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质检总局在浙江台州正式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图为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中国经济网台州2月24日讯 (记者 苏兰) 消费者漂洋过海去买马桶盖的现象一直令人诟病,大家且恨且思,怒崇洋媚外,盼国货强大。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智能马桶、电饭煲等日用消费品出现了大量消费外溢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智能马桶产品已经成为消费外溢的突出代表和象征符号。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此种现象,2月23日,质检总局在浙江台州正式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社会各界对此反响热烈,希望攻坚战早见成效,遏制消费外溢现象,提高供给质量。

  合格率由60%提高到82.4% 但关键零部件质量亟需提升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张文兵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近年来,质检总局大力引导、培育和规范智能马桶产业发展,推动智能马桶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2015年的60%提高到2016年的82.4%,其中台州地区的提升尤为明显。

  张文兵表示,为进一步提升智能马桶产品质量,引导消费外溢回流。质检总局监督司组织地方质检部门、检测机构、行业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开展国内外产品检测数据比对,调研消费者使用需求,组织技术专家开展研讨分析,得出初步质量诊断意见,认为我国智能马桶产品在关键零部件可靠性、生产技术控制和设计水平等方面亟需提升。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质检总局针对智能马桶的加热器、控制器、清洗器、电磁阀等4个关键零部件,组织检验机构专家深入剖析诊断,诊断意见如下。

  一是针对加热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水质较硬,加热器易产生水垢、堵塞等问题,且控温精度较低,高质量陶瓷发热管依赖进口。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添加前置过滤器、改善流道设计、取消流量计等措施,达到既可以满足使用温度要求又不产生水垢的效果。水温控制可以采用恒温控制器及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无极调温。逐步推动研发国产高质量陶瓷发热管。

  二是针对控制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卫生间大多干湿不分离,智能马桶使用环境恶劣,对产品提出更高的安全性要求,部分产品防潮防水措施不足,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技术解决方案是:组织上下游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攻关研发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性能、高质量CPU。对PCB板进行电磁兼容测试,从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生产管控等环节进行把控,主板结构采用喷涂、浸渍、灌封、憎水等工艺对重要器件进行防水防潮处理。采用电气设备的防潮保护剂。采用吸湿性较低的电子元器件和结构材料。局部防潮要求高的器件采用密封结构,提高产品的防水和防潮能力。

  三是针对清洗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电机寿命短,伸缩杆传动速度低等。技术解决方案是:邀请国内科研和电机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对电机进行往复运动耐久性测试,采用伺服电机,运用智能控制算法,提高伸缩杆传动速度及位置控制精度。鼓励企业采用抗菌耐污的新材料。

  四是针对电磁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部分产品电磁阀由于加工水平问题造成密封不到位导致漏水等。技术解决方案是:从生产环境方面抓起,采取各类措施,优化洁净生产环境,防止各类异物特别是塑料件毛刺进入电磁阀密封部位。

  上述4个关键零部件质量,直接决定了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水平。针对专家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政产学研检共同攻关方式,由台州市政府牵头,质检总局监督司、省市科技局、质监局、检测机构支持,行业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开展立项研究,项目成果依法分享,切实解决问题,深入推进关键零部件质量提升。

记者参观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质量提升是系统工程 计划年内攻克三个难关

  张文兵强调,制造水平提升是个系统性工程,据此,质检总局会同社会各界制定了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筹划打好质量提升三个攻关战。打好关键零部件质量提升的攻关战;打好制造水平提升的攻关战;打好设计水平提升的攻关战。

  要根据生产过程发现的问题、产品故障及客户反馈的意见建议,集聚检验检测机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行业工匠开展联合攻关,企业自身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具体有以下六项措施。

  一是推进智能马桶先进标准建设。安排相关技术专家到智能马桶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宣贯、培训、咨询等活动。开展智能马桶产品国内外标准的比对。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大力推动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联盟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参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类活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高标准组织生产。

