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2月16日06:03 证券日报

  闫冰竹:书写中小银行发展史诗

  ■本报记者 张 歆

  优秀的企业可以成就最优秀的企业家;而伟大的企业家不仅能够成就其所执掌的企业,甚至于能够创造行业纪录、刷新行业高度。

  就如同巴菲特之于投资界,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可以说是中国银行业的传奇领军人物。在他的带领下,北京银行从一度资不抵债到今天同业领先,从曾经名不见经传到如今世界百强。闫冰竹与北京银行20年的共同奋斗史,是中国中小银行蜕变的一个缩影,记录了金融企业在风云激荡的年代中不懈追逐中国梦的时代精神,而闫冰竹本人也成为了银行业大时代中屡屡突破自身的“不断前行的纪录”。

  1 传奇纪录·跨越障碍篇

  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

  书写中国金融史奇迹

  “很多企业白手创业,可以用“平地起高楼”来形容,而北京银行只能说是在一个“火坑”里浴火重生,经历了从死到生、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难忘历程。”——闫冰竹

  如今的北京银行可以说是首都金融业、乃至中国中小银行的一面旗帜,但将时间回溯至20年前,闫冰竹临危受命组建整合的可谓是一家基础薄弱、情况复杂、风险突出的企业。

  当时,北京市共有90家城市信用社,是90个各自为政、分散独立的法人机构。这90家信用社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规章制度遗漏不全、企业文化各不相同、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当时的闫冰竹刚过40岁,正处在职业生涯的关键时刻,他毅然放弃工商银行的良好基础,来到百废待兴的北京银行。

  从银行系统最基层的岗位做起的闫冰竹,之前几乎经历了所有岗位的历练。在他的履历表上,既有做会计、出纳工作的记载,也有担任团支部书记、分理处主任、营业部总经理、分行总稽核的经历。正是在这看似平凡的经历中,闫冰竹凭着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和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留下了一步步坚实的足迹,并将在竞争中开拓前进的精神带到了北京银行。

  1996年1月8日,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在南城一座简陋的五层小楼前,北京城市合作银行宣告成立。在凛冽的寒风中,闫冰竹慷慨激昂地说:“我们是一家新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把一家现代化、规范化的一流银行带进21世纪。”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闫冰竹和全体北京银行人的共同努力下,北京银行化解重重困难,逐渐进入平稳过渡期,可就在此时,初生的北京银行却遭遇灭顶之灾。1998年,原中关村城市信用社爆发了高达239亿元的严重违法账外经营案件,造成实际损失67亿元,直接将当时资本金只有10亿元、总资产只有200多亿元的北京银行,推向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面对已经失控的资产,闫冰竹身先士卒、全程把控,动用全行力量,不遗余力地抢救资产。他数十次拜会市政府、政法委、法院、工商部门,表明收回资产的决心,阐述权益落实的难点,寻求帮助和支持。一次出差途中,由于过度劳累奔波,闫冰竹发烧病倒了,高烧不退、身体虚脱,半夜12点被送到医院,第二天,他打着点滴,依然振作精神,继续工作。最终,在没有政府注资和资产剥离的情况下,经过长达十年的不懈努力,依靠全行员工的艰苦奋斗和顽强拼搏,争取全体股东的支持,连续十年从所有者权益和每年税后利润中拿出资金,逐步化解核销了高达67亿元的历史遗留不良资产,走上了可持续、稳健发展之路,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贡献出应有力量,被誉为“中国金融史上的一个奇迹”。

  纵观全行业来看,北京银行并不是唯一一家几乎被不良资产逼入绝境的银行。西方对于中国银行业“技术上破产”的判断虽然并不尽然,也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具有大量历史遗留问题的大型国有银行,是通过“国债补充资本金+剥离逾万亿元不良资产”的方式,摆脱历史的沉疴轻装IPO;而北京银行化解历史遗留不良资产,则没有靠吃“降压药”,而是依靠体制机制的完善,逐步增强“体质”,实现稳健发展。

