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9日05:45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减少审批打击票房注水: 电影促进法静待细化

  本报记者 吴燕雨 北京报道

  电影产业结束了无法可依的状态。

  在历经12年之后,11月7日,《电影产业促进法》(下称“《促进法》”)终于出台,全国人大常委第二十四次会议以146票赞成、1票反对、8票弃权,最终表决通过。

  《促进法》是国内文化产业的第一部立法,从法律意义上将电影产业提高到了一个新高度。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这部法案的出台,从根本上解决了电影产业政策和国家层面支持,也说明电影是文化产业中市场最完善、发展最健康的产业。从法律地位上明确了电影在文化产业中的先导性示范行动作用。

  从《促进法》的内容看,减少了审批项目、降低了准入门槛:取消电影制片单位的审批、摄制电影片许可证等行政审批项目;规范了市场,明确对虚假票房等做出惩罚;明确扶持国产电影;支持公益放映,改善农村观影等。并从税收、财政等多个方向支持产业发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将电影产业发展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产业层面来看,一些电影市场中出现的问题引起立法者重视,并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依然有许多问题未被细化。

  据了解,在《促进法》中提到的方向如何执行,将在《电影管理条例》(下称“管理条例”)中得到修订、细化。一位了解电影产业立法的业内人士对记者透露,条例及广电总局相关部门规章会在近期集中修订,争取赶在明年3月1日《促进法》生效前修订完成。

  审核取消

  《促进法》的出台,对行业会有哪些影响?

  被业内讨论最多的是取消审批和权利下放。按照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制片单位需要在相关部门审批,并在电影立项时,按照“一剧一审”的原则,对剧本、拍摄单位等环节进行审核。

  一位电影制片人告诉记者,过去这种审批流程很繁琐,把电影的审批时间拉得很长。有时,因为流程太长,会让一些项目无法在规定期内完成。也曾有电影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档期的选择有时也会因为审批流程而延后。

  《促进法》取消了制片单位和摄制的审批,这大大简化了流程。易观电影分析师黄国锋告诉记者,准入门槛的降低,可以在未来让内容更加多元化,数量增多的同时,精品内容也会多一些。

  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如何把内容提升是重要的,把盘子做大一些,精品概率也会相应地提高,同时对文化创意、融合和艺术想法更有效。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对记者分析,简化审批对于一些有愿望拍电影的企业会起到作用。

  在目前的产业环境下,电影产业的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断层,新人团队做院线电影有一定的阻力。审批环节的减少,给了新人进入院线电影提供了机会,对行业人才教育和培育提供了更多机会。

  然而,从另一个层面讲,电影完成后还需审核,前期审批的简化,对主创团队的风险意识提出了实质性要求。为了不影响后期的审核,需要制片人有很强的风险预判能力。

  铲除“毒瘤”

  对于行业中出现的不规范现象,《促进法》对电影销售中制造虚假交易,虚报瞒报销售收入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加大了处罚力度,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电影主管部门对其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50万元以上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去年开始爆发的票房注水类现象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注意。

  从去年开始,《叶问3》票房造假、一些影片票房注水等现象猖獗,包括票补行为的增加,都给2015年票房市场的增长打了一个问号。包括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也曾发微博痛斥这种行为。

  真正的票房有多少?变得无法统计。有业内人士估算,过去几年,全国电影票房的10%以上都被“偷”走了。近几年高速增长的票房,实际究竟有多少,变成了一个问号。

  黄国锋表示,当电影产业在快速发展的时候,这种毒瘤的存在,会让产业不健康发展,票房的增长将不再持续。

  “如票补一直存在的话,电影市场增长的动力靠谁呢?内容的打磨和环境的培养会被破坏。”

  明确提出罚款,说明这类现象已经引起了各个部门的重视。但偷票房行为带来的利益和对行业的伤害,似乎并不是5倍罚款可以真正遏制的。

  放权地方

  另一个关键词是放权给地方。

  从地方经济发展来看,电影产业发展被明确提出列入县级以上地方的GDP。但地方政府如何支持产业发展?

  而从渠道上来看,目前有大概7200个影院,未来可能会有24000个影院的天花板。黄国锋提出,影院的安排和地区设置需要被规划,把地方优势发挥出来。

  如,华东华南地区的影院建设较多,未来新增的影院中,不必要去影院拥挤的地区,地区之间做好资源的分配和规划。

  此外,明确提出的将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纳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提出对由政府出资建立完善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服务网络,统筹保障农村地区观众观看电影的需求。也对促进电影产业区域均衡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有些地方的轻工业发达,从衍生品生产等切口入手,或许会给产业发展带来更大的机会。

  目前的电影产业中,票房的收入占绝大比例,产业缺口还很大。从人均观影频次、产业链的完整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法案出台后,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内容较空,如何执行还是问号。对于《促进法》内容如何补充,细则的制定和《促进法》如何实施,以后还需要被进一步修订。

  包括如何打击盗版、保护版权;电影的分级制度等在内的问题,没有提出具体的保护方案,都是需要下一步修订解决的问题。周星同时表示,目前的政策对电影艺术的支持力度还不够。

  对此,饶曙光告诉记者,《促进法》提供的是立法层面的保证,具体实施起来还需要一些细则,需要行业共同提高法律意识和规范意识。

  (编辑:贾红辉,邮箱:jiahh@@21jingji.com)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特朗普得胜市场前景堪忧?

尽管这段时间里,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川普得胜的远景描得很灰暗,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们对此不以为然,大家的预测是市场的反应多半会与英国脱欧时的类似:大选结果揭晓后的几天市场会震荡几下,接下来市场应该回到先前的轨迹,该干嘛干嘛。

对房地产税别过于功利化想象

财税体制需要系统化改革,房地产法,只是改革中的必备范畴之一。对社会公众而言,纳税人从意识到常识,还需要长时间的涵养。因而,无论是房地产税立法还是个税改革,从公共机构到社会公众,都不能将税收功能工具化、功利化。

市场发育初期产业政策有必要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在一些产业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不过,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产业政策。

大部分规划不是真正产业政策

基于我国能源行业现状,相比于纠正市场失灵,以及更加细致审慎的进行产业政策设计而言,如何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扭曲,特别是限制竞争与组织市场的冲动,还市场主体以独立决策权,仍旧是重要并且迫切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