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7日17:30 中国证券网

  原标题:刘尚希:现阶段需要靠社会化改革推动稳增长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 王宙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10月27日在新华网思客主办的宏观经济形势与金融改革创新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发展至今,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除了有经济因素,还有社会因素。稳增长除了要依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需要通过推动社会化改革来实现。

  刘尚希认为,推动社会化改革包括三大内容,首先是身份的社会化改革,这项改革至关重要。他认为,目前公民的社会身份很多是地域化、单位化,没有变成真正的社会人。没有身份的社会化改革,劳动力真正自由的流动就很难实现,会导致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上升。

  第二是推进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改革。经济组织就是企业,企业成了社会的主体,也成了市场的主体。现在有很多非经济组织,比如事业单位、科研院所,他们往往偏行政化,不是独立的社会主体,而是依附于政府的各个部门。没有社会化改革,没有社会主体的活力,实现创新驱动非常困难。社会组织如果没有活力,经济的活力就缺少源头活水,这成为我们当前改革的短板。

  第三,推进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所谓管理是指整个社会的管理。每个人都应当有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约束,讲诚信。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影响着经济运行成本。

  刘尚希认为,如果稳增长只是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之间选择,那么稳增长是一个短期的做法。社会因素对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在现阶段越来越大。比如说社会流动问题,目前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但作为社会成员,流动是困难的,享受公共服务的权利并不能自由流动。从这点来看,我们的户籍制度背后就是一种社会身份,带来了不同问题。所以社会问题改革变得更加重要。降成本不仅包括微观层面的改革,还应该从宏观来看,只有社会化改革才能真正降低国民经济运行的成本。

 

责任编辑:周宇航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