  二是推进企业提高生产装备条件。推动企业引进自动化装配线,在电子设备车间设置防静电措施、除尘措施、湿度调节措施等。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对人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

  三是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加强企业实验室建设,改善企业在线检测条件,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自检水平。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检测机构共同推进智能马桶检测检验装备和平台建设,通过检测服务,零距离、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质量难题。

  四是推动生产工艺改进优化。加大奖励力度,调动生产一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建立生产工艺改造优化的项目库。引导企业与高校、质检机构、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生产工艺改造优化的项目,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攻克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生产工艺与制造流程问题。依托行业标杆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在关键部件推动建设数字化车间。

  五是推进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智能马桶企业开展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特别是中国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和先进方法的宣贯,在智能马桶行业中寻找并树立质量标杆,开展比学赶超活动,推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是开展行业工匠培养。强化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锻炼,广泛开展技术比武练兵活动,培养和发掘蕴藏在一线员工中的工匠精神。针对企业生产关键技术岗位和产品质量管控岗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活动。推动企业联合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智能马桶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张文兵在接受采访时说,质量高低特别是产品消费体验满意度高低与设计密不可分。为促进提高企业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用户满意度,质检总局将组织开展设计水平提升攻关战。主要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从企业入手,提高产品设计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设计部门的资金投入,提高设计人员对产品自主创新的设计意识,摆脱产品设计依靠模仿的低端设计形象和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加工厂形象。

  二是从用户入手,倡导创造感性价值。关注用户感观体验,引导企业从用户体验出发来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探索运用物联网等手段跟踪评估用户感受,结合中国智能马桶使用环境和消费者体验情况,组织开展创新设计大赛。

  三是从人才入手,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聚集一批工业设计领域的优秀专家群策群力,专注于提升智能马桶的设计水平。推动企业与高校对接,加强设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衔接。

记者参观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四个阶段布局有序 打好质量提升攻坚战

  张文兵表示,将用一年时间,集中优势力量,用心用力打好攻坚战。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今天这个启动活动开始到5月底,我们组织参与质量攻坚战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专家,制定攻坚战的路线图,分工协作,联合推进。

  第二阶段是从6月至8月底,由相关质检机构开展中外智能马桶质量比对研究分析工作。通过采集国内技术攻坚后最新型智能马桶产品,与国外品牌先进产品进行质量比对研究,分析中外智能马桶之间的差距是否明显缩小,着重分析国产智能马桶的技术水平、核心零部件、制造水平、品牌美誉度是否有了明显改善。8月底,我们将形成智能马桶比对分析结果。

  第三阶段是从9月至10月底,开展智能马桶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并于10月底公布抽查结果和质量提升成果。

  第四阶段是从11月至12月底,各单位总结前阶段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加大力度对关键技术攻坚“全力冲刺”,于12月底公布智能马桶攻坚阶段性成果,同时谋划2018年攻坚任务。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全国质检部门不断加大“抓质量”的力度。2016年,10类重点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达到90.3%,其中智能马桶产业呈现历史性可喜变化。

  浙江台州率先启动职能马桶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协会、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齐抓共治,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强调,要总结推广台州经验,动员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从具体产品和服务抓起,在全国范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迅速掀起抓质量提升的热潮。要抓具体、具体抓,从组织质量攻关、提升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品牌抓起,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

2月23日,质检总局在浙江台州正式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图为启动仪式现场。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中国经济网台州2月24日讯 (记者 苏兰) 消费者漂洋过海去买马桶盖的现象一直令人诟病,大家且恨且思,怒崇洋媚外,盼国货强大。事实上,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后,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智能马桶、电饭煲等日用消费品出现了大量消费外溢现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智能马桶产品已经成为消费外溢的突出代表和象征符号。为了从根本上遏制此种现象,2月23日,质检总局在浙江台州正式启动全国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社会各界对此反响热烈,希望攻坚战早见成效,遏制消费外溢现象,提高供给质量。