  2 传奇纪录·十项全能篇

  创新中小银行发展模式

  实现银行业多项创举

  “历史常常以惊心动魄留下深刻印记,也常常以峰回路转写下绚丽篇章。”——闫冰竹

  天道酬勤!闫冰竹和北京银行全体员工多年辛勤付出的汗水,成功灌溉了其所赖以生存的金融土壤,北京银行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进入新世纪,北京市时任市长、著名金融专家王岐山,对北京银行作出了“更名、引资、改制、上市”的重要指示,为北京银行指明了“市场化、股权结构多元化、区域化、资本化、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以此为指引,北京银行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走出区域、发行上市、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突破,推动了竞争能力和品牌形象大幅提升,迎来了跨越发展新时期,由此开启了创新发展的华彩篇章。此后,“更名、引资、改制、上市”这一经典模式,也成为全国数百家中小银行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可以说在我国中小银行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划时代的意义。

  发行上市是北京银行创新发展的又一次突破、又一座高峰。2007年,北京银行正式开启了登陆资本市场的艰难征程。在半年多的紧张筹备过程中,闫冰竹和上市团队吃住都在行里,手机24小时开机,工作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很多人几个月都没有回家,甚至没有时间看一眼自己的家人,曾经连续一个星期每天谈判20个小时。无数个不眠之夜的努力奋斗,终于换来了一个月完成3万名股东股权清理、两个月完成尽职调查、4天完成138家机构的路演推介、6个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等创举,经受了监管部门、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重重考验,创造了股权清理最难、上市进程最快、融资效率最高、冻结资金最多等多项记录。2007年9月19日,北京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北京市第一家市值超过千亿元的上市公司,并刷新境内IPO多项历史纪录。

  回忆上市锣敲响的那一刻,闫冰竹至今激动不已:“我们上市团队全体成员都拥抱在一起,都兴奋地哭了,那是兴奋的泪水!为了这一刻,北京银行经历了刻骨铭心的过程,实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穿越了一道又一道难关,终于驶向资本市场的巅峰,这个过程让每一个亲身经历者都终身难忘。”

  以上市为起点,北京银行不断加大改革转型力度,在服务实体经济、支持经济转型升级中高效推进市场化、国际化、多元化、集约化发展的探索。北京银行成功设立国内第一家消费金融公司、第一批合资保险公司,成功打造了国内第一家直销银行,第一家科技创新分行,第一家创客中心,第一家投贷联动试点……

  短短20年间,北京银行从一家一度资不抵债的地方性小银行,成长为资产优质、业绩优异、管理优秀的全球百强银行。北京银行表内外总资产从200亿元增长到近3万亿元,净资产从10亿元增长到近1500亿元,均增长了150多倍。年度人均创利超过150万元,不良贷款率1%,成本收入比24%,均在上市银行名列第一。2016年6月30日,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全球千家大银行年度最新排名,刚刚步入弱冠之年的北京银行按一级资本排名第77位,傲然位居首都金融业第一,在全国数百家中小银行中遥遥领先。

  与此同时,在一家银行执掌20年(先后任职行长、董事长),闫冰竹也创下了同时代银行家的纪录。“驻足回首,我们可以发自内心地说,见证并参与北京银行的创业史,是我们人生最灿烂的履历,最珍贵的回忆”,对于与北京银行共同发展的20年“青葱岁月”,闫冰竹无怨无悔。

  在北京银行喜迎成立20周年之际,闫冰竹接受《人民日报》专访,集中谈到20年发展的宝贵经验:“一是党的领导是发展的根本保证。二是顺势而为是发展的时代内涵。三是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四是稳健经营是发展的核心逻辑。五是企业文化是发展的强劲动力”。

  仔细研读北京银行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闫冰竹的带领下,北京银行的成长史简直就是“创造纪录——刷新自身纪录”的传奇故事,最为难能可贵的是,受益的并不仅仅是北京银行自身,追随着北京银行的脚步,中国的中小银行们重拾了发展的信心,找到了发展的路径。

  3 传奇纪录·情怀制胜篇

  “两小委员”的神圣定位

  金融工匠的赤子之心

  “生活的道路有千百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却只是其中之一。转化的关键就是选择、坚持,以及始终深怀对人民的赤诚之心、对事业的敬畏之心”。——闫冰竹

  北京银行20年的发展历程,也是闫冰竹实现金融报国之志的真实映照。他在领导北京银行开拓“金融蓝海”、打造“金字招牌”的同时,也在为中小银行呐喊,提升了中小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优化了整个银行业的业务体系和结构。

  2008年,闫冰竹作为全国数百家中小银行的唯一代表,成为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2013年连任政协委员,并当选第十二届经济委员会副主任。闫冰竹深知,肩负政协委员这一光荣而神圣的使命,首先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多年来,他始终深怀感恩之心,积极践行使命责任,共提出83项政协提案,两次在政协全体大会发言,两次在总理参加的联组讨论会上发言,并多次参加专题调研,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政治责任心,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

