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8日01:00 经济参考报

  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获批

  PPP创新成振兴东北新亮点

  记者7日从中国政府网获悉,东北振兴“十三五”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将着力完善体制机制,鼓励创新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据了解,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等部门开展PPP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东北地区PPP项目建设,成为推进东北振兴一个新的亮点。

  根据批复内容,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要将规划中确定的重大工程、重要改革任务等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起来,完善推进机制,强化政策保障,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同时,国务院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围绕东北振兴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具体政策,在有关规划编制、体制创新、项目安排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与之相对应,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日前联合发函,鼓励社会资本尤其是民间资本积极参与东北地区PPP项目建设,推动民间投资企稳回升。主要内容包括,选择10个左右重点PPP项目,由开发银行和建设银行帮助设计合理的投融资方案,降低融资成本;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帮助开展PPP培训,提高PPP工作水平,并建立完善PPP项目库,提高PPP项目质量;向民营企业和金融机构推介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金参与。

  专家表示,推进PPP项目建设将有利于提振社会资本参与东北地区项目投资与建设的信心,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据介绍,今年以来,辽宁省投资增速特别是民间投资增速大幅下滑,前三季度,辽宁固定资产投资和民间投资同比分别下降63.5%和66.5%。目前,辽宁已将推广PPP模式作为促进民间投资的重要手段,在省发展改革委增设了投融资协调处,举办PPP培训班,并筛选确定了一批重点推进的PPP项目。

  有专家表示,民营企业的参与度是PPP模式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要创造条件让民营资本能够进一步关注和走进PPP,让民营资本早日成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力量,真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近两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步伐趋缓,增速在全国各地区排名靠后。今年以来,有关东北振兴的相关政策不断出台。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发布。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三年滚动实施方案(2016-2018年)》,分年度明确了今后拟在东北开工的127个重大项目,总投资将达1.6万亿元人民币。10月,国务院审议通过《关于深入推进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部署加快推动东北地区经济企稳向好若干重要举措的意见》等。

  从最新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出,一系列振兴东北的政策措施开始发挥作用,东北经济呈现出积极变化。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时隔两年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