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1月06日14:49 《小康》

  特色小镇崛起

  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看来,“小城镇,大梦想”是一个很温馨的话题。

  特色小镇建设是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陈亚军认为,讨论特色小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当前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特色小城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这个话题则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定位;第二个是我们小城镇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2016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10月,住建部公布首批127个特色小镇。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不可忽视特色小城镇的建设,小城镇承载着大家的梦想与希望,激发小城镇的发展活力,既要分类施策、突出特色,又要创业创新、完善功能、提升质量,还要做到绿色引领、主体多元、城乡联动,并在体制机制方面大胆创新,释放小城镇的内生动力。

  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上,浙江省可谓走在了全国的前列。2015年6月3日,第一批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正式公布,全省10个设区市的37个小镇列入首批创建名单。一年半以来,浙江特色小镇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热词,小镇建设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与浙江省的云栖小镇、南湖基金小镇、嘉善巧克力甜蜜小镇等相比,入选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名单的天津市崔黄口镇和中塘镇显示的则是“后起之秀”的实力。

  在初冬时节,浙江省仍然是苍绿一片,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萍行走在浙江特色小镇,感受着创新创业的惊喜,她采撷到改革发展的硕果,特意写下了《浙江特色小镇“特”在哪里?》一文。

  此时,位于中国北方的城市天津,虽然天气寒冷,但《小康》记者开着车行进于华明、小站、中塘等小镇之间的时候,却仍能感受到这些小镇的不同“性格”与风情。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就在住建部公布首批特色小镇名单的当天,2016年10月14日,住建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政策性金融支持小城镇建设的通知》,要求“发挥政策性信贷资金对小城镇建设发展的重要作用,做好中长期政策性贷款的申请和使用,不断加大小城镇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利用政策性金融支持,全面推动小城镇建设发展。”

  特色小镇的建设关键是要解决好“钱”、“地”、“人”的问题,引入PPP模式,无疑将大大解决特色小镇培育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难题,而土地与人才,则需要用制度来作保障。特色小镇的崛起更需要的其实是时间,对于它,每个人,尤其是生活在其土地上的人,都有责任去用心地培育它。

  新型城镇化的“特色担当”

  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什么是特色小镇?如何挖掘特色小镇的“特色”?除了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需要什么?

  文|《小康》记者 刘源隆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特色小镇建设被认为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特色小镇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习近平总书记曾表示,抓特色小镇、小城镇建设大有可为,对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特色小镇”无疑是最近几个月来,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

  2016年7月,住建部等三部委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计划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

  10月1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名单,进入这份名单的小镇共有127个,在各地推荐的基础上,经专家复核,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以及住建部共同认定得出。

  在这份名单中,浙江省的特色小镇最多,有8个;其次是山东省、江苏省、四川省,各有7个;广东省6个;安徽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分别有5个;河北省、辽宁省、江西省、河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各有4个;北京市、上海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黑龙江省、云南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有3个;天津市、海南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各有2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1个。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

  “我国的区域差异很大,东部比较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有所不同,但总体看来,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总结说,一是经济活力不强,难以提供充足的、体面的就业岗位。小城镇在空间上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重要纽带,是农村人口本地城镇化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大量的非农就业岗位,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小城镇尤其是中西部的小城镇缺乏有竞争力的产业,就业的稳定性较差,劳动报酬偏低。

  二是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为欠缺。目前小城镇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已有很大改善,但是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还非常欠缺。而且,小城镇的学校、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水平较低,尤其是医疗卫生和文化设施很欠缺,不能满足大量人口本地城镇化的需求。

  三是县以下的镇(乡)财政实力弱,缺乏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镇(乡)级财政的税收收入划分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各地的差异很大,由于大部分小城镇缺乏有实力的企业,本级财政集聚财力的能力较弱,很多情况下都要依赖转移支付,严重影响了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就是促进大中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而发展“特色小镇”正是探索科学推动小城镇发展的方法之一。谈及“特色小镇”的内涵,刘云中表示,特色小镇与其他小镇相比能够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在城镇建设和发展的某些领域能够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要体现因地制宜,结合地方特点,发挥地域优势,在此基础上找到有生命力、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在城镇基础设施和建筑风貌方面与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匹配,充分体现当地的风俗特点。因此,“特色小镇”应该成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突破口。

  但是文化生态社会独立学者刘建华也提醒到,“‘特色小镇’确确实实有现实政策的对应性,这天经地义,无可厚非,但如果仅仅是为了这样对应来做‘特色小镇’,那就把它做歪了。”

  如何挖掘“特色”?

