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7日06:29 第一财经日报

  主攻先进制造业 成都“一业定乾坤”

  11月3日,成都市政府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举行签约仪式,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及《吉利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沃尔沃SPA平台乘用车项目投资协议》、《吉利BMA乘用车项目投资协议》三大项目投资协议。

  此番签订的三个投资项目代表了行业领先水平,在当前全球汽车产业进入智能化、电动化、轻量化、互联化的时代背景下,本次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和三大项目投资协议将推动成都市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极大提升成都市在中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格局中的能级。

  这正是成都致力发展的产业项目,作为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交汇点和支撑点、四川省首位城市,成都提出要瞄准中国制造的制高点,推动成都制造业低端提升、中端崛起、高端突破,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实现成都工业做大做强、由大变强的跨越发展。

  根据成都规划的战略目标,成都将肩负起工业挑大梁、“一业定乾坤”的重任,按照“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实施大智造,推进大融合,融入大循环”的发展路径,经过10年努力,实现产业倍增、质量升级,总体规模进入副省级城市第一方阵,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制造业强市行列,成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

  日前召开的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关于城市经济,成都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西部经济中心,坚持工业“一业定乾坤”,深入实施《成都制造2025规划》(下称《规划》)和工业强基行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等优势产业和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必然

  经过多年的发展,成都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主导产业优势突出、传统产业基础扎实、新兴产业蓄势待发,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门类和工业体系,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中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国软件名城以及中国重要的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成都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01.2亿元,三大产业结构为3.5∶43.7∶52.8。成都工业在产业结构中从来没有超过50%,而沿海城市最高时超过了60%,然后才逐渐下降,服务业比重上升。

  成都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对产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制造业发展已逐渐呈现出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不但发达国家纷纷提出“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一些新兴经济体也加紧布局调整,拓展国际市场空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迅速孕育兴起,制造业竞争将日趋激烈,发展态势和竞争格局面临重大调整。

  因此,《规划》制定了未来将实施“三步走”战略,到2017年,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到2020年,突破2.6万亿元;到2025年,在2014年基础上翻两番,突破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保持在8%左右,总量进入副省级城市前3位,成为中西部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

  围绕4万亿战略目标,《规划》提出,分层级推进产业梯次发展,形成多元支撑格局。其中,突出发展具有良好基础、稳定布局和市场空间的电子信息、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石油化工产业,形成主体力量;加快发展有一定基础、市场潜力和符合产业导向的生物医药、精密机械及智能制造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形成新兴力量;优化发展起“压舱石”作用、需要加快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食品、轻工、冶金、建材产业,形成稳固力量。

  显然,汽车制造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是四川省重点培育、支持和发展的高端产业之一,也是成都市突出发展的主导产业。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成都汽车年产量突破百万辆,今年预计达110万辆,实现产值1900亿元,汽车产业增加值将实现10%以上增长,成都初步成为全球快速发展的汽车产业基地。

  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表示:成都市是西部的“心脏”,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基于成都的战略地位和投资环境,先进制造业选择成都是一种必然。吉利将全力响应“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在进一步优化成都汽车产业布局、促进成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进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大项目纷纷落户

  此次成都与吉利签订协议的三个项目中,落户天府新区的新能源整车项目,将生产沃尔沃旗下高性能品牌纯电动汽车,以及基于欧洲先进技术的本土品牌纯电动车。

  沃尔沃SPA平台整车项目,将在位于龙泉驿区的现有沃尔沃乘用车成都工厂的基础上,引进全新SPA平台。该平台由共享模块、可扩展系统和部件组成,并兼容电动化产品方案,全部生产将在柔性生产系统中完成。基于SPA平台的产品集新能源、高度自动驾驶、高效动力、领先安全、人性化科技、智能车载互联于一身,代表了汽车行业的未来趋势。

  同样落户龙泉驿区的BMA乘用车项目,选用吉利汽车与沃尔沃汽车联合开发、具备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模块化基础架构,匹配世界先进的动力系统,包括混合动力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生产具备行业先进性和持续生命周期的领先型汽车产品。

  按照协议内容,以上三个投资项目的整体规划产能达60万辆,将以智能制造为基础,引进国际一流的制造工艺和生产设备,打造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工厂。

  11月2日下午,在“成都市投资环境说明会暨国际合作园区项目对接会”上,成都市还与多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各领域的领先企业共同签署了《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成都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联盟包括了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乐视零派乐享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成都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等。

  实际上,这几年,成都大项目纷纷落地,也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

  今年2月29日,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二期项目在成都签约。在一期投资220亿元的基础上,京东方在成都增加二期投资245亿元,两期投资总额达465亿元,项目全面建成后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将达340亿元。

