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3日06:12 金融时报

  坚持创新 助小微企业绿色健康发展

  在国家和社会更加注重加强环境保护、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的当下,发展绿色金融、助力绿色经济成为商业银行顺应国家政策导向和促进自身经营转型的重要方向。

  作为国内银行业践行绿色金融的先行者,光大银行近年来积极发挥金融的杠杆作用,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绿色、低碳和环保产业,致力于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绿色实体经济的商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来自光大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该行绿色信贷余额387亿元,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5.38万吨、节约二氧化碳当量62.59万吨、节水77.37万吨的环保效益。截至2016年9月末,光大银行绿色信贷余额达到478亿,比2015年末增长23.5%,有效支持了我国绿色环保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该行创新推出的专属绿色金融产品“光合动力”绿色金融服务套餐,构建了节能融易贷(合同能源管理)、清洁发展机制及绿色权益质押三大绿色金融模式,充分考虑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缓解其资金难题,助力成千上万小微企业走上绿色健康发展之路。

  灵活授信促节能

  节能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随着环境监管的压力日益增加和企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上升,合同能源管理近年来迅速崛起。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由节能服务公司与用户签订能源管理合同,为用户提供节能诊断、融资、改造等服务,并以节能效益分享方式回收投资和获得合理利润。在这一商业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是通过与客户分享项目实施后产生的节能效益来盈利和滚动发展,项目初期都由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来进行投资,少则百万元,多则千万元,而其投资回报时间通常在3至5年左右。

  “由于回款周期较长,企业仅靠自有资金难以支持多个项目的滚动发展,尤其在市场发展较快较好的情况下,优质节能企业往往受困于现金流与订单流的矛盾之中。”光大银行小微金融业务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光大银行支持的一家节能小企业为例,该公司以提供专业绿色照明节能服务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为核心业务,是一家以合同能源管理和绿色清洁能源为商业模式的高新技术企业。最近,这家科技公司在南方某省启动了新节能减排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该项目是与市政机关签署的市政节能项目,总投资额500万元,预计节能项目总收益3000多万元。

  由于上马新项目,该公司在支付货款及日常经营周转资金方面存在困难,光大银行安排团队多次上门实地考察,最终为该企业“量身定制”了3年期节能融易贷授信方案,帮助企业渡过了资金难关。

  “节能服务行业进入的门槛并不高,但如果企业想长期深入地在该行业中发展的话,解决融资难题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光大银行针对合同能源管理企业运营现金流的特点,在产品开发中对中长周期贷款的审批机制上作出了一定调整,并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作为授信风险缓释手段,有效降低了节能服务商的融资成本,获得了市场的认同。”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依托创新助环保虽然目前全社会对于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绿色发展的决心之大前所未有,但不可否认,绿色金融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

  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存在流动性不足、信息不对称、绿色信贷缺乏统一标准等障碍,绿色金融目前难以实现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市场发展潜力大,形式多样,商业模式变化快,国家政策支持较强,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其中多个领域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政策及法律制度不健全,企业质量参差不齐,这也为银行类金融机构扩展该市场带来了各类不同的风险。”光大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如何坚持走绿色增长之路?

  在探索绿色金融的实践中,光大银行始终依靠金融创新来帮助企业化解资金瓶颈。

  以光大银行从2013年就开始服务的一家污水处理企业为例,在近两年银行信贷风险频发的不利市场环境下,不少银行选择性退出,但考虑到该企业所属行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环保行业,光大银行并没有“顺势”离开,反而基于对该公司前景的良好预期而与该公司进一步加深了合作。

  光大银行敢于坚守的“底气”来源于其为绿色小微企业量身定制的专属金融产品——“光合动力”低碳金融服务套餐。结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运行特点,光大银行研发设计的这一融资服务组合,通过甄选优质项目及客户进行有针对性产品设计和项目实施,该行着力避免了可能的政策法律风险、市场系统性风险并有效控制了信用风险。

  据介绍,“光合动力”低碳金融服务套餐以解决客户的不同需求为出发点来进行产品设计。如对于财务报表要求较为严格,不希望将低碳项目的投资计入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企业,可使用低碳银租通模式;对于可接受项目投资计入公司资产,但不希望直接增加公司费用的,适用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对于即将在未来获得CDM碳减排交易收入或林权、排污权等可交易的收益权或无形资产,并希望将其杠杆化以获得更多融资的企业,适于使用CDM低碳项目贷款、林权质押贷款及排污权质押贷款;对于高成长型、科技型的低碳企业,适于使用低碳选择权贷款。

  护航绿色小微企业

  近年来,光大银行积极推进绿色采购、节能环保和绿色科技创新等领域发展,尤其注重为小微型客户提供体贴细致的金融服务,先后与东湖国家高新区、苏州工业园区等国内知名的产业园区合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起到较强的示范效果。

  此外,光大银行已经在政策环境较为成熟的地区推出了林权抵押、排污权抵押等“绿色权益质押模式”金融产品,并在这些新兴低碳市场上建立了一定的业务基础与较好的品牌效应。

  2016年,光大银行继续开展升级版“光合动力”业务的试点,全面提升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将“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绿色权益、新能源”五大目标市场定位到当前环境压力最大的京津冀地区,配合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据了解,为支持京津冀地区企业转型升级,缓解该地区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光大银行对绿色信贷业务匹配了专项激励措施,创新担保方式,灵活运用排污权、收费权、特许经营权等进行抵质押贷款,利用工程供水、供热、发电、污水垃圾处理等预期收益权质押贷款,全面提高绿色金融的服务能力。既支持了实体经济,又践行了社会责任,同时也以稳定的盈利模式和风险控制保证了其可持续性发展。

  “绿色是金融业的潜力业务增长点,光大银行将持续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改革,在加大产品创新、流程建设、渠道建设、配套资源等方面苦下内功,支持绿色经济,助推实体经济发展,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作出积极贡献。”该行小微金融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