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文化重组生变 “小燕子”控股计划搁浅

  2017-02-20 15:19 来源: 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宋杰 我要评论0

  手机扫一扫

  字号:

  文章导读: 折腾了一个月,最终放弃控股万家文化,主要是因为龙薇传媒“缺钱”。

  p62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 | 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7期)

  一个多月前,“小燕子”赵薇旗下龙薇传媒拟30.6亿元收购万家文化29.14%股权的消息迅速占据各大报章头条。余热还未散去,龙薇传媒便“怂”了。情人节前一天,被证监会询问的龙薇传媒宣布放弃控股万家文化,从计划认购1.85亿股降为认购3200万股,缩水近83%。

  如此一进一退之间,反映的是证监会的一查到底?还是探摸资本大佬们的游戏底线?

  生变:高调收购引发监管问询

  A股市场上从来不缺少闪转腾挪的资本游戏,在自废实业武功的一干企业中,万家文化算是头号人物,而这一次选择登上万家文化资本舞台的主角则是赵薇。

  赵薇本次的出场极为高调,引得媒体好事者们纷纷传导:不仅对赵薇家族实际控制人一一盘点,更制作了赵薇及其关联人的资产图,连篇累牍的报道引得监管层连番追寻资金来源。这一询问不仅挖出了资金的真相,还让收购结果出现了戏剧性的转折:

  情人节当晚,万家文化发布两则公告,一则是《关于股东股份转让交易数量发生变动的公告》,该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与龙薇传媒于 2017 年 2 月 13 日签署了《关于股份转让协议之补充协议》,对双方于 2016 年 12 月 23 日签署的《股份转让协议》作出调整,将转让给龙薇传媒的股份总数由原先的 18500 万股调整为 3200 万股,相应的转让总价款由30.599亿元调整为 5.2928 亿元,转让股份占比由29.14%变更为 5.04%。另一则公告是关于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对上述公告又一次发出的问询函。

  起底:50倍杠杆玩冒险

  折腾了一个月,最终放弃控股万家文化,主要是因为龙薇传媒“缺钱”。

  在上交所的追问之下,龙薇传媒披露,其用于收购万家文化的资金来源中,仅6000万元是赵薇个人借给龙薇传媒的自有资金,剩下30亿元是赵薇用个人信用担保,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西藏银必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借款15亿元,再通过质押万家的股票,向金融机构融资借款近15亿元。简单地说,就是龙薇传媒30亿认购款只有6000万本金,剩下的钱都是借的。如此一算账发现,用6000万资金撬动30亿元的这笔收购,杠杆率高达50倍,属于典型的“空手套白狼”。

  对此,交易所也发问询函不断追问交易情况,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内部信息知情人名单。万家文化最新公告承认,龙薇传媒收购万家文化股份价款“缩水”的原因是:“鉴于本次交易涉及金额较大,且本次交易方案公布后市场各方对交易结构和方式也存在诸多质疑,经与多家金融机构沟通后,龙薇传媒表示是否能按期完成融资存在重大不确定性。为确保上市公司平稳运行,经本次交易的交易双方慎重讨论,决定对本次交易事项进行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问询前后万家文化股价出现了过山车的走势。1月12日开市复牌后,股价连续两日涨停,此后公司股价很快达到25元/股的顶峰,随后一路下挫,直至2月7日,股价收于20.13元/股,振幅超过30%。

  内幕:或有更大的幕后之手

  如上所述,在赵薇收购万家文化股权的交易中,按照其规划,有一笔钱来自西藏银必信。2016年12月26日,龙薇传媒和西藏银必信签订《借款协议》,后者借15亿元给龙薇传媒,借款期限为3年,年化利率为10%,赵薇以个人信用做担保。西藏银必信已经于2016年12月26日发放了1.9亿元,剩余款项预计发放时间不晚于2017年2月7日。

  然而正是这个西藏银必信,被质疑与“明天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春节期间,“明天系”陷入风波,旗下上市公司股价也承受压力。上述15亿元借款命运到底如何,其实还存在不确定性。

