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7日02:47 证券日报

  “双11”前高铁快运业务时隔三年重启动

  民营快递上市后再抢电商红利并不容易

  ■本报记者刘斯会

  沉寂三年后,中国铁路总公司再度发力高铁快运业务。10月20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全面推进高铁快运业务,扩大服务网络至全国所有高铁覆盖区域的505个城市,时隔半个月情况到底如何呢?

  为此,《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调查走访了北京南站高铁站,在高铁快运营业网点了解到,目前高铁快运仍处于试运营阶段,且部分已经开通了高铁站的城市,高铁快运业务还并未完全延伸过去。|

  “高铁快运要完全商业化,需要一定的时间,从目前的形式来看,应该是一趟列车有一节车厢是快运车厢,” 快递物流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高铁站台设计不是按照卸载货物的形式设计,并且也没有专门面向高铁快运的站台,铁路局需要提供稳定的高铁快运货舱容量给社会,并明确货物上下站的时间,另外,货物的交接流程也需要标准化,而这些都是高铁快运真正实现商业化运营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高铁快运再出发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力高铁快递已经不是第一次,2014年6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进行其成立以来第一次货运组织改革,这场市场化极浓的改革措施中,最吸引市场目光的是高铁快递终于落定,成为中铁总公司正式的货运业务。

  值得注意点的是,作为当时铁路新增的业务形态,高铁快递仅在部分铁路局中试运营。如今三年多时间过去,高铁快递再次出发。

  从今年10月20日起,中国铁路总公司全面推进高铁快运业务,扩大服务网络至全国所有高铁覆盖区域的505个城市,基本实现直辖市、省会城市、中东部地区地级市和经济发达县域全覆盖。

  高铁快运是指铁路企业依托高铁列车等运输资源,为客户提供的小件物品全程运送服务。目前,高铁快运主要面向批量小、价值高、时效强的商务文件、电商包裹、生物医药、冷链食品、应急物品等市场,提供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等服务。目前运营里程已突破2万公里。

  值得注意的是,高铁快运发力的时间点恰好在今年“双11”之前,据国家邮政局初步预测,今年“双11”期间全行业处理的邮件(快件)业务量将超过10.5亿件,比去年同期增长35%。

  面对如此天量包裹量,11月11日至20日,在铁路部门推出“电商黄金周”期间,高铁快运将登场,全面助力“双11”电商物流服务。铁路部门借鉴铁路旅客运输黄金周组织模式,充分依托高铁快运、铁路干线运输优势,加强与电商、快递企业合作,重点推出当日达、次晨达产品,以 “双11”体验价办理批量小、价值高、时效强的各类快件。

  高铁快运真正商业化运营?

  从10月20日宣布正式入驻到如今,高铁快运准备情况如何?为此,《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北京高铁站北京南站,在位于二楼进站口的超市旁,有一家写着“高铁快运北京南站营业部”的运营网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高铁快运只是试运营阶段,很多城市还并未开通,以北京到湖北省地级市仙桃为例,尽管仙桃有高铁站,但还并不能走高铁快运,只能走普通快递。

  从收费价格来看,高铁快运当日达产品,首重价额为130元/公斤,续重价格1600公里以内每公斤25元,而次晨达首重价格为30元/公斤,续重价格1600公里以内每公斤15元。

  对比,顺丰即日、顺丰次晨的价格,顺丰速运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北京到上海以及上海到深圳均未开通即日,以北京同城顺丰即日收费情况来看,北京城区首重13元/公斤,超出部分加收2元/公斤,北京郊区15元/公斤,超出部分加收3元/公斤;而顺丰次晨的收费情况以北京到上海为例,首重25元/公斤,超出部分加收10元/公斤。这个价格相比高铁快运而言,无疑便宜不少。

  此外,尽管高铁快运品类包括生物医药、冷链食品、应急物品等,但从目前试运营阶段来看,部分产品例如冷链食品还并不能运输。

  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铁快运早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但此前一直未有大的突破,直到新的领导班子上台后,并且今年10月20日启动高铁快运是中国铁路总公司发文,并非此前各个铁路局零散操作,因此如果运作好,将对中国快递业产生非常大的改变。

  “从营业网点来说,高铁快运目前的网点较少,以后扩大网点数量将是必然的趋势”,张小敏表示,目前来讲价格虽然贵一点,但还是可以接受。

  但是高铁快运产品能否真正商业化运营,还需要突破多个障碍。有业内人士表示,货物的交接流程也需要标准化,有高铁快运专用的货运通道或绿色通道,其安检流程也需要简化,最后是明确相对合理的价格区间。铁路部门是否需要考虑加挂专门的高铁货运车辆,专门的车辆设计才能方便更快的装卸货物。

  上述几点,无疑需要铁路部门对现有客货运流程进行改造和重新设计,包括运输车辆的设计和采购,这些都将是高铁快运从试运营到真正商业化运营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