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05:43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创新层制度供给逼近 剑指改善新三板流动性

  本报记者 谷枫 实 习 生 杨坪 北京报道

  11月8日晚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下称“全国股转系统”)在其微信公号上发布了《新三板改革方案正加紧制定 创新层公司不会大幅变动》的文章。

  其中提到,当前全国股转公司正按照“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新三板改革的部署和国务院要求,加紧制定改革方案。总体思路则是,以改善市场流动性为核心,以市场分层为抓手,落实依法、从严、全面监管要求,进一步提升市场服务效能和整体运行质量。

  与此同时,记者也了解到所有改革方案中,针对创新层的制度供给将最先推出。而全国股转系统副总经理隋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目前股转系统正在进行一揽子综合交易制度改革的方案制定,预计年底前将推出。

  多项制度终将出炉

  记者了解到,一揽子改革方案中包含此前被市场和监管机构多次提到的政策。

  这其中有创新层交易机制的优化与改革,例如优化协议转让、推出盘后大宗交易等,同时为符合条件的创新层企业适当引入价格竞争机制,即在交易过程中引入价格形成的竞争性因素。

  “目前市场非常关心的竞价交易制度以及大宗交易制度都将在这个改革方案内有所涉及。目前,沪深交易所实施的就是竞价交易制度,而大宗交易是指投资者如果想在新三板大量卖出股票,不需要在二级市场抛售,可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直接转让给意向买家,从而可以避免新三板股票价格的大幅波动。”一位接近全国股转系统的内部人士讲道。

  而针对竞价交易制度,该人士则讲道:“全国股转系统也正在认真听取市场研究,可能会在整个交易制度改革的方案中予以统筹考虑。”

  另外,完善股票发行的相关制度也在其中。此次方案中将放开定增发行35人限制,定向发行可以突破35人限制。同时,将在放开挂牌同时发行新增股东人数35人限制的基础上,配套制订“挂牌同时股票发行业务规定”。

  一位北京地区大型上市券商投行部的人士指出:“以目前情况来看,股票新增股东人数35人的限定对新三板企业的定向发行限制颇多,尤其是‘挂牌同时定增’这一情况。但如果放开35人的限制,会让‘挂牌同时定增’这一被市场称之为小‘IPO’的形式更加实至名归。”

  市场人士也希望改革方案可以如期推出,硅谷天堂一位人士对记者表示:“了解新三板市场的人士对这些政策都不陌生,这并不是全国股转系统首次提出这些解决方案,可以说从分层后,这些内容被市场呼吁多次,监管层领导也在多个场合释放过相关信息,希望年底这些制度可以真正推出,而不是继续跳票。”

  记者了解到,这些政策将会率先在创新层上启用。隋强也曾表示:“我们后续的很多的制度创新,都会优先在创新层进行实施,体现一种差异化服务的一种理念。”

  改善流动性成核心

  目前新三板市场低迷,一二级市场均遇到一定的问题。因此市场对此次监管层将要推出一揽子改革方案的核心诉求也比较关心。

  国信证券场外市场部总经理鲁先德认为核心诉求在于融资,他指出:“主要还是有利于更好地融资,这个制度是从改善融资的角度来考虑的,和流动性的关系并不直接。尤其是发行人数超过35人这一条,是从发行制度的角度来考虑的,主要还是为了解决融资问题。”

  股转系统方面则表示,正在研究针对创新层的相关制度供给方案是以市场分层为抓手,完善流动性为核心。

  而前述接近股转系统的内部人士也讲道:“这次方案将通过改革发行制度,提升创新层企业股份权分散程度,增加股东人数和丰富股东结构,配合交易机制优化与改革,以此改善新三板市场流动性,发挥市场定价功能,带动市场股权融资。”

  一位九鼎投资的人士也认为需要从改善流动性切入。“新三板二级市场除了去年初以外一直都没有活跃过,长期以来也不是监管层的改革重点,但是今年以来,因为二级市场低迷也逐渐影响到了一级市场企业融资的活跃度。可以看到,4月份之后的定增数据越来越难看,在企业马上突破10000家的情况下,单月融资规模却一再低于百亿规模。因此,改善流动也能有利于一级市场融资。”

  但也有部分市场人士对一揽子计划能否改善新三板流动性持有怀疑态度:“我认为最直接改善流动性的还是引入增量资金,对交易制度的改善治标不治本。如果没法引入公募基金的资金或是降低门槛引入散户资金,没有对手盘的市场还是活跃不起来。”北京地区一位新三板个人投资者王宇讲道。(编辑:杨颖桦)

责任编辑:凌辰 SF179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特朗普得胜市场前景堪忧?

尽管这段时间里,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川普得胜的远景描得很灰暗,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们对此不以为然,大家的预测是市场的反应多半会与英国脱欧时的类似:大选结果揭晓后的几天市场会震荡几下,接下来市场应该回到先前的轨迹,该干嘛干嘛。

对房地产税别过于功利化想象

财税体制需要系统化改革,房地产法,只是改革中的必备范畴之一。对社会公众而言,纳税人从意识到常识,还需要长时间的涵养。因而,无论是房地产税立法还是个税改革,从公共机构到社会公众,都不能将税收功能工具化、功利化。

市场发育初期产业政策有必要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在一些产业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不过,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产业政策。

大部分规划不是真正产业政策

基于我国能源行业现状,相比于纠正市场失灵,以及更加细致审慎的进行产业政策设计而言,如何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扭曲,特别是限制竞争与组织市场的冲动,还市场主体以独立决策权,仍旧是重要并且迫切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