  不过,消息曝光之后,明天控股发布声明称,“明天控股没有参与万家文化的股权投资,也没有参与龙薇传媒对万家文化的股权收购;西藏银必信公司并非明天控股下属和关联公司,也没有任何股权和投资关系。”

  猜想:微妙举牌,且退且战

  面对龙薇传媒的急流勇退,业内猜测不一。

  点掌财经认为主要有两大原因:其一,监管机构对金融高杠杆的强监管。证监会主席刘士余一直以来秉承价值投资,从质疑险资举牌,到降温壳资源炒作,本次赵薇50倍高杠杆的收购行为,自然也在严格管控范围内。刘士余近期在全国证券期货工作监管会议上表示,资本市场不允许大鳄呼风唤雨,对散户扒皮吸血,要有计划地把一批资本大鳄逮回来。而资本大鳄兴风作浪的工具就是金融高杠杆股权并购。

  其二,电影市场的退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过杠杆买壳,发展文化娱乐产业,是龙薇传媒此举的主要目的。从其收购之初的发言来看,还是有理由相信赵薇入主万家文化后将带动公司经营转向文化娱乐,带动业绩上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去年电影票房市场有退烧迹象,未来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在这种大形势下,龙薇传媒是否一如既往布局文娱产业,还是一个问号。

  而在此风口浪尖之下,龙薇传媒审时度势,主动退步实为上策。

  不过点掌财经点评认为,关注到龙薇传媒还是计划持有万家文化5.04%的股权,触及举牌,因此未来不排除龙薇传媒会继续增持万家文化的可能。从这个方面来说,本次控股万家文化的计划并未泡汤,而是“赵薇系”的全新开始, “小燕子”将来很有可能再度回归。大部分公司环境信息披露遮遮掩掩引专家呼吁 上市公司应如实公开环境信息

  2017-02-20 15:17 来源: 经济网-中国经济周刊 我要评论0

  手机扫一扫

  字号:

  文章导读: 虽然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但很多上市企业仍然不愿意公开其环境信息,认为公开环境信息对自己并无益处,还可能授人以柄。

  p59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 摄

  《中国经济周刊》视觉中心 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人民日报》 记者 赵贝佳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7期)

  近期,上市公司开始陆续公布年报,交出一年来的成绩单。记者发现,一些公司的年报中发布了较为详细的环境信息,而有些公司披露的环境信息以宏观叙述为主、缺乏具体信息,大部分公司年报则根本没提到环保内容。

  按照环保法等法律法规,公开环境信息,是企业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近几年来,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等机构,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目前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的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专家学者呼吁,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企业如实公开环境信息,促进绿色发展。

  环境信息披露总体得分低,缺乏“干货”,存在报喜不报忧现象

  自2013年起,北京化工大学低碳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刘学之和研究团队成员,每年撰写中国上市公司环境责任信息披露评价报告,并经由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发布。2015年,公众环境研究中心和证券时报社,启动了“上市公司在线监测数据污染物排行榜”项目,收集30个省级环保部门官方网站公开的重点监控企业自行监测数据和达标情况,对上市公司污染物排放表现进行日常“跟踪”。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梳理了上海证券交易所旗下14个重污染行业的185家企业在官方渠道公开的环境信息,形成指数得分的排名结果,并发布了相关报告。

  p60(1)

  p60(2)

  根据这些研究和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总体得分低,缺乏对关键信息的公开。

  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指出,185家样本企业中,信息披露的得分集中在0-50分(总分为100分),其中低于10分的企业达7家。中间档25—50分之间的企业最多,占到44.6%。这说明接近一半的样本企业在环境信息披露上做得不好不坏,虽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披露,但只是泛泛而谈、含糊其辞。例如,对公众关心的环评信息进行披露的企业占比低于30%。“可以说,大部分上市公司交出的是一张并不好看的成绩单。”

  刘学之的调查,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即便企业主动披露信息,也往往在关键地方“躲着走”。例如,涉及污染物具体排放情况,企业会用“努力实施节能减排指标”等模棱两可的文字表达,但究竟采取了哪些措施、到底减排了多少污染物等“干货”却无从得知。另外,不少企业的信息公开有选择性,报喜不报忧。发布正面消息时积极又全面,却隐瞒接受处罚等负面消息。

