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08日00:26 价值线

  原计划在8月17日进行网上路演的海尔施却在当日宣布,因发行人出现媒体质疑事项,发行人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此次暂缓发行直指此前媒体曝光子公司上海海尔施及员工牵涉多起商业贿赂丑闻,海尔施发行在最后关口按下了暂停键。

  上海子公司涉贿赂丑闻

  8月17日,海尔施的一份暂缓发行公告让公司成为A股舆论的焦点。此前,海尔施IPO发行6900万股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核准,于8月15日完成初步询价,原计划8月17日网上路演。不过,因海尔施出现媒体质疑事项,与保荐机构瑞信方正证券协商,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考虑,决定暂缓后续IPO工作。

  价值线记者发现,公告中所说的媒体质疑事项,实际上是指证监会指定信披媒体《证券市场红周刊》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海尔施《招股意向书》中给出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仍有一定的瑕疵存在,该公司员工及其子公司还涉及几起商业贿赂丑闻。该文指出,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及相关人员受贿被处罚及判刑案件,行贿单位就包括海尔施的子公司上海海尔施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此外,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海尔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诊断产品五部经理、上海海尔施销售经理黄某涉嫌行贿罪立案侦查,黄某已被刑事拘留。不过,在海尔施招股书中并未提及上述案件。

  招股书显示,海尔施主营体外诊断产品,直接和间接持有子公司上海海尔施所有的股份。

  涉案子公司是盈利主力

  从招股书中不难看出,海尔施的业务集中在体外诊断产品经营,主要客源来自江浙沪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包括180家三级医院。兴业证券行业分析师孙媛媛指出,该公司供应商和地域过于集中,存在风险,认为公司第一大供应商贝克曼库尔特多年来占据公司较大比例,结构较为单一;此外,医院渠道重点布局长三角地区,为其后续扩张发展留下隐患。2013年至2015年,该公司来自于三级医院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57%、50.69%、44.69%。原计划在8月17日进行网上路演的海尔施却在当日宣布,因发行人出现媒体质疑事项,发行人决定暂缓后续发行工作。此次暂缓发行直指此前媒体曝光子公司上海海尔施及员工牵涉多起商业贿赂丑闻,海尔施发行在最后关口按下了暂停键。

  上海子公司涉贿赂丑闻

  8月17日,海尔施的一份暂缓发行公告让公司成为A股舆论的焦点。此前,海尔施IPO发行6900万股的申请已获得证监会核准,于8月15日完成初步询价,原计划8月17日网上路演。不过,因海尔施出现媒体质疑事项,与保荐机构瑞信方正证券协商,出于保护投资者权益的考虑,决定暂缓后续IPO工作。

  价值线记者发现,公告中所说的媒体质疑事项,实际上是指证监会指定信披媒体《证券市场红周刊》的一篇报道。该报道称,海尔施《招股意向书》中给出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仍有一定的瑕疵存在,该公司员工及其子公司还涉及几起商业贿赂丑闻。该文指出,泰州市海陵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了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检验科及相关人员受贿被处罚及判刑案件,行贿单位就包括海尔施的子公司上海海尔施诊断产品有限公司。此外,连云港市连云区人民检察院决定,依法对海尔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诊断产品五部经理、上海海尔施销售经理黄某涉嫌行贿罪立案侦查,黄某已被刑事拘留。不过,在海尔施招股书中并未提及上述案件。

  招股书显示,海尔施主营体外诊断产品,直接和间接持有子公司上海海尔施所有的股份。

  涉案子公司是盈利主力

  从招股书中不难看出,海尔施的业务集中在体外诊断产品经营,主要客源来自江浙沪地区的多家医疗机构,包括180家三级医院。兴业证券行业分析师孙媛媛指出,该公司供应商和地域过于集中,存在风险,认为公司第一大供应商贝克曼库尔特多年来占据公司较大比例,结构较为单一;此外,医院渠道重点布局长三角地区,为其后续扩张发展留下隐患。2013年至2015年,该公司来自于三级医院的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2.57%、50.69%、44.69%。

  上海海尔施近年来业绩向好,也成为海尔施的业绩支撑之一,2015年和2016年1-6月,上海海尔施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为5912.66万元、3033.84万元,据估算,对海尔施净利润的贡献率达到36.70%、39.36%。

  值得注意的是,海尔施在其招股意向书中还表示,其“直接销售”模式不存在向医院商业贿赂行为,并表示“发行人已经制定了反商业贿赂管理制度,包括贝克曼库尔特在内的供应商约定了反商业贿赂条款”。如果海尔施违反了相关条款,其主营业务产品代理权无疑将受到影响,从而削弱企业后续盈利能力。同时,进行IPO的企业在最近36个月内违反工商、税收、土地、环保、海关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受到行政处罚,且情节严重的,不符合发行条件。上述案件曝光后,海尔施是否能继续发行仍存疑虑。同时,海尔施此前未披露该信息,也有信披不实的嫌疑。海尔施暂缓IPO后,能否再度重启发行,将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相关阅读

没有任何理由对中国经济悲观

未来30年,将是中国的技术对发达国家冲击最大的时候,中国会全面赶上他们。很多处在发达国家低端的国家,他们的压力会变大。我大胆地预测一下,20年之后,能在中国前面的恐怕就3个国家,美国、日本、德国,其他国家恐怕会被中国甩掉。

此时央行降息降准似乎都难

当前降息面临负利率和人民币贬值两大制约因素。负利率状态的持续存在且程度较高的话,必然导致储蓄倾向减弱和交易性动机的增强,从而推动资产价格上扬和通货膨胀发展。而存准率下调与降杠杆要求相悖。

明年G20可能得讨论如何应对危机

2017年,包括美国在内,全球需要再次面对美联储再次加息的冲击。退一万步讲,就算不加息,金融市场的风险照样会以其他方式引爆,因为除了“印钞”和“开会”,全球对经济增长问题毫无办法。

谁能当好房地产市场的驯兽师

房地产乌托邦式的繁荣背景下,整个社会的真实资源和财富并没有新的创造,但资产泡沫的沸腾让所有人变得自负、自大,房地产金融成为一头怪兽——一个足以从内部毁灭经济的部门。面对这头怪兽,理性告诉我们,一个呼唤伟大驯兽师的时代正在到来。

0