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05:45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韩一奇 北京报道

  12月12日,全国股转公司发布公告称,因日前迁徙股份(839087.OC)主动提交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股票将于2016年12月13日起终止挂牌。

  事实上,这距离迁徙股份在新三板的挂牌伊始仅过了不到四个月。

  这已经不是第一起退出新三板市场,寻求其他融资渠道的案例。今年年内,已有多家公司在挂牌不足一年的情形下就转而摘牌另寻它途。

  据WIND数据显示,从今年年初至今,已有50家挂牌企业从新三板市场退市。进入今年下半年,尤其是11月份以来,新三板企业摘牌情形渐趋密集。仅11月份至今,就有22家企业退市,占年初至今摘牌企业总数的44%。相比之下,2015年全年的退市企业仅有13家。

  这些企业摘牌的原因包括进军A股市场、奔赴海外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以及违规被强制退市等。

  转身海外市场

  据公开信息显示,迁徙股份于今年8月18日由中银国际推荐在新三板市场挂牌,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迁徙股份终止股票挂牌的申请是在11月21日提交的,此前已经通过了董事会和股东大会的表决程序。也就是说,迁徙股份在新三板市场的挂牌时间仅持续了不足4个月。

  迁徙股份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12月1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前一段时间公司开了管理会,通报了摘牌的事情。从8月到11月,公司在新三板的时间确实比较短,选择摘牌是配合公司的战略规划。”

  事实上,据迁徙股份公告披露,申请终止股票挂牌转让的原因是,由于公司发展的需要,拟赴海外资本市场融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迁徙股份的公司董秘张益新目前已经身赴海外。

  迁徙股份一位办公室工作人员12月1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司董秘最近在国外,预计1月上旬才能回国,我们现在也是通过邮件联系。”同时该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总经理14日也在外地出差。

  但是,对于公司未来将选择的资本市场的问题,该工作人员并未明确回复,“美股和港股都有可能,目前还不太清楚。”

  迁徙股份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事企业级管理方案软件的研发及销售业务,主要服务为基于Software-as-a-Service模式的O2O平台系统的定制化开发。

  迁徙股份2015年实现营业收入1805.02万元,净利润693.51万元。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9.62万元,净利润221.58万元。

  正如迁徙股份公告中披露的摘牌原因,融资功能方面的考虑或许是它选择转身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位接近迁徙股份的人士12月13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公司本应该获得融资和合理的估值,但这些效应在新三板市场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摘牌或成新常态

  从11月以来摘牌的22家企业情况来看,除去森东电力、众益达、佳和小贷、远特科技4家企业因为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而被股转系统强制摘牌外,剩余18家企业皆为主动选择从新三板摘牌。

  这些主动申请摘牌的企业,公告中多称原因是为了“配合公司发展”和“战略调整”。但是这些摘牌企业的下一步动向却不一而足,包括申请登陆A股市场、奔赴海外市场、并购重组等。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10月21日,全国股转系统发布了《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票终止挂牌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下称《实施细则》),征求意见已于11月4日结束,并有望于年底前后出台。

  全国股转系统表示,发布摘牌制度一方面坚持开放包容的理念,充分尊重并保护挂牌公司基于其意思自治作出的退市决定,允许挂牌公司主动申请终止挂牌。《实施细则》明确了挂牌公司在履行必要的决策程序后,可以主动申请终止挂牌;此外,挂牌公司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证券交易场所的比较优势,在中国证监会核准其公开发行股票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或证券交易所同意其股票上市后,主动申请终止挂牌。

  作为创新层首家退市企业,世纪空间(835225.OC) 于12月5日正式终止新三板挂牌。

  在公告中,世纪空间将摘牌原因描述为,“为配合公司经营发展需要。”

  事实上,世纪空间11月7日的一则公告揭秘了这家创新层企业摘牌的真正原因。世纪空间宣布正在接受A股IPO辅导,辅导备案情况已于今年10月26日在北京证监局网站进行公示。

  而挂牌一年多的健耕医药(833092.OC)则是在重组失败后于11月9日正式退出新三板市场。

  在9月23日,健耕医药在终止重组公告中强调,“公司决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期间’终止继续进行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也就是说而并非表示就此放弃收购。

  彼时有分析人士认为,通过挂牌新三板来获取融资、市场认知度,实现资源聚拢后再退出并在场外启动重组事项,可能成为一种得以实施的资本运作套路。因为摘牌之后,就不受非上市公众公司的监管规则约束。

  据联讯证券方面统计,今年前 11个月超过6成新三板股票没有成交量。市场交易仍然处于低迷状态,其中成交量超过1000万股的公司只有483家,没有过交易的公司家数达5875家,占整个挂牌公司数量的 60% 。

  上海地区一位券商分析师12月14日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目前新三板挂牌企业已经接近万家,但是新三板的融资功能等便利性可能低于当时的预期,迁徙股份等企业的离去,也从侧面反映了公司价值遭遇了新三板流动性较差导致的低估。”

  经济学家宋清辉表示,新三板与经过了PE/VC的筛选的资质比较靠谱的中小板或创业板公司相比,可谓天壤之别。当前,在新三板挂牌的一些企业的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不乏“僵尸股”,有相当部分企业根本没有流动性。因此,对于有远大资本梦想的企业而言,新三板并不是一个好的融资渠道,寻求海外市场或其他融资渠道是上上策。

  (编辑:李新江)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