼”的两极寡头竞争时代。

  而2016年对于在线售票平台来说,是一个十足的“资本年”。光线传媒花47亿元现金加股票收购了“猫眼电影” 57.4%的股权,虽然“猫眼电影”在2015年的利润只有2.38万元,但这并不妨碍它的估值达到83.33亿元。随后腾讯也出资合并了格瓦拉以及微票儿,合并后的估值超过100亿元。阿里影业在2016年宣布旗下的网络售票平台淘票票A轮融资17亿元,整体估值已经达到137亿元。

  回到两年前,彼时国内电影市场在线售票比例还不到50%。而截至2016年底,这一比例已经提升至七成以上。今年春节档,在线售票比例整体已经超过83%,部分热门影片的在线售票比例更是达到九成。

  曾经的互联网宣发如今成为了电影营销的“刚需”。以今年春节档为例,几大热门影片都因为有着强大的线上发行资源作支撑才得以参与到市场竞争当中,而中小成本且线上支撑度不高的影片则纷纷选择调档避让。

  但是,据艾瑞咨询去年末发布的《2016年中国在线电影票务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与2015年几乎持平,中国电影市场进入冷静期。而电影市场的增速放缓将影响在线票务平台的发展。

  同时,上述报告指出,经过了1.0时期的烧钱补贴,在线票务市场逐渐饱和,且格局已渐清晰。大型企业已进入战略升级期,并纷纷进行业务转型。

  唐欣认为,互联网票务市场和其他互联网领域存在很大的不同,它是一个高度依赖上游的产业,下游的用户话语权不是特别高。“而且只是做互联网渠道的销售票务,是一个非常狭窄的领域,一方面容易形成重复竞争,另一方面也受上游院线的牵制,所以一般不会出现一个垄断的产品。一旦产品做到一定阶段,如果想要继续发展,向产业链上游扩张可以说是必然的选择。包括内容发行,甚至是内容制作。”

  唐欣认为,如果淘票票还能保持目前的投入力度,反超猫眼或只是时间问题。“猫眼+光线传媒”的组合没有太大的空间施展拳脚,双方虽然有互补性,但在各自领域都面临很大的竞争,难言优势。“在影视行业要保持领先,其实并不容易。上游做发行需要获得优质内容,具有很大不确定性。下游做流量没有什么太多的技术可言,更多是通过补贴引流量。”唐欣表示。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