  “特色,应该是从这块地方上长出来的,而不是具有小资情调的投资者、设计师或者是我们政府的官员通过政策恩赐的、赋予的、叠加的。特色就是在一个特定的土地上生长出来的,这就叫特色。”刘建华在采访中始终强调这一观点。

  2016年2月25日,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浙江、贵州两省的相关干部着重围绕浙江杭州云栖小镇、贵州安顺西秀区旧州镇介绍了新型城镇化和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关情况。

  从“特色小镇”一词首次提出至今,特色小镇的发展确实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遍地开花的特色城镇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主任贾若祥直言,在可选余地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部分小城镇建设往往本着“捡进篮子就是菜”的想法,很难对城镇发展进行长远的谋划,甚至缺乏必要的规划,造成为了“特色”而“特色”,甚至还存在填湖、削山、砍树等破坏生态的现象。

  如何找准自身的定位,避免“千镇一面”,成为地方政府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个小镇之所以存在,它是一个特定的地理边界、特定的生产方式、特定的生活方式,在这样的人群中有特定的社会组织形态、人际关系、邻里关系,甚至产生的性格特征,以至方言,都是很有特色的。”刘建华补充说道。

  贾若祥对此也持相同的态度,他给出三点建议。一是要突出特色,以特兴城。小城镇的规划和建设,一定要发挥小城镇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就是小城镇的最大特色,要通过充分发挥小城镇的特色和长处,促进小城镇做精、做专、做强。二是要以大带小,联动发展。小城镇发展要和毗邻的大中型城市联动起来,根据自身优势积极承接毗邻大中型城市需要向外疏解的功能,通过借大城市的力和势,促进小城镇加快发展。三是要科学规划,务实推进。小城镇的建设要建立在科学规划基础上,要根据小城镇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合理规划小城镇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用地规模,不能贪大求洋,更不能冒进。

  有特色,还得有灵魂

  只有充分发挥出这些小镇本来具有的特色,同时借鉴一些共性的、普遍适用的技术尤其是建筑节能、垃圾固废处理技术,才能够避免那些重复的、“千城一面”的建设。

  《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培育上千个特色小镇,这样的目标是否过快?

  “我不认为这是速成,因为它讲得很客观,它叫培育,它使用了‘培育’两个字,而不是‘制造’,应该是说得比较客观的。”刘建华说。

  “特色小镇的建设目前还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应该首先选择具备基本条件的小镇着力建设”。刘云中表示,“特色小镇”一定要根据这些小镇的特色进行规划与建设,成熟一批,建设一批,不能着急赶进度。

  刘云中还强调,特色小镇的施工建设只是开头的一小步,后期的管理、维护和运营是重头戏,不能相互割裂,造成资源浪费,要使特色小镇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的确,建设只是起步,治理才是长久的任务,“特色小镇”绝不是一天就能够建成的。2016年11月在南京召开的“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研讨会”上,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紫金传媒智库秘书长闵学勤对于“特色小镇”的解读,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这个视角并非人们以往常常提到的“产业经济”或“文创旅游”,而是“精准治理”。

  “为什么要用治理运营的视角去看特色小镇,是因为按前40年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经验来讲,我们很有可能陷入发展陷阱当中。”闵学勤进一步解释说,一个陷阱是有规划无文创,最近一段时间,各地才开始重视文创;第二个陷阱是有产业无消费,很多特色小镇的产业导向是传统产业,比如丝绸、茶叶、竹子,如果不将其与互联网进行嫁接,很可能无法消费;第三个陷阱是有特色无灵魂,闵学勤举了英国海伊书香小镇的例子,在这个家家都有图书馆的小镇,每一个游客可以到任意住户的家中去借书,寻找心灵的寄托,“不仅有特色,还有灵魂,非常精细。”

  态度比模式更重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亚军在“中国特色小镇发展研讨会”上也给出了自己对于“特色小镇”的看法与建议,即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五大原则,一是遵循创新的原则,二是要因地制宜,三是产业建镇,四是坚持以人为本,五是要靠市场主导。陈亚军特别指出,尤其应该发挥企业和市场主体在特色小镇推进过程中的作用。

  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城镇化规划处处长相伟看来,建设“特色小镇”,还应创新思路和机制。在资金上可采用PPP合作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在建设上采用“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机制,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积极调动市民热情,逐步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镇治理模式。

  正如相伟所言,目前在建的“特色小镇”项目的确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与经验。比如阿里巴巴在杭州的云栖小镇就受到各方关注与借鉴;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近日也宣布进入特色小镇领域,并成为第一个在全国以PPP模式开发特色小镇的房地产企业。

  据悉,华夏幸福在河北廊坊大厂县的影视小镇、香河县的机器人小镇,以及浙江嘉兴嘉善县的人才创业小镇目前已经初具规模。

  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叶珺表示,“在坚持全社会资本投入基础上,每一个特色小镇,我们都坚持产业精准发力、全流程推动产业发展。”叶珺认为,华夏幸福已积累了研究区域产业基础的能力,结合小镇产业调整,同时有针对性地释放、整合、输出将近20年的优势产业资源,一定有利于推动每一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

  杭州梦想小镇如今也已成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示范引领者。杭州未来科技城(梦想小镇)管委会副主任周坚诚挚地表示,“用什么样的模式去建设,去经营,去管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态度。”

  周坚说,梦想小镇之所以能够成为榜样,首先在于因地制宜。“我们那里没有产业基础,但是有人才的优势、文化优势。”其次,不能让企业围着政府转。“政府扮演了店小二的角色,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是跟着创业者共同成长。”此外,一定是生态的。“我们打造的是人才社区,是创业社区,必须要有一个适合居住、生活的创业环境和生态。”

  (《小康》记者鄂璠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李思阳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