  因肩负着中小银行领军人物的身份,中小企业和中小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一直是闫冰竹9年“全国两会”提案工作中不变的主题。闫冰竹强调:广大中小银行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中小银行的建立和发展,通过“鲶鱼效应”激发了金融体系的活力,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质量,降低了社会融资的成本,为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提供了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因此,在金融体系的创新层面,应把支持和促进中小银行发展,作为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转型、服务“双创”战略、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措施来考虑,提升中小金融的比重,构建起服务小微企业“门当户对”的金融体系,激发金融体系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正是由于闫冰竹在全国两会为数百家中小银行代言,向世界发出中小银行的声音;多次向总理当面汇报,传递中小银行的心声,表达中小企业的诉求,被媒体亲切地誉为“两小委员”。

  除了对于“两小”的高度关注,闫冰竹始终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竭力贡献力量,每年提案中另一个不变的关注主题就是民生。9年时间,闫冰竹针对“两小”和民生问题提案50余项,内容包括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加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中小银行支持力度、环境保护、养老问题等多个方面。

  “建睿智之言,献有据之策”,在闫冰竹看来,深入开展调研是做好工作的有效途径。 闫冰竹提交的政协提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深入调研,并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真正做到了“言之有据不道听途说,言之有理不主观臆断,言之有度不偏激偏执,言之有物不大而化之”,一些提案获评优秀提案,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立案落实。

  2013年下半年,闫冰竹先后赴内蒙古、湖南、广东、北京、上海等地,围绕“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进行实地调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闫冰竹提出按照“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扶持,高端有市场”的差别化原则,建立房地产调控体系等建议。其中,上海的共有产权房项目改革,给调研组留下深刻印象。调研报告呈报决策部门后,得到高度重视,写入政策文件,并将全国6个城市列为共有产权住房试点城市。

  2015年,闫冰竹从缓解经济下行、推动经济转型、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开展“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发展”专题调研。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经济委员会选取重庆、广东深入调研。闫冰竹提出应从巩固银行业改革成果、维护金融安全、服务创业创新的角度,将促进中小银行健康发展作为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给予中小银行差异化政策支持,让中小银行更有尊严,从源头上加大金融供给,提升金融服务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等观点,写入调研报告,受到积极评价。

  九年政协履职路,拳拳金融报国心。谈及未来,闫冰竹深情地表示,“我将始终牢记使命责任,更加勤勉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深入开展调研,为人民政协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4 传奇纪录·跨国携手篇

  践行金融国际合作范本

  共谋未来发展篇章

  “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与ING合作所经历的资本的博弈、理念的碰撞,无数次让我心力交瘁,但终于成就了中外资本的融合、中荷友谊的见证。”——闫冰竹

  如今的北京银行早已是首都金融业的一张靓丽名片,但是这并不是北京银行的全部,北京银行的品牌早已走出国门、亮相国际金融业的大舞台。

  北京银行国际化的第一步从“引资”开始。在经历反复权衡后,北京银行选择国际知名的荷兰ING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国际金融公司IFC作为财务投资者。在整个引资过程中,尽职调查工作夜以继日地进行。不同谈判对象聘请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同时进驻,文件达46册、13800页,引资谈判工作更是惊心动魄。闫冰竹常常是送走汇报的人员之后,还要在办公室里仔细斟酌、反复权衡,常常是夜不能寐,思考每一项决定是否正确、每一处细节是否完美。有一次,经过一夜的艰苦谈判,当双方人员走出会议室,天已经亮了。一位外方团队成员深有感触地说:“北京银行团队是我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最优秀的团队。”

  2005年3月25日,在金碧辉煌、庄严隆重的人民大会堂西大厅,在时任北京市市长王岐山的见证下,北京银行与国际知名的荷兰ING集团、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签署了股份认购及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北京银行迈出了资本化、国际化的关键步伐。闫冰竹回忆起这一天仍难掩激动,“这是一个精彩的瞬间,是我终身难忘的时刻。在这一刻,引资过程中所有的焦虑、所有的彷徨、所有的忙碌,都在成功的喜悦中随风而去;在这一刻,北京银行的发展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迎来了全新的开始。”

