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8日01:40 每日经济新闻

  送走了盛夏 楼市会走向何方?

  ◎每经地产评论员 杨羚强

  今年国庆黄金周前后,全国20多个城市出台楼市调控政策。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房地产市场进入寒冬了。

  易居(中国)企业集团CEO丁祖昱在2016年三季度地产金融形势发布会上表示,四季度成交量同比下滑已成定局,热点城市房价疯涨将戛然而止。

  然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或将为房地产市场送来新增购房需求。

  限购政策不再误伤“刚需”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显示,流动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沿主要交通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人口继续增长,中心城市吸收的跨省流动人口占到54.9%。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副院长段成荣认为,国务院之前确定的1亿人口进城落户,按照目前落户的整体安排,主要的去向是中小城市。

  而新城控股高级副总裁欧阳捷却在自己的公众号“欧阳先声”推文称,这让二线省会和特大城市购房需求大增。

  按照文件要求,“省会及以下城市要全面放开对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归国人员的落户限制”,这就使得部分限购城市中被限购人群因获得户籍进而获得购房资格,也使得不限购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变成有归属的户籍人口,这些人群恰恰经济承受能力更强,并且更有能力落脚在更大城市,因此,省会和特大城市人口将出现快速增长。

  上一轮的楼市限购政策,之所以导致很多城市四五年时间楼市转冷,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限购政策让一部分没有户籍,但有居住需求的“刚需”被误伤了。

  这一轮限购的同时,又放宽了落户政策,显然要比过往的调控政策更为人性化,也透露出管理层的用意:房地产的去库存,要靠人的城镇化实现,而不是靠金融的杠杆化。

  这里的小城有机会

  然而,《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明确规定,一线城市不会增加土地供应,也就意味着一线城市的供求矛盾会继续。

  欧阳捷认为,未来的机会应该会在省会城市,但多数房企对于土地储备依然处于饥渴之中,对未来土地市场依然一致看好,目前不少房企仍然存在强烈的补仓意愿,地价虽然不会再疯狂,但抢地热情依旧。

  克而瑞最新研究认为,热点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高温难降,本质还是在于供需错位,突出表现在土地成交规模明显不及同期楼市成交量。

  热点一、二线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土地市场明显转暖,东莞、无锡、吴江、佛山等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超200%,无锡、嘉兴和东莞更是接连刷新全市单价纪录。

  欧阳捷认为,除了少数一、二线城市周围的三、四城市,房企在三、四线城市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少,大盘模式已不会再现,有规模的品牌房企进驻形成的旋风式营销,只有转战他乡、另辟战场。

  不过,目前来看还是有一些三、四线城市,在这轮楼市调控之后,出现了新一轮的成交放量。

  中国房产超市网监测湖州透明网数据显示,自9月以来,湖州市两区商品房成交量呈现爆发式增长,9月共成交2883套,截至10月24日,10月份成交量已达3011套,这是此前从未有过的纪录。

  根据搜房网100城市指数,过去3年,62个中国百强城市都出现了房价下降,但只有17个城市累计房价上涨超过20%。这17个城市都出现了人口流入,他们要么是区域中心,要么位于三大都市群内。其中13个城市是在三大城市群中:5个围绕深圳(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中山),5个围绕北京(北京,保定,廊坊,石家庄和天津),3个围绕上海(上海,昆山和苏州)。

  可以肯定的是,虽然短期内楼市有一轮调整,但随着流动人口大量落户,那些不限购的“环深”、“环京”城市,以及虽然限购但户籍放开的大城市将会出现新一轮需求放量,楼市在盛夏之后,未必一定是迎来冬季,而可能迎来的是漫长的春天。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