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9日02:40 新浪综合

  原标题:“铁总”混改提档

东方IC图东方IC图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上周,一则“铁总”混改新闻引爆市场。

  1月3日,在中国铁路总公司(下称“中铁总”)2016年度工作会上,中铁总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立下了“军令状”,“2017年中国铁路总公司将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创新的经营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经营权责,努力提高铁路资本经营效益。”为此,陆东福提出了“将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讲话内容一出,铁路类相关股票价格应声上涨。

  “中铁总的国企改革与国资委旗下的央企改革有些不同,因为中铁总直属国务院,改革首先要理顺政企分开问题。”一位长期参与国企改革的产业基金合伙人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中铁总混改,如果成功,意味着民间资本、社会资本看好铁路行业,这对铁路建设的企业会是利好。”

  联讯证券分析师王凤华认为,此轮铁路混改的突破口应在铁路局及其以下的范围内试点。这样,既能够保证改革的“稳妥性”,又具有相当的灵活性。

  铁总有了声音

  2016年12月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7年国企改革这样定调——“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国务院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杜渊泉透露,“国企改革从顶层设计到改革操作细则已基本齐备。2017年是国企改革的重点突破年。”国务院国资委专门成立职能转变机构调整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国资监管职能和工作事项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制定出资人权力和责任清单,起草了推进职能转变和内部机构调整方案。

  新年伊始,陆东福首次讲话,就谈及中铁总混合所有制改革,“将拓展与铁路运输上下游企业的合作,采取国铁出资参股、设立合作平台公司等方式,促进铁路资本与社会资本融合发展。探索股权投资多元化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新模式,对具有规模效应、铁路网络优势的资产资源进行重组整合,吸收社会资本入股,建立市场化运营企业。创新铁路发展基金发行模式,畅通企业、社会投资铁路发展基金渠道”。

  作为国内最大的央企,中铁总资产近6万亿元。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则认为,中铁总改革步伐较小。

  提高运行效益是目标

  铁路具有一定程度自然垄断趋势,各国都在尝试让铁路行业形成一定程度的竞争环境。例如,欧盟通过网运分离形成互联互通使运营商之间能够开展竞争;美国是在大铁路公司平行线路之间的竞争;日本则形成了JR公司之间的标尺竞争,及与私营区域铁路对大城市服务的竞争。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荣朝和认为,中国铁路必须通过改革解决一系列已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如何寻找一种好的制度安排并进而提高铁路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运行效益,应该是改革的基础性目标”。

  上世纪90年代末,原铁道部就曾给铁路局下放过包括一部分经营权,包括年度运输计划编制权、管内运输经营权、财务收支计划权等12项。但由于传统体制和企业格局制约,当时附加了铁路局必须服从原铁道部统一调度指挥的规定,使得企业经营权的下放被打了折扣,减了力道,最终,这些权利陆续被收回了。

  荣朝和曾撰文指出,铁路产权改革的方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破除行政垄断,进而按照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的原则对铁路行业进行重组并建立相应的交易机制和补偿制度。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坦言,无论怎么“混”,产权界定要清晰,股权利益要对等,运作程序要规范,法律保护要一致、市场进出要开放。

  以试点方式推进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底至今,A股市场已经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公布混改方案或已经实施混改,其中,央企近三成。

  “怎么混”关键看“混合”方案能否提高产业竞争力。

  从目前情况看,铁路产业组织和企业组织结构必需变革。

  荣朝和建议,按照有利于降低行业整体交易费用的原则,设计出在资本结构、业务边界、产权与组织形式各方面能够切实自立、高效的铁路企业。既有利于提供完整运输产品,以便于其行使生产指挥权,也有利于实现铁路的网络经济性。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袁东明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促进国企经营机制转换。通过混合所有制为国企引入资金和技术固然重要,但经营机制不转换,一切都会“归零”。

  李锦认为,混改应该在网运分开的前提下展开。“网在国家手里,这个不能放,一是国家经济命脉,二是公益性。在此基础上,铁路将组织300个左右的公司,把企业推向市场,形成竞争。”

  李锦透露,目前一些省级、支线、专项铁路已开展混改试点,铁路混改将以试点方式推进,混改方案已经在设计,预计很快会推出。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