  以历史性签约为起点,北京银行与ING的战略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北京银行形成了以境外投资者、知名企事业单位、个人为主体的多元化股权结构,股东之间运行机制更加国际化、规范化,为进一步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外籍董事加盟并进入专门委员会,为北京银行带来了国际先进经营管理理念,进一步提升了董事会决策的科学性、严谨性和规范性。

  在北京银行,ING长期派驻管理人员分管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引入先进风险量化工具模型,北京银行相继开发出信贷风险管理模型、客户信用评级模型、客户违约率模型等,实现了由传统的专家评定向风险量化模型的转变,确保北京银行资产质量在同业中保持最优水平。在ING的协助下,北京银行率先在中国内地银行业进行风险压力测试,确保在市场异常波动的极端情况下,风险资产减值保持在可容忍的范围内,有效提升了识别、量化、控制和化解风险的能力。此外,北京银行与ING在许多新型业务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ING的支持下,2008年北京银行推出信用卡产品,目前发卡量已突破200万张,应收账款突破55亿元。北京银行私人银行业务参考ING规划与设计,目前客户规模、品牌效应稳步提升。

  过去十一年来,双方可以说实现了“引资、引智、引技、引制”的完美融合,被誉为“中荷乃至中欧金融合作的成功典范”。

  2016年9月21日,荷兰ING集团执行委员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韩慕士携执行董事会和监督董事会全体成员来华召开董事会和监事会,并专程到访北京银行。这是荷兰ING集团董事会和监事会全体成员首次集体到访中国,充分体现了国际知名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和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也是为了加深与北京银行合作,共谋未来发展。

  5 传奇纪录·团体共进篇

  成绩背后以人为本

  关爱员工夙愿得偿

  “员工是最宝贵的财富。关心员工成长、关爱员工生活,让每个人在北京银行平台上成长进步,始终是我作为班子‘班长’的重要职责”。

  ——闫冰竹

  20年来,为了北京银行乃至中小银行的发展,闫冰竹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始终保持一颗勤奋敬业之心。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没有节假日,没有业余生活,甚至连锻炼身体的时间都没有,更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谈及家人,这位顶天立地的银行家的眼睛湿润了。2009年1月17日,闫冰竹的母亲、他最爱的亲人去世,然而第二天,他仍坚持出席2009年工作会议,以满腔热血、无私奉献的行动为全行干部员工树立了学习榜样和精神风范。

  “北京银行就像我的另一个孩子,北京银行就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融入了我全部的智慧和心血”,闫冰竹对于北京银行的感情甚至已经不能用热爱所涵盖,因为,那已经是一种超越情感的本能。

  对于闫冰竹来说,爱北京银行,自然更爱北京银行的大家庭。20年来,闫冰竹时刻牢记,对班子同事有一份真情,对广大员工有一份深情,对事业发展有一份痴情,对所从事的工作有一份激情。

  位于北京银行总行大厦16层的员工食堂,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这个环形餐厅通透明亮,装饰简洁明快,环境优美,坐在其中首都城市全景尽收眼底,这在寸土寸金的金融街,可以说是独一无二。为员工创造这样的就餐环境,是闫冰竹心中十几年的夙愿。而这份夙愿甚至可以追溯至1998年。“当时,北京银行正处在最困难时期,我带队去欧洲先进银行学习,其中一站是德国。当时没有预约很难安排,幸好大巴司机特别热情,得知我们想去参观银行,他就专门找到一家。我们走进去看到楼里有一层都是员工餐厅,里面还有休息区,午餐也很好。我眼前浮现出那时我们所在的南城五层小楼,心里想北京银行何时也能有自己的餐厅?2006年,当我们搬到现在这栋办公楼里时,我下决心一定要给员工创造好的条件,于是将视野很好的楼层作为食堂,每天提供早餐和午餐,中午时上千名员工在这里就餐。”

  在工作中,闫冰竹始终坚持做到真诚对待每一个人、认真做好每一件事,对每一封来信都认真回复,对每一条短信都认真对待,以心换心,将心比心,人心思进。在发展中,他非常重视和注意倾听来自基层一线的声音,利用一切机会深入员工、关爱员工。无论是节前慰问,还是基层调研,都挤出时间组织召开全员座谈会,与员工面对面地谈心交流,认真聆听员工的意见建议,深入了解员工的职业规划、办公环境的改善、业务拓展的艰辛和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对每一个具体问题都认真对待、切实解决。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