  合格率由60%提高到82.4% 但关键零部件质量亟需提升

  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张文兵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近年来,质检总局大力引导、培育和规范智能马桶产业发展,推动智能马桶产品总体质量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从2015年的60%提高到2016年的82.4%,其中台州地区的提升尤为明显。

  张文兵表示,为进一步提升智能马桶产品质量,引导消费外溢回流。质检总局监督司组织地方质检部门、检测机构、行业协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通过开展国内外产品检测数据比对,调研消费者使用需求,组织技术专家开展研讨分析,得出初步质量诊断意见,认为我国智能马桶产品在关键零部件可靠性、生产技术控制和设计水平等方面亟需提升。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质检总局针对智能马桶的加热器、控制器、清洗器、电磁阀等4个关键零部件,组织检验机构专家深入剖析诊断,诊断意见如下。

  一是针对加热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由于国内部分地区水质较硬,加热器易产生水垢、堵塞等问题,且控温精度较低,高质量陶瓷发热管依赖进口。技术解决方案是:通过添加前置过滤器、改善流道设计、取消流量计等措施,达到既可以满足使用温度要求又不产生水垢的效果。水温控制可以采用恒温控制器及智能控制算法,实现无极调温。逐步推动研发国产高质量陶瓷发热管。

  二是针对控制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国内卫生间大多干湿不分离,智能马桶使用环境恶劣,对产品提出更高的安全性要求,部分产品防潮防水措施不足,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技术解决方案是:组织上下游企业和研究机构,共同攻关研发具有自主品牌的高性能、高质量CPU。对PCB板进行电磁兼容测试,从材料采购、生产加工、生产管控等环节进行把控,主板结构采用喷涂、浸渍、灌封、憎水等工艺对重要器件进行防水防潮处理。采用电气设备的防潮保护剂。采用吸湿性较低的电子元器件和结构材料。局部防潮要求高的器件采用密封结构,提高产品的防水和防潮能力。

  三是针对清洗器。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电机寿命短,伸缩杆传动速度低等。技术解决方案是:邀请国内科研和电机生产企业联合攻关,对电机进行往复运动耐久性测试,采用伺服电机,运用智能控制算法,提高伸缩杆传动速度及位置控制精度。鼓励企业采用抗菌耐污的新材料。

  四是针对电磁阀。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部分产品电磁阀由于加工水平问题造成密封不到位导致漏水等。技术解决方案是:从生产环境方面抓起,采取各类措施,优化洁净生产环境,防止各类异物特别是塑料件毛刺进入电磁阀密封部位。

  上述4个关键零部件质量,直接决定了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水平。针对专家提出的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政产学研检共同攻关方式,由台州市政府牵头,质检总局监督司、省市科技局、质监局、检测机构支持,行业协会具体组织实施,开展立项研究,项目成果依法分享,切实解决问题,深入推进关键零部件质量提升。

记者参观浙江怡和卫浴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质量提升是系统工程 计划年内攻克三个难关

  张文兵强调,制造水平提升是个系统性工程,据此,质检总局会同社会各界制定了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攻坚计划,筹划打好质量提升三个攻关战。打好关键零部件质量提升的攻关战;打好制造水平提升的攻关战;打好设计水平提升的攻关战。

  要根据生产过程发现的问题、产品故障及客户反馈的意见建议,集聚检验检测机构、生产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技术人员、行业工匠开展联合攻关,企业自身也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具体有以下六项措施。

  一是推进智能马桶先进标准建设。安排相关技术专家到智能马桶生产企业进行标准宣贯、培训、咨询等活动。开展智能马桶产品国内外标准的比对。建立健全标准体系。大力推动企业参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和联盟标准的制修订,鼓励企业参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各类活动。鼓励企业积极采用高标准组织生产。

  二是推进企业提高生产装备条件。推动企业引进自动化装配线,在电子设备车间设置防静电措施、除尘措施、湿度调节措施等。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对人的依赖,提高生产效率及产品的一致性。

