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6日06:23 第一财经日报

  宝万之争虽了 多重遗憾仍存

  持续一年多的“宝万之争”接近尘埃落定。

  1月12日,华润决意从万科离场,股权悉数转让给地方国企深圳地铁;1月13日,恒大也公开表态,无意增持万科。“宝能系”也在官网发声明称:欢迎深圳地铁投资万科,愿共同为深圳及万科的发展而努力。宝能看好万科,作为财务投资者,支持万科健康稳定发展。这一态度与之前相比可谓天壤之别,也说明万科股权争夺战在外力之下已经有了逆转。

  万科公司无忧,但相关股东方则很难说没有难言之隐,似乎离“体面的妥协”还有一些距离。整个过程中,外力干预对最终结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最终的结果并非通过市场的手段达成均衡。由于有关参与方本身存在若干问题和瑕疵,因此,这样的结果对各方来说也算得上是相对不错的结局。但是,纵观整个过程,总体我们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万科是中国最优秀的房地产上市企业之一,多年来,股权相对分散、股价不高、公司现金充足,逐渐成为绝佳的股权战标的。自2015年7月第一次举牌后,“宝能系”不断增持,成为万科第一大股东,现持股25.40%。华润、恒大分别持股15.31%、14.07%。但万科的管理层表示不欢迎“宝能系”,不做资本的奴隶,并提出与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而“宝能系”和华润都反对万科与深圳地铁的重组方案,“宝能系”更谋求改组董事会;恒大则是在几方僵持之际杀入万科,短期迅速推高万科股价,火上浇油。

  此后,几大监管部门启动对“宝能系”、恒大投资股市的资金来源的几轮调查,发现资金来源很大比例为“宝能系”和“恒大系”旗下保险公司发行的短期高现价产品“万能险”,有用银行资金借贷来炒股的嫌疑,遂采取了诸多监管措施。

  2016年12月,前海人寿遭到保监会重罚,万能险被暂停新业务,三个月内不得申报新产品,互联网渠道保险业务也被叫停,资金来源大大受限。保监会还派出检查组进驻前海人寿,重点检查公司治理规范性和财务真实性,目前还未有调查结论。

  1月13日,“宝能系”首次声明宝能为上市公司的“财务投资者”。此前,“宝能系”实际控制人姚振华专门去相关监管部门沟通。

  绵延一年多的“宝万之争”,因此发生戏剧性转折。

  对于最终结果,所谓没有达成体面妥协,是指各方恐还有难言之苦。

  姚振华近日频对媒体诉苦;恒大方面,2016年12月17日向深圳市委、市政府方面递交书面报告,宣称从大局出发,并作出不再增持万科等表态。

  宝能、恒大违规从事高杠杆融资,公司治理水平、违背保险行业稳健属性的激进投资风格令人遗憾;市场未能自动达成平衡,对政府干预似有依赖性,恒大本应独立的第三方,其表态读来亦令人遗憾;万科管理层对万科公司有内部人控制的嫌疑,令人遗憾;有关各方不尊重小股东和普通股民,信息披露严重缺乏透明度,以至于独立董事在媒体上公开批评甚至“透露”若干信息,令人遗憾。

  宝万之争,谁赢谁输固然重要,而作为一家与中国市场经济同呼吸的媒体,我们更关心的是“宝万之争”将会给中国商业生态带来何种影响,是榜样还是教训。从这个角度说,“宝万之争”中的方方面面,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也显示出中国的市场经济各参与方仍然很不完美,中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依然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