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海上市后营收首降 与夏普合资公司或启动IPO

  杨玲玲

  在将“亏损巨头”夏普收入囊中后,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海”,2317.TW)近日交出了首份年度成绩单。

  1月11日,鸿海公布2016年年度营收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鸿海全年收入为新台币4.356万亿元,同比下滑2.81%。结果不容乐观,这是鸿海自1991年上市以来营收首次出现下降。

  近年来,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带领企业积极转型,欲摆脱“代工厂”命运,但多元化布局收效甚微。据报道,夏普1月5日表示,和鸿海共同出资经营的十代面板厂堺工场(Sakai Display Product;SDP)考虑进行IPO。对此,行业人士置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减轻鸿海众多布局可能造成的资金压力。

  针对鸿海与夏普合资公司的IPO进程,以及公司业绩发展、战略布局等问题,《中国经营报》记者致函鸿海位于大陆的子公司富士康相关负责人。对方就IPO问题回复称“不针对市场及媒体传言发表评论”。而业绩方面则提出“以公告为准,目前没有其他信息可以提供”,其余问题未作具体回应。

  上市26年营收首降

  收购夏普后,鸿海近日交出了首份年度成绩单,营收出现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下降。

  1月10日晚间,鸿海公布了2016年年度营收报告。2016年,鸿海全年收入为新台币4.356万亿元,同比下滑2.81%。

  “营收下滑,主要因为富士康来自苹果的代工业务减少。”资深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提出,目前,苹果销量和业绩的下滑被认为是鸿海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它作为富士康最大的客户,为该公司带来逾50%收入。数据显示,苹果2016财年四季度营收和盈利双双下跌,为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并出现2001年来首次年度负增长。

  资深家电观察人士洪仕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苹果本身面临着业绩下滑等问题,作为其代加工厂的鸿海自然会受到影响。同时,从前依靠人口红利的代工业务,目前红利正在消失。“近年来,鸿海的很多动作都显示出它有脱掉‘代工’标签走向品牌的意愿,然而截至目前,鸿海并未找到行之有效的路径。其收购夏普,短时间内也难以为企业带来变现价值。”

  2016年8月12日,鸿海和夏普同时宣布,已通过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当日,鸿海出资3888亿日元获得夏普66%的股权。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将重振夏普看做是其第二次创业。注资完成后,戴正吴正式出任夏普社长,并提出将会对夏普裁员7000多人。

  同时,OLED面板将成为二者合作的关键。为顺利推进夏普OLED生产线项目,郭台铭亲往OLED面板关键设备制造商Canon Tokki拜访。

  鸿海还与夏普联手在广州投资逾8000亿日元,兴建最先进技术的10.5代或11代工厂。同时,考虑建设(AMOLED)生产线,预计2019年量产,打破三星独家供应苹果OLED面板的局面。二者想在苹果的OLED订单中分一杯羹,但抢夺订单并不容易。

  目前,全球大型OLED面板产业已初步形成韩国LG、中国京东方,日本JDI “三足鼎立”格局。而2016年国内面板厂商京东方、天马等亦不断加码OLED领域的投资,数额甚至高达千亿级别。

  刘步尘此前撰文指出,目前来看,OLED领域的新增投资,大多将在2018年下半年及2019年形成实际产能。这意味着OLED电视大爆发的时间点应该出现在2019年左右。“我预计,2019年中国OLED电视销量将铁定登上500万台量级,甚至更高。”由此带来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而鸿海收购夏普也意味着要接过夏普约3500亿日元的“或有债务”,为夏普不断下滑的业绩买单。2016年一季度,夏普当期合并营收同比大幅减少了31.5%。

  近年来,夏普陷入持续亏损,在2014财年亏损2200多亿日元之后,又在2015财年创下了2500多亿日元净亏损的新低。根据夏普公布的2016财年上半年业绩,营业收入为9196.9亿日元,同比减少28.1%;净亏损454.2亿日元,亏损金额同比减少45.7%,夏普预期下半年财年将扭亏为盈。但是预计2017年3月结束的本财年仍为净亏418亿日元。

