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8日23:48 新浪综合

  资本寒冬下移动医疗何以为继

  据媒体报道,有就医160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在国庆节过后给相关员工发送邮件,通知公司实行冻薪,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的工资将不再正常发放

  作者: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来源:法治周末

  继今年8月份被曝裁员300人后,10月20日晚间,移动医疗平台“就医160”再被内部员工曝出冻薪传闻。

  据媒体报道,有就医160内部员工透露,公司在国庆节过后给相关员工发送邮件,通知公司实行冻薪,三季度末和四季度的工资将不再正常发放。

  次日,就医160回应称公司资金充裕,公司延迟部分员工的工资发放,是因为公司目前在确定相关员工岗位的考核指标,以及公司正在实施新一轮的大范围的股权激励政策。

  尽管官方如是回应,但市面上的猜测和担忧并没有停止,因为其母公司已经连亏三年,如何找到盈利模式,就成了悬在就医160乃至整个移动医疗行业头顶的一把利剑。

  不仅如此,曾疯狂流入移动医疗行业的热钱也开始收缩,资本已入寒冬,移动医疗行业的黎明还有多远?

  陷“裁员冻薪”风波

  公开资料显示,就医160成立于2009年8月,是深圳宁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远科技)旗下的移动医疗平台,它集预约挂号、导医、咨询和点评服务于一体,是深圳市卫生局、东莞市卫生局的官方预约挂号网站。

  2015年12月15日,宁远科技挂牌新三板,被业内称为中国移动医疗第一股。

  过去两年,就医160一度风光无限,先后获近3亿元融资。其CEO罗宁政在前不久的一次高峰论坛上还透露,目前,就医160挂号服务已经接入2000家大型医院、覆盖200多个城市,实名注册用户9100万,日服务人次超过100万,平台上院内支付的累计支付笔数超过60万元。

  今年8月初,就医160被曝裁员300人,其中创新事业线已被撤销。该信息得到了就医160官方确认,官方回应称此举实际为公司战略调整。

  两个多月后,就医160又被曝出“冻薪”传闻;此外还有消息称“公司今年新入职的校招生集体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裁到还剩200多人”。

  短短两个月,就医160两度被曝“减员冻薪”。一时间,关于其陷入“资金运转困境”的猜想不绝于耳。

  10月21日,就医160对“冻薪”传闻进行了回应,但市面的猜想并未停止。10月25日,宁远科技发布公告,再次对市面上的各种消息进行回应。

  公告称,目前公司经营稳定,每月回款情况良好,公司C轮融资的部分融资款5650万元已经到账,不存在“资金运转困境”的情况。

  而公司今年10月份有部分员工未发放工资,主要是因为公司目前进行组织架构调整,相关员工由于工作岗位编号,正在确定考核指标,同时公司正在实施股权激励,这其中也会涉及认购份额与工资发放标准的调整。

  不仅如此,公告还称,截至公告发布日,公司在职员工539人,公司核心骨干队伍均保持稳定;另外今年新入职的校招生大多表现良好,公司已根据考核情况予以聘用。

  连亏三年亟待盈利

  尽管官方否认了“资金困局”的猜想,并表示资金流充裕,但业内对其盈利模式无不担忧。

  据悉,就医160最初以研发及销售医疗软件为主,2010年至2012年间互联网医疗平台逐渐成型,并开始面向个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服务,现在的就医160不仅提供挂号服务,患者还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远程挂号、到院取号就医和手机支付费用。

  就医160的公开报表显示,其业务收入主要分为两块,分别是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收入和传统的医疗软件销售及服务收入。

  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就是以挂号服务来集聚用户流量,再通过给民营医院、保险公司、体检机构卖广告等增值服务来盈利。该业务一直是就医160的主推业务。

  数据显示,从2013年到2015年,就医160的医疗平台服务收入占比分别为60%、55%、66.4%,而今年上半年这一数据为87.69%,从而将整体毛利率大幅推高到83%。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就医160对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的收入构成具体细节一直未详细披露,该公司去年公转书披露的前五名客户,和预收账款账面余额情况中,却有不少大客户属于“莆田系”。

  “若就医160的业务主要依靠‘莆田系’,也就是说若其过度依赖民营医院的广告收入的话,即使其毛利率再高,也很难实现长久变现。”移动医疗行业人士柴章(化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为反驳这一猜想,宁远科技在10月25日的公告中称该说法不实,并表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中有四家为银行,来自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收入增长迅速。

  但就医160目前上线的医院中,到底有多少家是民营医院?单家民营医院付费多少?近日宁远科技董事长罗宁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些问题属于商业机密不能透露。

  媒体普遍认为,宁远科技的年报很大程度反映了就医160的经营状况。

  而真正让业内人士担忧的是,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宁远科技已经连亏三年,并且亏损幅度有进一步扩大的势头。

  宁远科技半年报及公开招股说明书显示,宁远科技2016年上半年营收2770万元,同比增长2.5倍,但其净亏损高达5173万。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宁远科技共有7个子公司,大部分收入为0。其中一个子公司名为湖南省蓝蜻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产品是蓝蜻蜓医院感染实时监控管理系统软件,能够预警院内疑似感染病例,2015年该子公司贡献营业收入14.95万元。

