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上周的四个交易日内(2月7日~10日)每天2只、合计8只新股发行后,本周新股发行速度再度有所放缓。

  每经记者 朱万平 每经编辑 张海妮

  在经历了上周的四个交易日内(2月7日~10日)每天2只、合计8只新股发行后,本周新股发行速度再度有所放缓。

  截至目前,根据沪深交易所公布的新股发行情况显示,本周新股发行数量出现锐减,仅本周三(2月15日)有2只新股可供申购。这也意味着此前几乎每个交易日均有新股发行,甚至一天之内多达3只的情况近日出现改变。

  新股发行速度再度放缓

  上周五(2月10日),证监会核准了12家企业的首发申请,预计筹资总额不超过70亿元。而1月20日证监会核准10家企业的首发申请,预计筹资总额不超38亿元。虽然证监会核准IPO家数和筹资金额均有所增长,但是从目前安排的新股申购情况看,新股发行速度明显放缓。

  根据安排,在证监会2月10日核发IPO批文的12家公司中,直接定价发行的金银河、安靠智能网上申购日期均为2月15日(本周三)。其他新股中,元成股份常青股份科达利申购日期为2月21日(下周二);三星新材海量数据申购日期为2月22日(下周三);尚品宅配申购日期为2月23日(下周四)。

  这也意味着,本周只有2只新股申购。即使下周仍有6只新股申购,但是相较于1月底时每天3只、一周高达15只来讲,新股发行速度也明显放缓。

  2017年2月10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谈到企业IPO时表示,“用2~3年的时间解决IPO堰塞湖。”而截至2月9日,上会排队664家(含中止审查企业47家),批文排队54家,合计在会718家。

  次新股板块表现亮眼

  去年下半年以来,IPO速度逐渐加快,2016年IPO及再融资虽然合计达到1.33万亿元,创下近五年新高。

  此前新股密集上市,导致次新股因稀缺性骤降而股价出现大幅调整。资料显示,次新股指数2016年12月下跌16.01%,2017年1月下跌11.63%,2017年1月9日上市的太平鸟在上市首日顶格上涨后,接着两个“一”字涨停后便开板,也是次新股板块表现羸弱的真实写照。

  近期,在新股发行减速的背景下,次新股板块表现较好。2月13日,次新股板块更是大涨3%,领涨各板块。而银行类次新股表现最为亮眼,其中张家港行江阴银行涨停;无锡银行吴江银行常熟银行都有超过6%的涨幅。

  针对上述情况,中泰证券2月11日发布研报认为,由于整体估值会有所下降,后续打新资金的玩法也会从短周期投机向长周期投资转变。次新股的两极分化也回归相对的价值中枢,建议投资机构依循中长期价值变现的逻辑,提前布局优质次新股。

  开源证券高级策略分析师杨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次新股板块主要还是银行类涨得好,其主要的原因我认为有两点:一是本周新股申购较少,只有两只;二是银行类次新股本身之前上市的时候就没怎么涨,这次上涨带有补涨的性质。”对于后续次新股的表现,杨海认为次新股板块此次反弹或缺乏持续性,后续很难有大的行情。

责任编辑:任倩倩 SF018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