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14日00:51 华夏时报

  贾康:楼市摆钟如何平衡 治标还应治本

  ■本报记者 吴敏 北京报道

  1月12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华夏机构投资者年会暨第十届金蝉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办。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财政部财科所原所长贾康表示,“至少要将住房、土地、投融资和房地产制度配套改革体系,一起做理性讨论,寻求一个最大的公约数,完成税收法定的过程,来经受历史性的考验,寻求我们所有社会成员的长远利益,中国势必将走向现代化,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造福人民群众。”

  对于楼市调控,贾康直言不讳,认为“这十几年来楼市反复调控却治标不治本”。他说,2016年9·30房地产政策后,几十个城市以非常强硬的行政手段限购限贷,将上升的态势控制住了,但却治标不治本。这样强硬的调控会不会重演前面几轮调控的套路?过去的规律是15个月就要从钟摆的这一边摆到另外一边,就像之前的取消限购限贷,甚至很多地方要给补贴把楼市托起来,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复?应该怎么解决?

  贾康称:“答案就在中央新的精神里面,政策层面的调控一定要得到基础性制度的支撑,基础性制度就是我们现在所强调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解决有效制度供给的问题。”

  他说,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住房制度,怎样在“双轨统筹”的概念之下真正让它合理有效,光是商品房的市场交易不行,还必须加上特定的政策导向。

  二是土地制度,这个需求不断地扩大,未来几十年还有4亿人要从农村到城市来定居成为市民,怎么供地的问题很复杂,一定要有一个规划。

  三是投融资制度,投融资制度最值得重视的就是PPP创新模式,吸引社会资金一起来支持城镇化和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是税制,现代国家无一不看重直接税。很遗憾,中国恰恰就是缺直接税。而直接税有利于房地产业的长治久安,能促进房地产产业健康发展,减少泡沫。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
下载新浪财经app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