  转型尚未见成效

  鸿海在整合夏普的过程中受到夏普业绩的拖累,夏普的走向亦存在不确定性。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目前来看,夏普的发展前景不乐观。

  根据日经新闻报道,夏普1月5日表示,和鸿海共同出资经营的SDP考虑进行IPO。

  报道指出,关于SDP上市一事,夏普首脑1月5日对记者团表示:“会开始考虑。预估广州工厂将会成为SDP子公司。”不过,夏普首脑未说明要在哪个证券市场上市以及上市时间为何。

  据了解,SDP于2009年启用,运作初期因经营不善陷入困境,夏普于2012年7月出售部分SDP持股给鸿海,鸿海斥资670亿日元收购夏普与索尼合资成立的液晶面板公司SDP 46.48%的股份,交易完成后三方的出资比分别为夏普46.48%、鸿海46.48%、索尼7.04%,而SDP主要负责的是夏普最大的液晶面板工厂。

  近日,SDP与广州市政府共同签属《第10.5代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建设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协议在广州增城投资88亿美元,打造10.5代8K显示器全生态产业园区,打造显示器、智能TV、电子白板生产工厂,并从事高端显示技术产品研发。导入氧化铟镓锌技术(Indium Gallium Zinc Oxide)的10.5代产线。预计将于2019年开始量产,生产大尺寸8K超高精细影像液晶显示屏幕。

  同时,鸿海近日斥资171.7亿日元取得夏普手中所持有的43.6万股SDP股权,将SDP纳为旗下子公司行列。

  鸿海早在2012年入股SDP时,就考虑让SDP上市。日经BP社(Nikkei Business Publications, Inc.)2012年4月26日报道称,郭台铭表示,计划于2017年前让负责10代面板厂营运工作的SDP挂牌上市。

  “众所周知,夏普在面板领域拥有核心技术,但拥有核心技术并不等同于拥有核心竞争力,夏普已经在没落。就中国市场来说,华星光电、京东方等都在崛起,并更好地贴近了市场和用户,比外资企业高冷的风格更具优势。”洪仕斌称。

  近年来,郭台铭一直在带领鸿海转型,物联网、智能机器人、造车计划、眼球计划、收购夏普以及610亿元的8K巨额投资,鸿海的产业链布局几乎涉及各个新兴领域,被认为是企业多元化转型的选择。“目前看,其转型尚处于初期阶段,新布局刚刚开始,效果尚未显现出来。”刘步尘认为。

  如今在夏普品牌的基础上,鸿海整合产业上下游,围绕面板技术进行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的探索。整体看来,夏普在把SDP纳为子公司以及广州工厂2019年量产以后,其在电视面板的话语权或许更大,而未来鸿海也有夏普和群创两大面板子公司。

  “其实,其转型算不上是真正的多元化。当它感觉到代工模式受到压力时,就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洪仕斌认为,作为一个老牌代加工企业,其固有的管理模式与做品牌的企业不尽相同,所以转变相对困难。同时洪仕斌称,鸿海已经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期,企业转变应该在最辉煌的时候主动求变,而不是在业绩承压时被迫转型。

  几年前,鸿海表示希望通过分拆上市的方式,将鸿海向控股公司的方向发展,让集团中“天上飞的、水上漂的、地下钻的”都分别推上上市榜单,除了展现各自价值外,也可以进一步达到产业的高度整合。

  对此,业内人士置评:“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资减轻鸿海众多布局可能造成的资金压力。”

  目前,鸿海旗下负责连接器与线缆制造业务的小金鸡鸿腾精密(FIT),已取得香港交易所挂牌发行IPO许可,接下来与夏普成立的面板、物流,以及健康医疗等子公司,是否即将成为下一波密集推动的上市企业,市场正在密切关注中。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