  三是加强检验检测平台建设。加强企业实验室建设,改善企业在线检测条件,提升企业产品质量自检水平。地方政府、行业协会、检测机构共同推进智能马桶检测检验装备和平台建设,通过检测服务,零距离、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质量难题。

  四是推动生产工艺改进优化。加大奖励力度,调动生产一线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共同建立生产工艺改造优化的项目库。引导企业与高校、质检机构、科研院所合作,围绕生产工艺改造优化的项目,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攻克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生产工艺与制造流程问题。依托行业标杆企业,紧扣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生产过程智能优化控制,在关键部件推动建设数字化车间。

  五是推进企业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智能马桶企业开展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特别是中国质量管理创新成果和先进方法的宣贯,在智能马桶行业中寻找并树立质量标杆,开展比学赶超活动,推动企业开展QC小组活动。推动企业建立健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体系。

  六是开展行业工匠培养。强化对一线技术工人的培养锻炼,广泛开展技术比武练兵活动,培养和发掘蕴藏在一线员工中的工匠精神。针对企业生产关键技术岗位和产品质量管控岗位,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活动。推动企业联合应用型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建立智能马桶产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张文兵在接受采访时说,质量高低特别是产品消费体验满意度高低与设计密不可分。为促进提高企业产品设计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用户满意度,质检总局将组织开展设计水平提升攻关战。主要是从三方面入手:

  一是从企业入手,提高产品设计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增加对研发设计部门的资金投入,提高设计人员对产品自主创新的设计意识,摆脱产品设计依靠模仿的低端设计形象和处于产业链底端的加工厂形象。

  二是从用户入手,倡导创造感性价值。关注用户感观体验,引导企业从用户体验出发来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探索运用物联网等手段跟踪评估用户感受,结合中国智能马桶使用环境和消费者体验情况,组织开展创新设计大赛。

  三是从人才入手,开展工业设计人才培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聚集一批工业设计领域的优秀专家群策群力,专注于提升智能马桶的设计水平。推动企业与高校对接,加强设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的衔接。

记者参观浙江星星便洁宝有限公司的生产线。中国经济网记者苏兰摄

  四个阶段布局有序 打好质量提升攻坚战

  张文兵表示,将用一年时间,集中优势力量,用心用力打好攻坚战。大致分为4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从今天这个启动活动开始到5月底,我们组织参与质量攻坚战的龙头企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行业专家,制定攻坚战的路线图,分工协作,联合推进。

  第二阶段是从6月至8月底,由相关质检机构开展中外智能马桶质量比对研究分析工作。通过采集国内技术攻坚后最新型智能马桶产品,与国外品牌先进产品进行质量比对研究,分析中外智能马桶之间的差距是否明显缩小,着重分析国产智能马桶的技术水平、核心零部件、制造水平、品牌美誉度是否有了明显改善。8月底,我们将形成智能马桶比对分析结果。

  第三阶段是从9月至10月底,开展智能马桶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并于10月底公布抽查结果和质量提升成果。

  第四阶段是从11月至12月底,各单位总结前阶段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加大力度对关键技术攻坚“全力冲刺”,于12月底公布智能马桶攻坚阶段性成果,同时谋划2018年攻坚任务。

  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全国质检部门不断加大“抓质量”的力度。2016年,10类重点消费品国家监督抽查总体合格率同比提升5.2个百分点,达到90.3%,其中智能马桶产业呈现历史性可喜变化。

  浙江台州率先启动职能马桶产业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协会、生产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齐抓共治,智能马桶产品质量水平大幅提升。

  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强调,要总结推广台州经验,动员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要求,从具体产品和服务抓起,在全国范围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迅速掀起抓质量提升的热潮。要抓具体、具体抓,从组织质量攻关、提升质量标准、加强质量管理、打造质量品牌抓起,切实增强消费者的“质量获得感”。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