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大义灭亲威慑“友商”,华为要如何走出国产手机低端竞争的泥潭?

  1月18日,一条“华为6名前员工因涉嫌泄密被公安机关带走”的消息引爆网络。作为国产手机的老大,华为一向是“友商”挖角的最大对象,而为了防范技术流失和威胁“友商”挖角,反腐成为华为最主要的反制手段。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友商”挖角属于低端竞争,大背景是国产手机的低价竞争和同质化竞争,“反腐”等手段难以达到反制的效果。那么,在前有三星和苹果的强敌,后有OPPO和vivo等国产手机品牌的追兵的情况下,华为要如何走出国产手机低端竞争的泥潭,走向高端竞争?

  “友商”的挖角与华为的反制

  我们首先把这次事件的时间线简单梳理一下:

  1月18日早间,据相关媒体报道,华为消费者终端业务内部通报,六名前中高层领导,带了内部资料到乐视、酷派,一个月前进看守所,并已于1月17日批捕,其中包括华为一些明星产品的设计师;随后,有媒体辟谣称,该次通报不涉及乐视以及酷派两家公司,同时不涉及华为的中高层,只是涉及华为工程师和设计师。

  不过,酷派CEO刘江峰对媒体回应称,此次事件跟酷派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因为在这次被抓的人当中有些人后来加入了酷派。他证实,被抓的人当中,有曾经的华为终端的老将,如众思科技的副总裁吴彬;

  此次事件也让人想起了去年12月19日刘江峰发的一条引人深思的朋友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愿能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恩仇泯”。2015年2月18日,华为宣布刘江峰辞去荣耀手机总裁职务,此后刘江峰参与创立多点Dmall公司,不过因不甚成功最终离职。2016年8月1日,刘江峰加盟乐视并将出任酷派CEO(乐视持有酷派28.9%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

  此次涉及到的华为、乐视与酷派也通过媒体进行了回应。华为回应称,目前案件正在深圳警方侦办中,一切以深圳警方信息披露为准。乐视生态通过官方微博发布的声明指出,该消息纯属造谣构陷。经核实,华为确实披露了有相关人士因泄密问题而被关公安机关带走的内部通告,但并未表示此事与乐视、酷派相关。

  实际上,作为国产手机的老大,华为屡屡成为“友商”挖角的对象,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近两年除了酷派手机,华为手机还被哪些“友商”进行了挖角:

  锤子手机

  去年10月18日,锤子团队发布了锤子M1和M1L,业内评价不菲,预约也超出预期,而锤子M1和M1L的研发负责人,便是来自华为荣耀的产品副总裁吴德周;

  360手机

  去年年初,华为荣耀销售副总裁李开新离职后加盟360手机,担任副总裁,同年11月3日,360手机进行人员调整,祝芳浩不再担任360手机总裁一职,李开新升任执行副总裁,负责360手机日常运营;

  TCL手机

  2015年10月21日,华为确认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业务)中国区CMO杨柘离职,担任TCL通讯首席运营官兼中国区总裁。

  屡屡被挖角导致,一方面,华为手机因人才流失不断受到削弱,另一方面,这些人才通过加盟“友商”进一步削弱了华为手机。特别是,伴随着人才的流失,还有可能的涉及到技术流失,甚至商业腐败。对此,华为手机也开始采取“反制措施”,特别是反腐。

  2016年5月,有传闻称,华为针对乐视“挖角”华为消费者业务的人才问题,专门成立了“打乐办”。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对此进行了否认,但他也提到:“的确有个别公司特意猛挖我们消费者业务的人才,甚至也把部分贪污受贿被我们开除掉的人员招聘过去了,作为回应与防御,我们也在考虑反挖人行动”。

  同时,在上月初的华为监管体系座谈会上,任正非发表了《内外合规多打粮,保驾护航赢未来》的讲话。强调公司不会因为腐败而不发展,也不会因为发展而宽容腐败;监督岗位更多履行个人负责制,要敢于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监督岗位工作要从成功走向科学化、程序化,改进方法,提高技能;干部离任要审计,在任也要审计,这是对干部最大的关怀;内控、监管不是阻止速度,而是让流程顺畅后速度更快。