  复旦大学的研究还发现,虽然全部14个行业样本的平均分都在50分以下,但其中有92%的企业主动表明自己属于重污染行业。最终得分超过40的行业分别是钢铁、煤炭和石化,而得分低于30的则是建材、制药、纺织和酿造行业。北京化工大学的报告也指出,第一、二产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明显高于第三产业,在全部排名中前十名均为第一、二产业。

  “一方面,重污染行业本身就受到政府重点监管,环境信息披露的外部压力较大;另一方面,身处这些行业的企业一般规模较大,以国企为主,披露信息的意愿和能力都相对较高。”李志青解释道,“想做好信息公开,意愿和能力缺一不可。”

  统计分析表明,环境信息披露情况不仅行业之间差别大,行业内也参差不齐,同一行业的不同企业差距可达20—30分;同时存在地区差异,东部地区环境信息披露水平最高,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李志青表示,总体上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程度还较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很多企业觉得披露了没奖励,不披露也没惩罚,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企业要主动公开环境信息,这是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环保部制定的《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于2015年1月起施行,这一办法规定,为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的权利,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按照强制公开和自愿公开相结合的原则,“及时、如实”地公开其环境信息。此外,该办法强调重点排污单位应通过其网站、公开平台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环境信息。

  虽然法律法规有明确要求,但很多上市企业仍然不愿意公开其环境信息,认为公开环境信息对自己并无益处,还可能授人以柄。

  刘学之在调研中发现,有些企业在环保方面本身做得不错,污染物排放标准甚至远高于国家标准,却不愿意将信息公之于众。究其原因,是企业主怕担风险。“环保法虽然明确要求公开环境信息,但具体实施中如何公开、公开哪些内容等,尚缺乏明确的标准以及必要的指导性、强制性。很多企业觉得披露了没奖励,不披露也没惩罚,干脆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公开了。”

  “在很多企业主看来,我公开,竞争对手也必须公开,否则我的竞争优势就没了。只有全国全行业都共同遵守一个标准才公平。不能让有所隐瞒的企业钻空子,更不应该让按规定公开的企业寒了心。”李志青说。

  专家建议相关部门细化政策措施和标准,制定更具针对性、更为精细化的要求

  如何进一步推动企业公开环境信息?刘学之建议,相关部门应细化政策措施和标准,为环境信息披露制定更具针对性、更为精细化的要求。并且不仅是对上市公司,应该对所有涉及污染的企业提出同等标准,并方便公众查阅信息。企业仅在当地宣传栏上公布环境信息是远远不够的,要在必须强制公开的内容和公开方式上有更加具体的要求。

  刘学之表示,企业通过环境信息公开,能架起和公众沟通的桥梁。“这些年我们通过调研了解到,部分化工企业在项目成功上马前后,多次与周边居民沟通交流,通过生动形象的科普,解除居民对化工生产工艺可能带来的污染的担心,并且通过共建社区基础设施、提供就业机会,获得了民众的支持。”

  在这方面,华电(北京)热电有限公司有着深刻体会。总工程师杨昆山告诉记者,2013年环保部要求披露环境信息之前,公司没有主动公开相关信息。由于不清楚企业运行情况,周边居民误认为正常排放的水蒸气是污染物,多次向环保部投诉。公开环境信息后,接到的举报则越来越少。“如实披露环境信息对企业而言,不仅是履行责任,也是在帮自己。我们本来就都达标,没必要遮遮掩掩。老百姓看到了信息,渐渐就会理解和信任。”

  “有些企业认为自己不属于污染企业,不用公开环境信息,这种认识是片面的。所有企业都有‘生态足迹’,哪怕是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也会存在废水排放、绿色办公等问题,都有义务披露信息、履行社会责任。”刘学之说。

  李志青表示,希望随着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细化,越来越多的上市企业能够全面、如实公开环境信息。与此同时,对企业环境信息有充分了解的公众可以“用脚投票”,支持绿色环保的产品。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