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06:19 第一财经日报
滴滴解决了中短途出行的痛点之后,各家机构都在关注出行“最后三公里”的机会,但短途出行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方案 视觉中国图  滴滴解决了中短途出行的痛点之后,各家机构都在关注出行“最后三公里”的机会,但短途出行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方案 视觉中国图

  投资人豪赌 共享单车吸金超10亿

  江旋

  2015年末的一笔投资,一年后收益超过十倍。什么样的投资如此划算?答案是共享单车。

  在过去的三个月里,摩拜、ofo等几家单车租赁公司吸金超过10亿元,VC大佬拿着巨资蜂拥而至,早期投资人已经躺在风口上数钱了。

  ofo的天使投资机构之一弘道资本合伙人李晓光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对于ofo的投资已经获得了超过十倍的收益。

  出乎意料的资本热潮

  李晓光在2015年底主导了对ofo的投资,是这家从校园出发的共享单车公司的两家天使机构之一,另一家是ofo还在做骑行旅游时已经投资的唯猎资本。

  同为北大校友,李晓光在北大创业孵化器接触到这个项目之后,将他们带到了弘道资本的办公室,和另一位合伙人张逸龙见面。和团队成员一样,张逸龙也是骑行爱好者。

  几个月之前,唯猎资本投给ofo的100万元人民币已经花得只剩下400元,创始人戴威跑了几十家基金,尽管当时资本市场大热,但没人愿意再投钱给这个团队。团队被迫酝酿转型,从骑行往出行方向转,核心资产还是单车。

  弘道资本两位合伙人将百万级别的人民币投给了ofo。在李晓光看来,戴威当时尽管还是学生,但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成熟,有领导能力,缺的是公司管理和运营经验。

  拿到钱之后的ofo开始扩张,校园的日订单量迅速增长,而它的竞争对手摩拜单车也开始出现在大街小巷。

  “我们完全没有想到后面的资本热情会这么高。”李晓光对记者说。

  这种热情在某种程度上也引发了一些质疑,但资本的热情不是没有来由的。弘道资本两位投资人称,现在确实是资本寒冬,VC投资速度放缓,但是机构手里的钱并没有减少,而可投的好项目少了,滴滴解决了中短途出行的痛点之后,各家机构都在关注出行“最后三公里”的机会,但短途出行一直没有特别好的方案,之前有滴滴对市场的教育,再加上手机支付、定位的普及,共享单车的出现就让短途出行的事水到渠成了,有可能成为千万量级的市场,所以吸引了这么多的VC。

  随着金沙江创投、真格基金、经纬中国等知名VC以及战略投资者滴滴的入局,ofo和它的竞争对手迅速被抬到风口,继滴滴之后,出行领域迎来又一次资本风暴。一年之后,ofo估值已经达到数亿美元。

  争夺流量入口

  ofo的B轮投资人、经纬中国合伙人肖敏认为,在三公里、五公里之内的出行,没有比自行车更好的解决方案。项目本身存在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和变现机会。这是一个高频、有效,而且是每天千万级单量的市场。

  千万级单量市场的基础还是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北京为例,公共出行中,自行车的出行比例近年来一直在下降,这也是北京市政府在未来几年中要提升的,而利用市场的力量来运营自行车,是政府重点考虑的方向。

  此外,不同于滴滴和快的一开始就陷入的补贴大战,ofo和摩拜的现金流似乎可以让投资人松一口气。原本打算自己做这个业务的滴滴也放弃计划,选择投资ofo。

  据ofo此前的数据,上线一年以来,ofo已有约7万辆共享单车,日订单约50万,总订单超过1800万,日进账过百万。

  戴威说,滴滴创始人程维告诉他,快车的订单有一定交易失败比例,交易失败的原因中就包括有些司机在两三公里的短途内不愿意接单,为了保住用户,滴滴必须通过对司机补贴来解决这个问题。戴威认为,未来自行车的庞大用户也有可能转化为滴滴的用户。