  “反腐”也一直是华为防范技术流失和震慑“友商”挖角的重要手段。2014年,华为在反腐大会上披露,共查处116名涉嫌腐败的华为员工,其中有83名华为员工内部坦白,29名主动申报,这些都被内部从轻处罚,剩下4名被查出来的问题员工则被移交司法处理。近两年比较著名的一则事件是,原UC&C产品线总裁因涉嫌侵犯华为公司eSpace软件著作权罪于2014年4月24日刑事拘留,2015年7月9日,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年7个月。

  如何走出低端竞争的泥潭?手机业内某资深人士表示

  “华为不断被国内的‘友商’挖角,一方面反映的是国产手机竞争的白热化,另一方面反映的是这种竞争的低端化。国产手机很多年来一直处于低价竞争和同质化竞争阶段,所以挖角‘友商’是最直接有效的竞争手段,通过反腐等手段也很难达到反制的效果。最根本的方法是要从低端竞争走向高端竞争,而高端竞争是品牌和技术的竞争,华为现在已经是国产手机老大了,应该向三星和苹果看齐,从国产手机的低端竞争中走出来。”

  余承东在2017年的新年致辞中透露

  2016年,华为消费者业务销售收入预计178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2%,华为年度发货预计1.39亿台,整体提升29%,基本完成今年全年目标。

  据IDC预测,2016年智能手机行业增长缓慢,全球年度发货量增速约1%。在这种大环境下,华为手机取得上述成绩实属难得。

  同时,华为手机与三星和苹果两大巨头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虽然还没有2016年的全年出货量排名数据,不过,从第三方数据调研机构TrendForce公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情况来看,前三名依旧是三星、苹果和华为,市场份额分别为22.3%、12.9%和9.1%。相比于上一季度,三星和苹果的市场份额均有2%左右的下滑,而华为则持平,同时与三星和苹果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不过,从国产手机的竞争来看,2016年第三季度,华为依然以19.1%的市场份额占据第一位,不过较第二季度下滑1.3%,OPPO继续占第二位,市场份额12.7%,vivo则超越小米和联想,冲击到了第三名的位置。特别是OPPO和vivo,其异军突起的势头对华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在第三季度的全球份额争夺中,OPPO和vivo分别拿下了6.1%和5.2%的市场份额,相比前一季度的涨幅甚至超过20%。

  同时,据IHS Technology中国研究总监王阳在微博上称,又到了给供应商打鸡血的季节,各家厂商分别给出了2017年智能手机出货目标。其中,华为以1.7亿台拔得头筹,OPPO和vivo分别以1.6台和1.5亿台位列榜眼和探花。在海外市场,特别是印度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三者之间都开始争夺客户。

  另外,国产手机在市场份额猛增的同时,却因为低价竞争和同质化竞争陷入了“赔钱赚吆喝”的尴尬境地。

  StrategyAnalytics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6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营业利润为94亿美元;其中苹果为85亿美元,攫取了全球手机市场91%的利润,中国的华为、vivo和OPPO分列第二、第三、第四名,但利润占比仅为2.4%、2.2%和2.2%,三家利润加起来尚不足苹果零头。

  为了摆脱这样的尴尬境地,华为开始在高端手机上实现突破。业内人士指出,此举是为了提升盈利能力,也是为了从国产手机低价竞争和同质化竞争的泥潭中走出来,这也是很多国内手机品牌正在努力的方向。余承东透露

  2016年12月,P9/P9 Plus上市仅8个月全球发货超过1000万台,这也是华为首款出货量破千万的高端旗舰智能手机;Mate9系列上市首月内全球销量较Mate8同期提升50%,拉动3000-5000多元档位优势进一步扩大,保时捷设计版更开创国内9000元档位高端市场供不应求的先河。

  高端手机的突破离不开技术创新。2016年10月份,华为宣布其海思麒麟芯片用户数已突破1亿大关,麒麟960芯片的整体性能指标已与高通骁龙821、苹果A10芯片不相上下。同时,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称,2016年,企业专利申请排名方面,华为以3898件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截至2015年,华为消费者业务员工总人数达16438人;其中,研发人员10383人,占比63%,研发投入达14.3亿美元。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