  不仅如此,公司从2013年到2015年连续三年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亏损额分别为601万元、1744万元、7141万元。尽管营收也在增长,2013年到2015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268万元、1380万元、2372万元,但很明显,营收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亏损的扩大速度。

  尽管在互联网行业企业亏损是常态,但对于身处移动医疗行业第一梯队并且还是上市企业的就医160来说,如何盈利已经成为公司面临的最为迫切的问题。

  待单轻问诊模式难以变现

  有分析认为,就医160遇到的问题也是整个移动医疗行业面临的问题,那就是找不到盈利模式。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政策壁垒才是移动医疗行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但面对“非医疗机构不得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政策,移动医疗平台可以选择在线下和医院合作,获得互联网医院运营牌照,从而解决这一难题。

  但想找到盈利模式,却绝不容易。包括就医160在内的移动医疗平台,在前期都是通过烧钱获取大量用户,之后却不得不思考流量变现和盈利模式的问题。

  “移动医疗平台大多通过轻问诊模式创收,但这一收入规模太小,难以支撑起整个移动医疗业务的发展;而想要通过流量变现也绝非易事,因为用户黏性不高,平台目前还找不到有效的流量变现模式。”柴章告诉法治周末记者。

  好大夫在线创始人王航也曾表示,商业模式是全行业的难题,单独的轻问诊模式无法给平台带来大规模收入,无法支撑整个移动医疗业务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2000家移动互联企业涉足医疗,但事实上,现有的互联网医疗创业者们干的事主要是研发APP系统平台,利用这个APP平台争抢病员、号源、导医、预诊等,但看病难的问题仍不能有效得到解决。

  “慢行业”打响转型战

  就在移动医疗平台艰难地探索盈利模式时,聚焦在该行业的资本也开始“退烧”,进入观望期。

  行业数据显示,2014年到2015年,移动医疗企业总融资接近15亿美元。而到今年,除了平安好医生等四家大型平台获得较大融资外,几乎没有更多的融资信息。

  在易观国际医疗研究总监姜昕蔚看来,今年的资本态度不仅仅是针对移动医疗,实际上是对去年疯狂和盲目资本投资的修正。

  资本的收缩,让平台不得不加快探索盈利模式的步伐。

  10月24日,就医160发表了一篇声明,称近来整个移动医疗行业发展遇到各种困难,因为移动医疗是一个慢行业,短期实现盈利非常困难,这是行业的危机。但其认为,就医160有信心也有能力渡过严冬,迎接春天的到来。

  同时,就医160还发布新策略,称将全面强化医生平台,帮医生打造个人品牌,助力医生自由执业,将用户端收入实现十倍以上增长。除此之外还成立完整的电商团队体系,为平台用户推送优质医疗健康服务项目及产品来变现。

  就医160还表示,将以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明年实现盈利为奋斗目标。

  就医160发布的转型策略是否能成功,只能留待时间检验。目前能肯定的是,移动医疗行业的转型之战已经打响。

  今年7月,丁香园推出付费问诊“来问医生”,随后与腾讯联合发布糖大夫二代血糖仪,并透露将推出更深入的个性化付费诊疗服务;平安好医生则开始探索O2O的盈利模式,今年7月1日在广州上线了“健康到家”项目,推出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并推出体检套餐等,和线下体检中心合作,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购买体检套餐,再到合作的体检中心体检,这一系列的增值服务未来将形成闭环。

  艾媒咨询《2015-2016中国移动医疗健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至2015年,我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和用户规模分别翻了一倍和两倍,并预测2016年、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移动医疗平台同质化现象太严重,在资本寒冬中,各平台都在谋求转型,探索盈利模式,找不到盈利模式的平台最后一定会死掉,预计今年会倒掉一批中小平台,只有几家大平台会留下参与未来的竞争。”产业观察家洪仕斌认为,移动医疗行业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但最终这个行业也会像出行领域、餐饮领域一样被洗牌,最终会回归商业本质,找到盈利模式。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特朗普得胜市场前景堪忧?

尽管这段时间里,媒体不约而同地将川普得胜的远景描得很灰暗,但是大部分的投资者们对此不以为然,大家的预测是市场的反应多半会与英国脱欧时的类似:大选结果揭晓后的几天市场会震荡几下,接下来市场应该回到先前的轨迹,该干嘛干嘛。

对房地产税别过于功利化想象

财税体制需要系统化改革,房地产法,只是改革中的必备范畴之一。对社会公众而言,纳税人从意识到常识,还需要长时间的涵养。因而,无论是房地产税立法还是个税改革,从公共机构到社会公众,都不能将税收功能工具化、功利化。

市场发育初期产业政策有必要

在市场经济还没有发育成熟的阶段,在一些产业实施适当的产业政策非常必要。不过,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产业都需要产业政策。

大部分规划不是真正产业政策

基于我国能源行业现状,相比于纠正市场失灵,以及更加细致审慎的进行产业政策设计而言,如何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过度扭曲,特别是限制竞争与组织市场的冲动,还市场主体以独立决策权,仍旧是重要并且迫切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