  也有人将ofo和摩拜比作打车领域的滴滴和神州专车,李晓光并不认可这种比较,他说到,双方现在在拼成本,但最终拼的是服务和运营。对于ofo来说,真正的价值是,当它的日单量达到1000万时,就会成为一个流量入口。之后,所有应用都可以围绕单车所触达用户的需求展开,就像滴滴一样,把主营业务做好,外部环境企稳之后,一定会开始做其他的增值服务。

  张逸龙进一步分析到,打车领域之前出现了很多公司,为什么最后是滴滴和快的冲出来了,因为快车、顺风车都是需要教育市场,而出租车是不需要教育市场的,滴滴选择了一个最有效率的环节,最后再向两边扩张。滴滴当时做出租车并不赚钱,只是给司机和乘客提供信息,但当滴滴进入了大家的手机后,其他涉及出行的服务都跟着来了,自行车也是一样,当大家手机里都装了这个软件之后,其他的应用都可以叠加上来了。

  不过,这并不容易,这些理论上的商业模式至少在滴滴身上尚未落地。

  李晓光认为,现在ofo和摩拜的竞争格局还不明朗,这个市场至少可以有两三家公司共存,当然也不排除像滴滴和快的一样两家未来的合并;或者是每个城市由一家公司来运营,再进行资本的整合。

  今年以来,ofo已经完成了五轮融资,最新的C轮融资已经达到1.3亿美元,摩拜也在近期接连宣布了C轮和C+轮的融资。

  在经纬中国创始合伙人徐传陞看来,出行需求是高频的、日常的需求,所以从融资节奏上应该迅速,这样能够快速广泛布局。

  巨资入局,意味着两家公司接下来可以在单车配置上投入大量的资金,谁能快速地抢到更多的市场,是单车们生死攸关的一战。

  附表 共享单车融资对比表:

  ofoMobike小鸣单车优拜(Ubike)

  成立时间2014年4月2015年1月2016年下半年2016年7月

  创始人4名北大学生:戴威、于信、张巳丁、薛鼎前Uber高管王晓峰金超慧余熠

  融资情况

  ofo2015.03.17唯猎资本数百万人民币天使投资;2015.12.22东方弘道(弘合基金)900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另有上海熠荣投资参与;2016.02.01金沙江创投、东方弘道(弘合基金)1500万人民币A轮融资;2016.04.02真格基金、天使投资人王刚1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另有北京森源投资参与;2016.09.02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唯猎资本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2016.09.26滴滴出行数千万美元C1轮融资;2016.10.10Coatue、小米、顺为资本、中信产业基金领投,元璟资本、YuriMilner、滴滴、经纬中国、金沙江创投1.3亿美元C2轮融资。

  Mobike2015.10.30JOYCapital愉悦资本数百万美元A轮融资;2016.08.19熊猫资本、JOYCapital愉悦资本、创新工场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祥峰资本领投,熊猫资本、创新工场跟投的B+轮融资(非官方公布);2016.09.30高瓴资本、华平投资集团领投,多家机构跟投,包括红杉资本、启明创投和摩拜单车早期投资方进行一亿美元C轮融资。

  小鸣单车2016.09联创永宣冯涛领投,多位上市公司背景股东跟投数千万元人民币天使融资;2016.10凯路仕董事长邓永豪领投,部分上市公司股东跟投1亿元A轮融资。

  优拜(Ubike)2016.09.23中路资本领投,初心资本、点亮资本、火橙创业加速器联合投资千万级别天使轮。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加税谣言背后的中产焦虑

我们国家持有超额房产的成本极低,最多交个物业费、水电费。不论你第几套房地产,持有期没有房产税、继承没有遗产税、出租不交个税、转卖也不交资本利得税,基本上付得了首付还得了贷款,你是没有任何后顾之忧的。

中国农村没人种地了怎么办?

农业轮作及土地休耕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所以,农地数量多是一件好事。但是,农业经济成长的根本出路,是用资本替代劳动,因此,我们不必哀叹什么“空心村”越来越多,不必欢呼地租率与地价的提高。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