  针对一期项目进展及二期项目签约,京东方科技集团总裁陈炎顺表示:“京东方第6代LTPS/AMOLED生产线一期项目进展顺利。为了使项目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追加了二期245亿投资。这些都缘于成都完整的电子信息产业链、充沛的人才、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巨大的市场容量以及良好的交通物流条件,以及我们对成都未来前景的充足信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方看好成都、投资成都,在业界具有积极示范作用。京东方成都第6代LTPS/AMOLED项目一旦建成投产,将进一步提升“成都造”的全球市场影响力,成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显示产品参与全球高端产业链竞争的旗手和标杆。

  光电显示产业是成都市重点锁定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之一。截至目前,仅成都高新区就已聚集京东方、深天马、中光电、富士康、戴尔、联想、TCL等龙头企业,形成了从上游原材料、中游显示面板到下游终端生产的全产业链。此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此前也宣布将投资280亿元在成都建设8.5代面板生产线项目。

  “光电显示是四川省、成都市以及成都高新区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方向。此次项目签约既是成都市与京东方集团战略合作进一步深化的标志,又是四川省、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方500多亿项目入川,对于四川发展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对于成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像这样的大项目相继落户成都。在11月2日的活动现场还签署了19个战略合作协议和重大项目投资协议、协议金额1586.3亿元,其中包括总投资50亿元的业成科技全贴合平板显示屏和OLED压力传感器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中德合作“四川航空物流职业学院”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西门子助力京东方升级改造生产线项目、总投资7.3亿元的展讯公司全球三大总部之一及全球研发基地项目等13个项目投资协议,协议金额436.3亿元。

  大项目的落地带来了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今年以来,成都深入实施工业强基行动,通过开展“竞进拉练”专项行动、“一企一策”定点帮扶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东风神龙、中国中车、巴莫科技等103个重大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中电子、金发科技、远大蜀阳等102个重大工业项目开工建设。1~9月,成都完成工业投资1629.6亿元,同比增长35.6%,增速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一。

  成都科学城快速崛起

  天府新区正围绕“大创造”定位,加快“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打造西部新兴增长极。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明确,优化和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构建“双核共兴、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中心城区是一端,“哑铃”的另一端,位于天府新区核心区的成都科学城犹如一根杠杆,撬动城市发展格局的重大转变。

  11月1日,成都科学城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启动仪式在新兴工业园举行。联东U谷·天府高新国际企业港、西丹孚动力电池系统集成产业基地、升华特种电源研发生产基地等10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这10个涉及高端制造、研发创新、高端服务等领域的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91.1亿元。经过两年倾力打造,一批批国际顶尖项目相继入驻成都科学城。

  “成都科学城具有极大的政策优势,市场辐射力强大,加上服务和人才体系完备,是我们企业布局西南市场的首选之地,投资兴业的乐土和集聚地。”集中开工项目的企业代表、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梁环宇在启动仪式上表示,北京联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在新兴工业园投资建设联东U谷·天府高新国际企业港项目,建设周期为24个月,预计建成运营后,将引进80~100家优质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不低于10亿元/年。

  成都科学城在加快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大力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引进落地,初步形成了现代产业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是科学城的“项目攻坚年”,重大产业项目引进情况成效喜人。今年1至10月,新区共引进重大产业项目44个、协议总投资420亿元。

  今年8月,成都市与北航在天府新城会议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充分发挥在区位、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全力打造“一体两翼”的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此次签约共涉及项目7个,签约总金额114亿元。

  所谓“一体”,是指北航与天府新区开展合作,共同在成都科学城打造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两翼”,则是指北航分别与新都区和彭州市合作,开展北航成都航空航天发动机研究院和北航成都航空动力创新研究院两个项目。

  作为此次合作的焦点,北航西部国际创新港项目备受瞩目。按照计划,该项目将形成北航创新研究院、北航研究生院、北航创新科技园和北航天府国际交流中心,“这就使创新研究、落地孵化、人才培养、国际交流合作密切结合起来。”北航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房建成表示。

  北航创新研究院还将引入6位“两院”院士的项目到成都转化,以实现相关先进科研成果在成都科学城的产业化应用,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打造成都、四川乃至西部转型发展新引擎。

  在成都科学城内布局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待国家级科研机构大量聚集以后,就可能派生出大量优质企业,形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成都科学城正向着“西部创新第一城”的目标迈进。短短两年,已从当初的“一张白纸”上浮现出“一座城池”的骨架,并且,其正逐渐成为西部创新要素聚集最多的地方,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道正在被打通。

  以“创新为魂、科技立城”的成都科学城,之所以被寄予厚望,很大程度上是因其使命、定位、思路,高度契合中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所需的新经济形态和新动能诉求。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