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4日22:56 中国经济周刊

  #上海实体商场现“关门潮”? #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1期)

  #上海实体商场现“关门潮”? #

  今年4月,上海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市场九星市场 “关门”歇业转型升级;接着7月,地处上海繁华地段淮海路的太平洋百货淮海店即将“关门”引起沪上热议。此后,更有上海本地媒体爆出,今年10月,上海最大海鲜水产批发市场铜川路水产市场也将整体关闭。上海多家商场的此番关门改造升级,无疑与商场的利润下降和商圈转型调整密切相关。实体商场是否面临一轮“关门潮”?实体商场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网店对实体商场的冲击不可小视

  @zk_hpi:网购和物流养活了一大批人,也方便了一大批人,实体店自然要转型了。

  @哈瓦那很二:网店,一个没有税收、没有房租的平台,价格自然有优势。和实体店比较起来,网店这种不正当竞争,以后会让实体店越来越难做!这样真的好么?

  @开心区:长江后浪推前浪,旧去新来时代潮流势不可挡,正常。

  实体店付不起租金?

  @毛雪至:都是替房东打工的,实体店的租金昂贵也是导致它们关门的一个原因。

  @李俊杰88775: 市内的很多商场关门,都迁到郊区去啦!市民有钱都去买房子搞投资去了,有几个天天去逛商场?很多奢侈品店,光顾的人又少租金又贵,怎么经营得下去?

  @熊本聪:实体店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利润都交房租了,都是高房价惹的祸。

  实体商场需根据自身需求进行产业调整

  @国栋爱吃果冻:许多商场关门是去进行产业调整了。比如,上海太平洋百货的零售模式就迫切需要转型,因为对面就是k11,怎么竞争得过人家,这就需要改建体验式消费模式了。

  @boy顶顶:毕竟有钱人还是少数,受益的终究是消费者和与时俱进的商家。

  @杨溢71897735:产业调整刻不容缓,适应者生存。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国房地产摔不起大跟头

以中国房地产目前的体量和金融体系应对内外冲击比较脆弱的弹性和韧性而言,摔不起大跟头。因为那将是巨石坠落、山呼海啸、炉心熔毁般的。对管理层来说,面对复杂局面已别无选择,没有退路。

谁会是中国下一个一线城市?

若干年后,中国城市可能出现类似中国乒乓球队那样的“在世界拿名次容易,在中国拿名次难”的局面。中国的一线,我们假定只能在5个以内。除了北上广深,下一个是谁,我觉得是杭州。

房价上涨或将提振消费数据

未来两个季度内,住房相关消费有望保持强劲;房价上涨带来的财富效应也可能会在接下来的4~5个季度内对消费产生一定的提振作用。因此,我们预计可选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冲地产降温对经济增长的潜在负面影响。

个税改革应在房产税改革之后

这几年下来,因为房价涨幅过大,实际上许多人都会发现,干什么工作都不如买套房。因此真正决定财富的,是是否买房,多早买房,买了多少房。要体现财富再分配,应该是让那些持有多套房产的人多纳税。这样才合理,不是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