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06日00:26 经济观察报

  张维迎VS林毅夫:11月9日,向独立思考的思想者致敬!

  张维迎和林毅夫两位教授的公开辩论将在11月9日举行。这是一场值得期待的辩论。此前他们有关产业政策的争论不仅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甚至已经成为波及更广泛的公共话题。产业政策是与非的背后,涉及更深的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尽管我们已经明确,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并制定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但不可否认,实践层面政府缺位、越位和错位情形始终存在,理性地讨论和深入辨析确有必要。

  这是两位重量级的辩手。张维迎和林毅夫目前均任教于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他们同是这家机构最早的创始人之一。作为学者,他们都曾在海外接受系统的经济学训练。在国内,他们先后供职于体制内的研究机构,对政策逻辑有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作为教书先生,他们长期担任一线教学研究任务,以传道授业解惑为己任。值得一赞的是,无论是林毅夫还是张维迎都没有远离公共话语空间,他们不回避跃入视野的现实命题,并持续以不同的方式保持与大众的对话。这使得他们在不同时期屡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他们当然是具有话题意义的经济学人。不过很显然,学界乃至大众的关切,应该更聚焦于他们的思想而非其他。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是师门的“背叛者”——或许那是哲学语境中的一种“扬弃”。他们都相信西方传统或者主流经济学存在缺陷,不足以解释和分析他们立身的经济现实,他们致力于用自己的思考建立新的思维框架和系统,籍此对公共政策提供恰当的思想营养——比如张维迎认为,“市场失灵”不过是传统关于市场的理论范式出了问题,市场本身不会失灵,是主流市场理论失灵了,他因而试图纠正传统经济学分析框架中存在的错误结论。张维迎确信政府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界定和保护产权,企业家才是市场的灵魂,是经济增长的“国王”。林毅夫始终坚持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失败,认为其难以解释包括中国在内的成功经济体的发展实践,主张走出“西天取经”的思维定式。他是要素禀赋+后发优势的“布道者”,信奉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这些观点当然不足以涵盖他们两人的学术理念和价值。这也正是我们想说的,众声喧哗,很容易给他们贴上看似鲜明的标签,但这可能无助于我们认识和评判他们的思想,进而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这个时代,它的经济图景和公共政策选择的逻辑。

  我们更愿意说,不管是否认同他们各自表达的观点,张维迎和林毅夫这场事先邀约的公开辩论,体现了对学术的尊重和独立之思想的可贵。他们的思想脉络一以贯之,他们在学术观念上的分野——某些时候甚至是冲突和对立的,其实无碍于我们对他们的尊重。当然也无碍于他们对彼此的尊重。就此而言,我们期待中的这场辩论一定不会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式的话题炒作,任何论点必然建立在严密的研究框架和理论分析基础之上,有充分考证和严密论证,立论和结论也经得住推敲——就辩论的质量而言,我们期待两位“辩手”联手奉献于世人的一幕,应该是一场类似于上个世纪30年代初凯恩斯与哈耶克的论战。虽然他们从未以这样的方式唇枪舌剑。

  两位学者将因此成为共同的建设者,这可能比他们的辩题更为重要。我们并不指望一场辩论能够形成某种共识甚至改变公共认知,我们期望这样一场棋逢对手的思想交锋,不仅能够启发他们彼此,还能够激发更多人以独立之精神理性思考,建设性地讨论。30多年的中国改革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人的解放进而生产力的解放才能够实现。这可以佐证,为何诺奖获得者科斯会关注中国思想市场的发展,这位中国经济的长期研究者相信,惟其如此,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才能以知识为动力,更具有可持续性。

  向独立思考的思想者致敬,这是我们更为珍视的价值。

责任编辑:陈永乐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OPPO胜利因智能手机技术停滞

OPPO完全地复制了过往二十多年来,在饮料、保健品、家电和服装市场上一再发生过的“营销奇迹”。那么,为什么仍然会出现OPPO式的胜利?

人民币不会也不该大幅贬值

此轮人民币贬值的压力是自我实现的预期在起作用。应对这一措施,短期内必须坚定地管理投资者预期与资金流动。中长期来看,必须从现在开始采取切实措施,逐步调低中国的货币存量,从根子上稳定中国的金融。

为何德国对中国投资态度突变

“德国作为商业重镇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政界和经济界有个互不干涉的传统,这就保证了商业活动的独立性。如果德国政府对中国投资筑篱盖墙,只会让自家企业懒惰。”

东北地区已陷入“资源诅咒”

营商环境恶化实际上是东北经济困局的一种表象,是结果而非原因。之所以出现营商环境恶化这一结果,是因为“资源诅咒”、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体制机制滞后等掣肘性因素的存在。东北要实现振兴,需正视与解决好这三大掣肘性因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