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9日06:46 第一财经日报

  巨额解禁汹涌减持:A股再临变数

  黄思瑜

  [9月份再度迎来产业资本减持潮。仅上半个月,A股市场已有16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累计套现约145亿元。]

  随着中报披露的落幕,9月份再度迎来产业资本减持潮。仅上半个月,A股市场已有166家上市公司重要股东进行了减持,累计套现约145亿元。其中董监高等高管层成为减持的主力军,不受减持规定限制的大宗交易则成为股东青睐的抛货路径。

  在上市公司股东减持潮汹涌的同时,9月份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也预计进一步上升,19日至25日的本周市场将迎来881.21亿的潜在解禁压力规模。产业资本的减持行为也被市场视为股市的一种信号,在多方业内人士看来,作为对上市公司运营情况最为了解的高管、大股东等减持,往往对于投资者有指引作用,一般而言,当股价过度高于真实价格时,产业资本将首先发起减持变现,待股市回归理性再进行增持。

  逾百亿资金套现

  Wind数据显示,以变动截止日期为参考,9月1日至9月14日,A股市场共发生426次增减持变动,其间净减持11.34亿股,净减持金额为123.03亿元。其中沪深两市共有166家上市公司发生了335次重要股东减持行为,累计减持13.43亿股,套现144.93亿元。其中标记有49次减持的是解禁限售股。

  上述166家上市公司中,来自中小企业板的最多,为62家,创业板则有55家,主板上市企业为48家。这些上市公司分布于42个证监会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5个行业为减持重灾区,涉及的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有33家、13家、12家、10家、9家。

  以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在9月1日至9月14日期间,有36家上市公司的减持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永泰能源(600157.SH)遭遇减持金额最多,为17.06亿元,该公司控股股东永泰集团于9月7日、14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合计减持流通股42792.09万股,占比3.44%;皇氏集团(002329.SZ)则以9.16亿元的减持金额次之,该公司在此期间遭遇两高管3次减持,主要减持大头来自于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黄嘉棣,于9月2日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4000万股,占比4.78%;华夏银行(600015.SH)和吉艾科技(300309.SZ)的减持金额均在亿元以上,分别为7.5亿元和7.04亿元,前者是遭遇股东永泰能源全资子公司减持,后者则是遭遇该公司高管配偶减持。

  在上市公司的减持潮中,董监高等高管层成为减持的主力。335次减持中就有267次是来自于高管本人或其家属,59次则来自于公司类型的股东,9次为个人股东。从高管的减持规模上看,合计减持3.08亿股,套现约60.99亿元。

  从减持路径来看,大宗交易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最为青睐的一种方式,9月1日至9月14日期间,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累计减持11.51亿股,占其间总减持金额的85.7%。据了解,目前有多数上市公司股东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将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这样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就不需要提前披露减持计划。

  根据证监会今年1月份公布的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规定,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且设置减持预披露制度,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大股东减持释放信号?

  随着中报披露的结束,大股东的减持动作也陆续有所增加,而大股东的减持行为也将或多或少反映上市公司信息。

  本报记者梳理发现,除2015年下半年股灾的特殊市场环境之外,2012年~2014年中报披露完毕的9月同期均处于净减持状态。2015年下半年为应对股灾,监管层鼓励上市公司股东增持,并对大股东减持做出了一定的限制,同时期处于净买入状态。而2012年至2014年的9月1日至9月14日期间,则分别净减持24.16亿元、73.09亿元、157.3亿元。

  东吴证券研究团队认为,从大股东增减持的历史数据来看,产业资本作为内部人,对公司的经营情况更为了解,产业资本的增持减持动作可视为股市的领先信号;从数据得知,当股价过度高于真实价格时,产业资本将首先发起减持变现,待股市回归理性再进行增持。

  “基本面差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则可能是担心后市不太好,而影响公司股价;质地较好的上市公司股东减持要相对有序一些,可能有一些自身的安排。”一位资深基金经理认为,在A股指数经历多次大幅下跌之后,目前主要风险不在国内,更多的担忧是外部风险引爆,后市具有不确定性。

  此外,有券商观点指出,行业层面的增减持与股价表现也一致,今年以来,计算机、电子、传媒等行业减持金额居前,这与今年创业板跌幅超过主板也一致。

  在上市公司股东加码减持的同时,9月份的限售股解禁压力也进一步上升。国金证券策略团队指出,9月19日至9月25日、9月26日至10月2日两周市场将分别迎来881.21亿、338.05亿的潜在解禁压力规模。其中9月19日至9月25日当周定增解禁规模约为122.54亿,首发原股东解禁规模约为752.77亿。

  从月份来看,Wind数据显示,7月份解禁1023.86亿元,8月份上升至1711.85亿元,9月份预计解禁1836.39亿元。为此,东吴证券研究团队认为,预计9月仍然会造成一定的解禁压力。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林毅夫在产业政策上的四个错误

林毅夫教授认为政府为了推行赶超战略,不得不扭曲体制。但究竟是体制导致了战略,还是战略导致了体制,是很值得进一步深究的。

回应张维迎指出的所谓四个错误

基础科学的革命不受企业家精神影响,而是政府支持的科学家推动的,政府部门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专利制度的建立也是政府的工作。如果说中国落后是因为没有自由,我觉得这个解释没有抓到现代经济出现翻天覆地变化的根本原因。

一包方便面背后的中国改革

方便面肯定是当今中国涨价幅度最小的食品,也是性价比最高的食品,可是为什么它会陷入空前的危机。

网约车价格上涨确实值得警惕

政府制定指导价可能是未来促进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做法,即通过听证会确立指导价,避免垄断定价带来的社会福利损失。由此确保老百姓真正从“共享经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